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13 沉井与沉箱
5.13.1 沉井与沉箱施工前应对砂垫层的地基承载力进行检验。沉箱施工前尚应对施工设备、备用的电源和供气设备进行检验。
5.13.2 沉井与沉箱施工中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5.13.2 沉井与沉箱施工中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尺寸、预埋件位置、模板的密封性进行检验;
2 拆模后应检查混凝土浇筑质量;
3 下沉过程中应对下沉偏差进行检验;
4 下沉后的接高应对地基强度、接高稳定性进行检验;
5 封底结束后,应对底板的结构及渗漏情况进行检验,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的规定;
6 浮运沉井应进行起浮可能性检验。
5.13.3 沉井与沉箱施工结束后应对沉井与沉箱的平面位置、尺寸、终沉标高、渗漏情况等进行综合验收。
5.13.4 沉井与沉箱的结构偏差应符合表5.13.4的规定。
6 浮运沉井应进行起浮可能性检验。
5.13.3 沉井与沉箱施工结束后应对沉井与沉箱的平面位置、尺寸、终沉标高、渗漏情况等进行综合验收。
5.13.4 沉井与沉箱的结构偏差应符合表5.13.4的规定。
表5.13.4 沉井与沉箱质量检验标准
续表5.13.4
续表5.13.4
注:L1为设计沉井与沉箱长度(mm);L2为矩形沉井两角的距离,圆形沉井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mm);B为设计沉井(箱)宽度(mm);H1为设计沉井与沉箱高度(mm);H2为下沉深度(mm);H3为下沉总深度,系指下沉前后刃脚之高差(mm);D1为设计沉井与沉箱直径(mm);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并取其中较大值。
条文说明
5.13.2 下沉过程中的偏差情况,虽然不作为验收依据,但是偏差太大影响到终沉标高,尤其刚开始下沉时,应严格控制偏差不要过大,否则终沉标高不易控制在要求范围内。下沉过程中的控制,一般可控制四个角,当发生过大的纠偏动作后,要注意检查中心线的偏移。封底结束后,常发生底板与井墙交接处的渗水,地下水丰富地区,混凝土底板未达到一定强度时,还会发生地下水穿孔,造成渗水,渗漏的检验验收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的规定执行。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12 岩石锚杆基础
- 下一节:6 特殊土地基基础工程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地基工程
- 4.1 一般规定
- 4.2 素土、灰土地基
- 4.3 砂和砂石地基
- 4.4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 4.5 粉煤灰地基
- 4.6 强夯地基
- 4.7 注浆地基
- 4.8 预压地基
- 4.9 砂石桩复合地基
- 4.10 高压喷射注浆复合地基
- 4.11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 4.12 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
- 4.1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
- 4.14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 5 基础工程
- 5.1 一般规定
- 5.2 无筋扩展基础
- 5.3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 5.4 筏形与箱型基础
- 5.5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 5.6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 5.7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
- 5.8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
- 5.9 沉管灌注桩
- 5.10 刚桩
- 5.11 锚杆静压桩
- 5.12 岩石锚杆基础
- 5.13 沉井与沉箱
- 6 特殊土地基基础工程
- 6.1 一般规定
- 6.2 湿陷性黄土
- 6.3 冻土
- 6.4 膨胀土
- 6.5 盐渍土
- 7 基坑支护工程
- 7.1 一般规定
- 7.2 排桩
- 7.3 板桩围护墙
- 7.4 咬合桩围护墙
- 7.5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
- 7.6 土钉墙
- 7.7 地下连续墙
- 7.8 重力式水泥土墙
- 7.9 土体加固
- 7.10 内支撑
- 7.11 锚杆
- 7.12 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基坑支护
- 8 地下水控制
- 8.1 一般规定
- 8.2 降排水
- 8.3 回灌
- 9 土石方工程
- 9.1 一般规定
- 9.2 土方开挖
- 9.3 岩制基坑开挖
- 9.4 土石方堆放与运输
- 9.5 土石方回填
- 10 边坡工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喷锚支护
- 10.3 挡土墙
- 10.4 边坡开挖
- 附录A 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槽
- A.1 一般规定
- A.2 天然地基验槽
- A.3 地基处理工程验槽
- A.4 桩基工程验槽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