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8 预压地基
4.8.1 施工前应检查施工监测措施和监测初始数据、排水设施和竖向排水体等。
4.8.2 施工中应检查堆载高度、变形速率,真空预压施工时应检查密封膜的密封性能、真空表读数等。
4.8.3 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地基承载力与地基土强度和变形指标检验。
4.8.4 预压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8.4的规定。
4.8.2 施工中应检查堆载高度、变形速率,真空预压施工时应检查密封膜的密封性能、真空表读数等。
4.8.3 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地基承载力与地基土强度和变形指标检验。
4.8.4 预压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8.4的规定。
表4.8.4 预压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www.oya-u.com/gf/Web/uploads/allimg/230106/1020494045-0.jpg)
![](http://www.oya-u.com/gf/Web/uploads/allimg/230106/1020494045-0.jpg)
条文说明
4.8.1 软土的固结系数较小,当土层较厚时,达到工作要求的固结度需时较长,为此,对软土预压应设置排水通道,其长度及间距宜根据设计计算确定。
4.8.2 堆载预压必须分级堆载,以确保预压效果并避免坍滑事故。一般以每天的沉降速率、边桩位移速率和孔隙水压力增量等指标控制堆载速率。堆载预压工程的卸载时间应从安全性考虑,其固结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现场检测的变形速率应有明显变缓趋势或达到设计要求才能卸载。
真空预压的真空度可一次抽气至最大,当实测沉降速率和固结度符合设计要求时,可停止抽气。降水预压可参考本条。
4.8.3 一般工程在预压结束后,应进行十字板剪切强度或标贯、静力触探试验,但重要建筑物地基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如设计有明确规定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检验。检验深度不应低于设计处理深度。验收检验应在卸载3d~5d后进行。
真空预压的真空度可一次抽气至最大,当实测沉降速率和固结度符合设计要求时,可停止抽气。降水预压可参考本条。
4.8.3 一般工程在预压结束后,应进行十字板剪切强度或标贯、静力触探试验,但重要建筑物地基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如设计有明确规定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检验。检验深度不应低于设计处理深度。验收检验应在卸载3d~5d后进行。
4.8.4 应对预压的地基土进行原位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加固后地基排水竖井处理深度范围内和竖井底面以下受压土层所完成的竖向变形和平均固结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对于以抗滑稳定性控制的重要工程,应在预压区内预留孔位,在堆载不同阶段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取土进行室内土工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验算下一级荷载地基的抗滑稳定性,同时也检验地基处理效果。
在预压期间应及时整理竖向变形与时间、孔隙水压力与时间等关系曲线,并推算地基的最终竖向变形、不同时间的固结度,以分析地基处理效果,并为确定卸载时间提供依据。地基中不同深度处的固结度可根据实测超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进行确定,地基总固结度可按地基表面不同时间实测变形量与利用实测变形与时间关系曲线推算的最终竖向变形量之比确定。或利用实测变形与时间关系曲线按以下公式推算最终竖向变形量sf和参数β:
![](http://www.oya-u.com/gf/Web/uploads/allimg/230106/9-230106101352529.jpg)
式中s1、s2、s3为加荷停止后时间t1、t2、t3相应的竖向变形量,并取t2一t1=t3一t2。停荷后预压时间延续越长,推算的结果越可靠。有了β值即可计算出受压土层的平均固结系数,可计算出任意时间的固结度。
利用加载停歇时间的孔隙水压力u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按下式可计算出参数β:
利用加载停歇时间的孔隙水压力u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按下式可计算出参数β:
![](http://www.oya-u.com/gf/Web/uploads/allimg/230106/9-230106101K2464.jpg)
式中u1、u2为响应时间t1、t2的实测孔隙水压力值。按公式(3)计算得到的β值反映了孔隙水压力测点附近土体的固结速率,而按公式(2)计算的β值则反映了受压土层的平均固结速率。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4.7 注浆地基
- 下一节:4.9 砂石桩复合地基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地基工程
- 4.1 一般规定
- 4.2 素土、灰土地基
- 4.3 砂和砂石地基
- 4.4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 4.5 粉煤灰地基
- 4.6 强夯地基
- 4.7 注浆地基
- 4.8 预压地基
- 4.9 砂石桩复合地基
- 4.10 高压喷射注浆复合地基
- 4.11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 4.12 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
- 4.1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
- 4.14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 5 基础工程
- 5.1 一般规定
- 5.2 无筋扩展基础
- 5.3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 5.4 筏形与箱型基础
- 5.5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 5.6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 5.7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
- 5.8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
- 5.9 沉管灌注桩
- 5.10 刚桩
- 5.11 锚杆静压桩
- 5.12 岩石锚杆基础
- 5.13 沉井与沉箱
- 6 特殊土地基基础工程
- 6.1 一般规定
- 6.2 湿陷性黄土
- 6.3 冻土
- 6.4 膨胀土
- 6.5 盐渍土
- 7 基坑支护工程
- 7.1 一般规定
- 7.2 排桩
- 7.3 板桩围护墙
- 7.4 咬合桩围护墙
- 7.5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
- 7.6 土钉墙
- 7.7 地下连续墙
- 7.8 重力式水泥土墙
- 7.9 土体加固
- 7.10 内支撑
- 7.11 锚杆
- 7.12 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基坑支护
- 8 地下水控制
- 8.1 一般规定
- 8.2 降排水
- 8.3 回灌
- 9 土石方工程
- 9.1 一般规定
- 9.2 土方开挖
- 9.3 岩制基坑开挖
- 9.4 土石方堆放与运输
- 9.5 土石方回填
- 10 边坡工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喷锚支护
- 10.3 挡土墙
- 10.4 边坡开挖
- 附录A 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槽
- A.1 一般规定
- A.2 天然地基验槽
- A.3 地基处理工程验槽
- A.4 桩基工程验槽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