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4 纺丝组件清洗间
7.4.1 纺丝组件清洗间和过滤芯清洗间应布置在车间有外墙的附房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上装式纺丝组件宜设在熔体管道分配间或螺杆挤压机间附近的附房内;
2 下装式纺丝组件宜设在纺丝所在楼层附近的附房内;
3 纺丝组件清洗间和过滤芯清洗设备宜布置在单独房间内。
7.4.2 常规喷丝板和纺丝计量泵宜采用真空清洗炉清洗,异型纤维喷丝板、复合纤维喷丝板、细旦纤维喷丝板宜采用TEG清洗炉清洗,组件外壳可采用煅烧炉清洗。
7.4.3 采用三甘醇清洗纺丝组件或过滤芯时,三甘醇废液应回收处理,不得直接排放。
7.4.4 纺丝组件不宜采用盐浴炉清洗;当采用盐浴炉清洗纺丝组件时,应有废盐浴回收或处理措施。
7.4.5 采用直接纺丝生产锦纶66纤维的装置宜设纺丝箱体及熔体管道的煅烧炉。
7.4.6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锦纶工厂,纺丝组件不应采用三氧化二铝流化床清洗。
7.4.7 采用真空清洗炉清洗纺丝组件时,排气系统应设过滤或洗涤设施;采用三甘醇清洗炉清洗纺丝组件时,排气系统应设冷却器和阻火器。
7.4.8 纺丝组件清洗间的吊装葫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真空清洗炉宜采用电动葫芦;
2 当三甘醇清洗炉房间达不到机械通风等级为中级、有效性为一般的要求时,应采用防爆型电动葫芦,或采用气动或手动葫芦。
7.4.9 纺丝组件清洗间应设置机械通风设施。
7.4.10 超声波清洗设备宜设在与组件清洗设备相邻的单独房间内。
7.4.11 喷丝板镜检室宜设在纺丝组件清洗间内无阳光直接照射的单独房间里。
7.4.12 组件清洗间应配置碱洗槽、水洗槽,并宜配置高压水枪冲洗设备。
7.4.13 聚合物过滤芯宜采用水解炉清洗。
条文说明
7.4.1 纺丝组件一般每个重量均为5kg~20kg,重量较大,就近布置纺丝组件清洗间,以便于操作人员运输和清洗,减少操作人员搬运的工作强度。
7.4.2 三甘醇清洗法(操作温度约为275℃)和真空煅烧炉清洗法(操作温度约为450℃)是目前较成熟、有效的喷丝板清洗方法。但采用真空煅烧炉清洗法时,需要注意控制炉内温度,避免过高温度对喷丝板的不利影响。
三甘醇清洗法是比较温和的清洗方式,对于异型、细旦纺丝组件,可避免损伤喷丝板和分配板。而对于常规锦纶喷丝板和分配板,可采用真空煅烧炉清洗法。
7.4.3 废三甘醇属于危险化学品,因此不得直接排放到下水道,避免产生污染。
7.4.4 目前国内锦纶66纺丝组件清洗仍有采用真空煅烧炉清洗后再用盐浴加热清洗的方式,而使用的盐浴含有亚硝酸钠等有害物质。为防止污染和保护操作人员健康,工厂应设废盐浴收集设施,并妥善处理。
7.4.5 实践证明,国内锦纶66工业丝生产厂采用定期煅烧纺丝箱体和熔体管道的方法,对保证纺丝质量是有效果的。
7.4.6 三氧化二铝流化床使用细微石英砂,其颗粒较小,容易飘逸和污染周围环境,并存在打磨组件造成公差配合误差的可能,目前新建工程项目已不采用这种方法。
7.4.7 真空煅烧炉清洗时的废气含有烟尘,需要处理后才能排空到大气,以防止大气污染。而三甘醇清洗温度高于其闪点,并接近其沸点,正常操作时,其工作温度约为275℃~280℃。因此,三甘醇在密闭的清洗槽中清洗组件时,为防止设备超压并减少蒸发的气体泄漏,其排气系统应设冷却器和阻火器。目的是冷凝蒸发的气体,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原料,同时又防止外界火花可能引起的爆炸危险。
7.4.7 真空煅烧炉清洗时的废气含有烟尘,需要处理后才能排空到大气,以防止大气污染。而三甘醇清洗温度高于其闪点,并接近其沸点,正常操作时,其工作温度约为275℃~280℃。因此,三甘醇在密闭的清洗槽中清洗组件时,为防止设备超压并减少蒸发的气体泄漏,其排气系统应设冷却器和阻火器。目的是冷凝蒸发的气体,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原料,同时又防止外界火花可能引起的爆炸危险。
7.4.8 由于三甘醇清洗炉需降温后才能开盖,正常情况下很少有三甘醇发散出来。但为了防止因炉盖密封不良引起少量三甘醇逸出,保证工作场所空气中三甘醇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10%(25℃时,爆炸下限为0.9%),因此,在三甘醇清洗炉的房间需要满足通风要求及采用安全的起吊葫芦。
7.4.9 本条规定的目的是保证操作间的空气质量良好,排出拆卸纺丝组件或开启清洗炉而产生的烟气。
7.4.10 超声波清洗设备操作时噪声较大,容易引起操作人员听力受损;同时,为了避免清洁后的喷丝板被污染,因此宜单独布置。
7.4.11 喷丝板镜检仪是利用光学原理进行检查,设备自带光源。为减少眩光对检验的干扰,因此镜检室宜设在背光的单独房间里。
7.4.12 高压水冲洗设备主要起到冲刷和清除固体附着物的作用。
7.4.13 聚合物过滤芯采用水解炉清洗工艺,容易彻底清洗干净过滤芯上的聚合物,且比采用三甘醇清洗环保。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3 纺丝油剂调配间
- 下一节:7.5 热媒站(间)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工艺设计
- 3.1 一般规定
- 3.2 设计原则
- 3.3 流程选择
- 3.4 工艺计算
- 3.5 可燃物和爆炸危险区
- 3.6 节能降耗
- 3.7 其他规定
- 4 聚合设备及布置
- 4.1 一般规定
- 4.2 设备选型
- 4.3 设备配置
- 4.4 设备布置
- 5 纺丝和后处理设备及布置
- 5.1 一般规定
- 5.2 设备选型
- 5.3 设备配置
- 5.4 设备布置
- 6 工艺管道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管道布置
- 6.3 管道材质选择
- 6.4 特殊管道设计
- 6.5 管道安装及检验要求
- 7 辅助生产设施
- 7.1 化验室
- 7.2 物检室
- 7.3 纺丝油剂调配间
- 7.4 纺丝组件清洗间
- 7.5 热媒站(间)
- 7.6 原料库和成品库
- 7.7 维修间
- 8 自动控制和仪表
- 8.1 一般规定
- 8.2 控制水平
- 8.3 主要控制方案
- 8.4 特殊仪表选型
- 8.5 控制系统配置
- 8.6 控制室
- 8. 7安全联锁
- 8.8 仪表安全措施
- 9 电气、电信
- 9.1 一般规定
- 9.2 供配电
- 9.3 照明
- 9.4 防雷
- 9.5 接地
- 9.6 火灾自动报警
- 9.7 电信
- 10 总图运输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总平面布置
- 10.3 竖向布置
- 11 建筑、结构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生产厂房
- 11.3 生产厂房附房
- 11.4 辅助生产工程
- 11.5 建筑防火、防爆、防腐蚀
- 12 给水排水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给水
- 12.3 排水
- 12.4 消防设施
- 13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 13.1 一般规定
- 13.2 供暖
- 13.3 通风
- 13.4 空气调节
- 13.5 设备、风管及其他规定
- 14 环境保护
- 14.1 一般规定
- 14.2 废水(液)处理
- 14.3 废气处理
- 14.4 废固处理
- 14.5 噪声控制
- 15 职业安全卫生
- 15.1 一般规定
- 15.2 职业危害因素
- 15.3 安全防护措施
- 15.4 职业卫生措施
- 附录A 锦纶工厂可燃和有毒物质数据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