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6 构造要求
6.6.1 当对混凝土构件进行修缮时,应将混凝土保护层凿毛,露出主筋,冲洗干净后表面涂刷水泥浆。原钢筋与新钢筋应焊接牢固后再浇筑新混凝土。
6.6.2 混凝土柱补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柱新增面层的厚度不应小于60mm,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应小于50mm,石子粒径不应大于2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30;
2 新增纵向钢筋宜采用螺纹钢筋,直径应为14mm~25mm;箍筋直径应符合相应结构抗震等级的要求,且不应小于8mm;
3 新增纵向钢筋与原纵向钢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0mm,并应采用短筋焊接牢固,短筋间距不应大于500mm,直径不应小于20mm,长度不应小于100mm,并应设置封闭式箍筋或U形箍筋;
4 柱的纵向钢筋下端应锚入基础(图6.6.2),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d,上部应穿过楼板与上柱锚固;
图6.6.2 新加柱钢筋下端锚入基础
1—12Ⅱ筋;2—新加柱套钢筋;3—原有柱子;4—12Ⅱ筋
1—12Ⅱ筋;2—新加柱套钢筋;3—原有柱子;4—12Ⅱ筋
5 当采用角钢补强时,其角钢厚度应为5mm~8mm,角钢边长不应小于7.5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25mm×3mm;角钢与扁钢应焊接牢固,角钢两端应有可靠的锚固;外包混凝土厚度不应小于50mm。
6.6.3 当采用增大截面法补强混凝土板时,新增混凝土厚度不应小于30mm,钢筋直径应由计算确定,且不宜小于8mm。
6.6.4 混凝土梁补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加固新增的受力钢筋宜采用螺纹钢筋,直径应为12mm~25mm;箍筋直径应符合相应结构抗震等级的要求,且不应小于8mm;
2 加固新增的纵向钢筋与原纵向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0mm,焊接用短钢筋直径不应小于20mm,长度不应小于120mm,短筋间距不应大于500mm,箍筋直径应为6mm~8mm,间距不应小于原箍筋的间距;
3 加固新增的纵向钢筋与柱纵向钢筋应焊接牢固,并应直接焊在柱的纵向钢筋上,加固新增的纵向钢筋应伸入支座两端,并不应少于120mm(图6.6.4)。
图6.6.4 纵向钢筋焊接加固
1—柱上钢板与梁加固新增的钢筋焊接处;2—原混凝土;3—新混凝土;
4—原柱主钢筋;5—新增主钢筋;6—钢板焊接处
1—柱上钢板与梁加固新增的钢筋焊接处;2—原混凝土;3—新混凝土;
4—原柱主钢筋;5—新增主钢筋;6—钢板焊接处
6.6.5 粘钢补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
2 粘钢钢板厚度宜为2mm~6mm;
3 钢板表面抹浆厚度不应小于20mm;
4 粘钢补强应采用高强耐久性好的胶粘剂;在受压区采用侧向粘钢加固时,其钢板宽度不应大于梁高的1/3;在受拉区采用侧向粘钢加固时,其钢板宽度不应大于1000mm;补强点外粘钢的锚固长度在受拉区不应小于钢板厚度的80倍,且不应小于300mm,在受压区不应小于60倍钢板厚度,且不应小于250mm;
5 钢板及其邻近交接处的混凝土表面应进行密封、防水、防腐处理。
条文说明
6.6.1~6.6.5 条文规定的构造要求是为了确保混凝土梁、板、柱加固时,新旧混凝土的整体性强,结构牢固,同时也方便施工。工程实践表明,按此构造措施,新旧混凝土的结合效果良好。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修缮查勘
- 3.2 修缮设计
- 3.3 修缮材料
- 4 地基与基础
- 4.1 一般规定
- 4.2 地基补强
- 4.3 基础托换
- 4.4 基础扩大
- 4.5 房屋纠偏
- 5 砌体结构
- 5.1 一般规定
- 5.2 材料
- 5.3 砌体弓突、倾斜
- 5.4 砌体裂缝
- 5.5 砖石柱
- 5.6 圈梁和过梁
- 5.7 构造要求
- 6 混凝土结构
- 6.1一般规定
- 6.2 材料
- 6.3 柱
- 6.4 梁、板
- 6.5 混凝土墙
- 6.6 构造要求
- 7 钢结构
- 7.1 一般规定
- 7.2 材料
- 7.3 梁、檩条
- 7.4 柱
- 7.5 屋架
- 7.6 钢构件焊接和螺栓连接
- 7.7 钢构件保养
- 8 木结构
- 8.1 一般规定
- 8.2 材料
- 8.3 柱
- 8.4 梁、搁栅、檩条
- 8.5 屋架
- 8.6 屋架纠偏
- 8.7 木构架牮正
- 8.8 构造要求
- 8.9 防火
- 8.10 防腐和防虫
- 9 防水
- 9.1 一般规定
- 9.2 材料
- 9.3 屋面
- 9.4 外墙面
- 9.5 卫生间和厨房
- 9.6 地下室
- 10 屋面、外立面保温及饰面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材料
- 10.3 保温层
- 10.4 饰面层
- 10.5 外立面附加设施
- 11 房屋室内装饰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材料
- 11.3 门窗
- 11.4 楼地面
- 11.5 抹灰
- 11.6 饰面层
- 11.7 油漆、刷浆、玻璃
- 11.8 室内楼梯、扶手、栏杆
- 12 给水排水
- 12.1 一般规定
- 12.2 材料
- 12.3 给水管道及附件
- 12.4 排水管道及附件
- 12.5 给水排水设备
- 13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3.1 一般规定
- 13.2 供暖设备及管道
- 13.3 通风设备及管道
- 13.4 空调设备及管道
- 14 电气
- 14.1 一般规定
- 14.2 材料
- 14.3 线路保护设施
- 14.4 导线与槽管
- 14.5 防雷与接地装置
- 14.6 接地故障保护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