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8 包装及运输
5.8.1 运输构件时应根据构件的长度、重量、断面形状等选用车辆,并宜采取适当的包装或固定措施防止构件变形和防腐蚀层破损。法兰、螺栓孔和定位孔应加以保护。包装及运输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包装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防水、防潮、防锈蚀、防粉尘;
2 包装件重量、尺寸、标志、形式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交通法规的规定,宜便于搬运与装卸;
3 涂装构件应在运输前进行外包装,可选用纸质包装、金属包装、木质包装、塑料包装等常用的外包装材料;
4 包装件上应做好编号、标志,包括长、宽、高、重量、质心位置、起吊线、产地标识等。
5.8.2 构件运输到工地后应进行检验。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变形和磨损应进行校正、修复。
5.8.3 构件装卸时,应按设计吊点起吊,并应有防止损伤构件的措施。
条文说明
5.8.1 制造单位应按合同要求,提交构件出厂的产品质量证明书、钢材和其他材料的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主要构件检验记录、预拼装记录、发运构件清单等技术文件,以便于甲方和施工方清点、检查等。
5.8.2 构件在包装、运输过程中除采取措施尽可能不使构件变形、受损外,尚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交通法规,根据构件的长度、重量、断面形状等采用适合的运输车辆和运输方式,办理相关手续。
5.8.3 构件运输到工地后应按规定进行验货;对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变形和磨损应进行校正、修复,以满足现场安装质量和进度的要求。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7 组装、预拼装
- 下一节:6 包装工程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材料
- 4.1 一般规定
- 4.2 钢材
- 4.3 焊接材料
- 4.4 连接用紧固件
- 4.5 涂装材料
- 5 构件制作
- 5.1 一般规定
- 5.2 仓顶构件
- 5.3 仓壁构件
- 5.4 仓底构件
- 5.5 仓下支承构件
- 5.6 其他构件
- 5.7 组装、预拼装
- 5.8 包装及运输
- 6 包装工程
- 6.1 一般规定
- 6.2 钢构件的存放
- 6.3 基础与支承面
- 6.4 仓顶安装
- 6.5 仓壁构件安装
- 6.6 仓底构件安装
- 6.7 仓下支承构件安装
- 6.8 其他构件安装
- 7 涂装工程
- 7.1 一般规定
- 7.2 钢结构表面除锈
- 7.3 钢结构油漆喷涂
- 7.4 钢结构镀锌处理
- 8 工艺设备
- 8.1 一般规定
- 8.2 设备
- 8.3 溜管
- 9 电气设备
- 9.1 一般规定
- 9.2 电气设备
- 9.3 电气路线
- 9.4 照明
- 9.5 电气控制
- 9.6 粮情测控
- 9.7 防雷及接地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