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2 钢结构表面除锈
7.2.1钢构件表面除锈,可采用喷射或抛射除锈、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火焰除锈等方法,主要结构构件不宜采用化学剂除锈。
7.2.2钢构件表面除锈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与采用的涂料相适应。
7.2.3除锈等级的检查应在良好的散射日光下或照度相当的人工照明条件下,用目视进行检查评定,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GB 8923.1~4的规定。
7.2.4除锈后表面应采用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和干净毛刷清除浮灰和碎屑。
7.2.5钢构件表面带有的车间底漆应予以清除,若车间底漆不影响下一道涂层附着力,如果要保留,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防护涂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28669的规定进行附着力检测,检测不合格的应予以清除。
7.2.2钢构件表面除锈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与采用的涂料相适应。
7.2.3除锈等级的检查应在良好的散射日光下或照度相当的人工照明条件下,用目视进行检查评定,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GB 8923.1~4的规定。
7.2.4除锈后表面应采用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和干净毛刷清除浮灰和碎屑。
7.2.5钢构件表面带有的车间底漆应予以清除,若车间底漆不影响下一道涂层附着力,如果要保留,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防护涂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28669的规定进行附着力检测,检测不合格的应予以清除。
条文说明
7.2.1 钢构件表面除锈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GB8923.1~4的规定有:喷(抛)射除锈、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火焰除锈等主要方法。
(1)喷(抛)射除锈,以字母“Sa”表示,是最理想的除锈方法,其所用磨料应符合下列条件:
1)磨料应是比重大、韧性强、有一定粒度要求的颗粒物;
2)在喷射过程中,不易碎裂,散释出的粉尘最少;
3)磨料的表面不得有油污,含水率不得大于1%;
4)磨料粒径大小,应根据喷嘴、抛头和磨料材料等因素确定。
(2)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以字母“St”表示,此种方法除锈效果不理想,宜尽量少用,可用于混凝土的埋设件、局部修补或小型部、构件等次要结构的除锈。所采用工具:铲刀、刮刀、手工或动力钢丝刷、动力砂纸盘或砂轮等。
(3)火焰除锈,以字母“Fi”表示,是利用氧乙炔焰及喷嘴进行除锈的方法,通过加热冷却的过程,使氧化皮、锈层或旧涂层爆裂,再用动力工具清除加热后的附着物,仅适用于厚钢材组成的构件除锈或清除锈的涂层;应控制火焰温度(≤200℃)及移动速度(2.5m/min~3m/min),防止构件因受热不均而变形。
有关化学剂除锈的问题,原用弱酸为基底的化学剂,虽具有除锈、磷化、纯化等多功能,但不可避免地存在残留酸液,将继续腐蚀构件,故不予推荐。
7.2.3 除锈等级用目视进行检查评定,检查人员应具有正常的视力,不借助放大镜等器具。钢结构表面除锈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GB8923.1~4的规定:
(1)喷(抛)射除锈的钢材表面有四个除锈等级:
Sa1:轻度的喷射或抛射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仅适应于新轧制钢材。
Sa2:彻底的喷射或抛射除锈,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已基本清除,其残留物应是牢固附着的,部分表面呈现出金属色泽。
Sa2.5:非常彻底的喷射或抛射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大部分表面呈现出金属色泽。
Sa3:使钢材表面洁净的喷射或抛射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该表面应显示均匀的金属色泽。
(2)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的钢材表面有两个除锈等级:
St2: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St3:非常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钢材表面应与St2相同,除锈应更为彻底,底材显露部分表面应具有可见金属色泽。
(3)火焰除锈的钢材表面有四种状况,即AFI、BFI、CFI、DFI;其钢材表面应无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痕迹应仅为表面变色(不同颜色的暗影)。
7.2.5 车间底漆(Shop primer),又称保养底漆或预处理底漆,是钢构件经抛丸预处理除锈后在流水线上喷涂的一层防锈漆。车间底漆的作用是对经过抛丸处理的钢材表面进行保护,防止钢材在加工期间生锈而带来的腐蚀损害。车间底漆主要有聚乙烯醇缩丁醛车间底漆(PVB)、环氧富锌车间底漆、环氧铁红车间底漆和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四种类型,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车间底漆,如丙烯酸铁红车间底漆等,使用得并不多。其中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突出的防锈性,以及与其他涂层很好的相容性能。车间底漆是一种临时保养性的底漆,具有一定的防止钢板锈蚀的性能,保养期限一般为3个~9个月。车间底漆在分段正式涂装时,可以除去也可以保留,主要取决于正式涂装时车间底漆层本身的完好性和第一层涂装涂料对表面处理的具体要求,并能与将涂装的涂料配套应用。车间底漆不对钢板的焊接性能产生影响,不影响焊接强度。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1 一般规定
- 下一节:7.3 钢结构油漆喷涂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材料
- 4.1 一般规定
- 4.2 钢材
- 4.3 焊接材料
- 4.4 连接用紧固件
- 4.5 涂装材料
- 5 构件制作
- 5.1 一般规定
- 5.2 仓顶构件
- 5.3 仓壁构件
- 5.4 仓底构件
- 5.5 仓下支承构件
- 5.6 其他构件
- 5.7 组装、预拼装
- 5.8 包装及运输
- 6 包装工程
- 6.1 一般规定
- 6.2 钢构件的存放
- 6.3 基础与支承面
- 6.4 仓顶安装
- 6.5 仓壁构件安装
- 6.6 仓底构件安装
- 6.7 仓下支承构件安装
- 6.8 其他构件安装
- 7 涂装工程
- 7.1 一般规定
- 7.2 钢结构表面除锈
- 7.3 钢结构油漆喷涂
- 7.4 钢结构镀锌处理
- 8 工艺设备
- 8.1 一般规定
- 8.2 设备
- 8.3 溜管
- 9 电气设备
- 9.1 一般规定
- 9.2 电气设备
- 9.3 电气路线
- 9.4 照明
- 9.5 电气控制
- 9.6 粮情测控
- 9.7 防雷及接地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