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3.5 屏蔽布线系统
3.5.1 屏蔽布线系统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3.5.1 屏蔽布线系统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3V/m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2 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电磁干扰和防信息泄漏等较高的要求时,或有网络安全保密的需要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3 安装现场条件无法满足对绞电缆的间距要求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4 当布线环境温度影响到非屏蔽布线系统的传输距离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3.5.2 屏蔽布线系统应选用相互适应的屏蔽电缆和连接器件,采用的电缆、连接器件、跳线、设备电缆都应是屏蔽的,并应保持信道屏蔽层的连续性与导通性。
3.5.1 屏蔽布线系统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3V/m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2 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电磁干扰和防信息泄漏等较高的要求时,或有网络安全保密的需要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3 安装现场条件无法满足对绞电缆的间距要求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4 当布线环境温度影响到非屏蔽布线系统的传输距离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3.5.2 屏蔽布线系统应选用相互适应的屏蔽电缆和连接器件,采用的电缆、连接器件、跳线、设备电缆都应是屏蔽的,并应保持信道屏蔽层的连续性与导通性。
条文说明
随着布线系统的发展,屏蔽布线系统的物理带宽已经超过了非屏蔽布线系统,非屏蔽布线系统的最高产品等级为6类,屏蔽布线系统的最高产品等级为7a类,目前8类的屏蔽布线产品也已投入市场。
另外,布线系统电缆作为POE供电应用时,根据IEEE802.3AT提出的要求,每-对线的功耗将会达到30W,使线对的温度达到45℃,在此情况下建议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3.5.2 屏蔽电缆可在F/UTP、U/FTP、SF/UTP、S/FTP中选择,不同结构的屏蔽电缆会对高频、低频的电磁辐射产生不同的屏蔽效果。对于具有线对屏蔽结构的(如U/FTP)屏蔽电缆主要可以抵御线对之间的电磁辐射干扰,但是线对屏蔽+电缆总屏蔽结构的(如S/FTP)屏蔽电缆则可以同时抵御线对之间和来自外部的电磁辐射干扰,也可以减少线对对外部的电磁辐射干扰。因此,屏蔽布线工程有多种形式的电缆可以选择。同时为保证良好屏蔽性能,电缆的屏蔽层与屏蔽连接器件之间必须做好360°的连接。
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相关的标准也提出了屏蔽布线系统的应用场合。如《公共建筑电磁兼容设计规范》DG/TJ08-1104-2005规定:“银行、证券交易所的市级总部办公楼、结算中心以及备份中心的计算机网络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在医技楼、专业实验室等特殊建筑内必须设置大型电磁辐射发射装置、核辐射装置或电磁辐射较严重的高频电子设备时,计算机网络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在实际工程中应综合平衡价格、性能、施工、测试、维护等诸多因素,选择适当的布线产品。
3.5.1 屏蔽布线系统的选用要求说明如下:
1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GB/T17799.1-1999与国际标准草案77/181/FDIS及IEEE802.3-2002中都认可3V/m的指标值。另外,在EN50173-2007中指出:“在工业建筑中,存在着电磁噪声宽频带耦合的途径,电磁干扰的频带可以达到1Hz~10GHz以上(含高次谐波)。电磁噪声发生设备所产生的有害基频电磁波,还会产生对通信网络有破坏性作用的谐波(三次谐波)。”
因此在具体工程项目的勘查设计过程中,如用户提出要求或现场环境中存在磁场的干扰,则可以采用电磁骚扰测量接收机测试,或使用现场布线测试仪配备相应的测试模块对模拟的布线链路做测试,在取得相应的数据后,进行分析,作为工程采用产品的依据。具体测试方法应符合测试仪表技术内容要求。
3 电磁干扰的强度取决于两个因素,即距离与电磁噪声发生器产生的能量。参考EN50173-2007标准,表2提供了常见电磁噪声发生设备的电磁环境等级(E,,E2,E3)评估及间距要求。
表2 电磁环境等级与间距要求
![](//www.oya-u.com/gf/Web/uploads/allimg/230106/1155214430-0.jpg)
各种电磁干扰设备的环境中添加隔离装置可以减少电磁耦合的能量的影响。表3列出了常见电磁噪声源的耦合途径。
![](http://www.oya-u.com/gf/Web/uploads/allimg/230106/1155214430-0.jpg)
表3 常见电磁噪声源的耦合途径
![](//www.oya-u.com/gf/Web/uploads/allimg/230106/1155211505-1.jpg)
续表3
![](//www.oya-u.com/gf/Web/uploads/allimg/230106/1155211153-2.jpg)
4 参考《信息技术通用缆线系统》EN50173标准,当工作环境温度超过20℃时,为达到传输性能指标要求,对绞电缆的最大有效长度会有所减少。其中规定屏蔽布线系统的长度温度系数为0.2%/℃,非屏蔽布线系统的长度温度系数为0.4%/℃(20℃~40℃)和0.6%/℃(40℃~60℃)。根据温度系数进行计算,如工作温度为30℃时,屏蔽对绞电缆的最大有效长度为87.3m,而非屏蔽对绞电缆的最大有效长度则为84.6m。![](http://www.oya-u.com/gf/Web/uploads/allimg/230106/1155211505-1.jpg)
续表3
![](http://www.oya-u.com/gf/Web/uploads/allimg/230106/1155211153-2.jpg)
另外,布线系统电缆作为POE供电应用时,根据IEEE802.3AT提出的要求,每-对线的功耗将会达到30W,使线对的温度达到45℃,在此情况下建议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3.5.2 屏蔽电缆可在F/UTP、U/FTP、SF/UTP、S/FTP中选择,不同结构的屏蔽电缆会对高频、低频的电磁辐射产生不同的屏蔽效果。对于具有线对屏蔽结构的(如U/FTP)屏蔽电缆主要可以抵御线对之间的电磁辐射干扰,但是线对屏蔽+电缆总屏蔽结构的(如S/FTP)屏蔽电缆则可以同时抵御线对之间和来自外部的电磁辐射干扰,也可以减少线对对外部的电磁辐射干扰。因此,屏蔽布线工程有多种形式的电缆可以选择。同时为保证良好屏蔽性能,电缆的屏蔽层与屏蔽连接器件之间必须做好360°的连接。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3.4 系统应用
- 下一节:3.6 开放型办公室布线系统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缩略语
- 2.1 术语
- 2.2 缩略语
- 3 系统设计
- 3.1 系统构成
- 3.2 系统分级与组成
- 3.3 缆线长度划分
- 3.4 系统应用
- 3.5 屏蔽布线系统
- 3.6 开放型办公室布线系统
- 3.7 工业环境布线系统
- 3.8 综合布线在弱电系统中的应用
- 4 光纤到用户单元通信设施
- 4.1 一般规定
- 4.2 用户接入点设置
- 4.3 配置原则
- 4.4 缆线与配线设备的选择
- 4.5 传输指标
- 5 系统配置设计
- 5.1 工作区
- 5.2 配线子系统
- 5.3 干线子系统
- 5.4 建筑群子系统
- 5.5 入口设施
- 5.6 管理系统
- 6 性能指标
- 6.1 缆线与连接器件性能指标
- 6.2 系统性能指标
- 7 安装工艺要求
- 7.1 工作区
- 7.2 电信间
- 7.3 设备间
- 7.4 进线间
- 7.5 导管与桥架安装
- 7.6 缆线布放
- 7.7 设备安装设计
- 8 电气防护及接地
- 9 防火
- 附录A 系统指标
- 附录B 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端子支持的通信业务
- 附录C 缆线传输性能与传输距离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