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2 熔制
8.2.1 熔制工艺布置应按底层、操作层、承重层、投料层分层设计。
8.2.2 底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底层高度设计应满足熔制、成纤、集棉工艺要求;
2 底层±0.000平面应设置冲天炉放铁水渣坑,渣坑面积应大于冲天炉底部面积;
3 底层应留有废渣运输通道。
8.2.3 操作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冲天炉炉体外壁至控制室墙体的水平净距应满足散热和安全通道的要求;
2 操作层空间应满足冲天炉启动、运行、停炉、放铁水及维护的需要;
3 操作层楼面宜设置吊装孔;
4 操作层应设置冲天炉钢结构操作平台,平台净高应满足离心机设备运转及维护的需要,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护栏杆。
8.2.4 承重层空间应满足冲天炉操作的要求。
8.2.5 投料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冲天炉投料段应留有投料设备的维修平台及投料段卡料和偏料的处理空间;
2 冲天炉投料口上方应设有气楼;
3 投料层应设有吊装设备。
8.2.6 冲天炉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冲天炉设计应满足生产规模要求,并应满足燃料与配合料性能要求;
2 料位检测宜采用远红外检测技术;
3 投料方式宜选用移动布料或旋转布料;
4 冲天炉炉壁冷却应采用水冷夹套方式,应设置高位应急水箱,应急冷却水切换系统应设有操作标识;
5 冲天炉宜采用富氧燃烧,助燃风应采用热风;
6 冲天炉宜采用单排风口鼓风方式,每个风口宜设置观察孔;
7 流料口、烟气出口、加料口等方位应根据工艺需要合理布置;
8 出料宜采用虹吸方式;
9 炉底部应设放铁水装置;
10 冲天炉底门、流料口周边应设置防火挡板。
条文说明
8.2.5 本条对熔制工艺投料层布置做出了规定。
2 冲天炉投料段,在冲天炉投料口会产生高温辐射,设计气楼可有效散热;
3 冲天炉启动时,少量辅材需要从冲天炉投料口加入,投料层设计吊装设备用于将辅材运送至投料层。
8.2.6 本条对冲天炉设计做出了规定。
4 应急冷却水用于停电时保护冲天炉;
5 富氧燃烧是以高于空气氧含量1%一3%的含氧气体进行燃烧;
9 放铁水装置用于冲天炉生产过程中间歇排放铁水及挂炉、停炉时排空炉内熔体;
10 冲天炉底门、流料口周边的空间环境温度较高,在冲天炉启动时还会有火焰从流料口喷出,设计防火挡板避免高温伤害。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厂区总体规划与厂址选择
- 4.1 厂区总体规划
- 4.2 厂址选择
- 5 总图运输
- 5.1 总平面布置
- 5.2 厂区道路
- 5.3 竖向设计
- 5.4 管线综合布置
- 6 原料
- 6.1 原料的选择与质量要求
- 6.2 原料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
- 7 燃料
- 7.1 一般规定
- 7.2 焦炭
- 7.3 天然气
- 8 生产工艺
- 8.1 一般规定
- 8.2 熔制
- 8.3 成纤
- 8.4 粘结剂制备与输送
- 8.5 集棉、铺棉、成毡与打褶
- 8.6 固化、冷却
- 8.7 切割
- 8.8 制品加工
- 8.9 产品包装与存储
- 8.10 质量检测
- 9 自动控制
- 9.1 一般规定
- 9.2 配料系统自动控制
- 9.3 熔制过程自动控制
- 9.4 成形过程自动控制
- 9.5 公用站房自动控制
- 9.6 控制室
- 9.7 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
- 10 建筑与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联合厂房
- 10.3 构筑物
- 10.4 设计荷载
- 10.5 建筑防火
- 10.6 室内外装修
- 11 给水与排水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给水
- 11.3 排水
- 11.4 消防用水
- 12 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
- 12.1 一般规定
- 12.2 供热
- 12.3 通风、排烟与空气调节
- 13 供气
- 13.1 氧气
- 13.2 压缩空气
- 14 电气
- 14.1 一般规定
- 14.2 供配电系统
- 14.3 照明
- 14.4 防雷及接地
- 14.5 通信和火灾报警
- 15 节能
- 15.1 一般规定
- 15.2 建筑节能
- 15.3 工艺装备节能
- 15.4 节水
- 15.5 节电
- 15.6 余热利用
- 16 环境保护
- 16.1 一般规定
- 16.2 废气污染防治
- 16.3 废水污染防治
- 16.4 噪声污染防治
- 16.5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 16.6 环境监测
- 17 职业健康安全
- 17.1 一般规定
- 17.2 防火与防爆
- 17.3 防电气伤害
- 17.4 防机械伤害
- 17.5 防尘、防毒和其他伤害
- 17.6 防暑降温及采暖防寒
- 17.7 噪声控制
- 附录A 地下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最小水平净距
- 附录B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
- 附录C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
- 附录D 岩棉生产车间及存储库房火灾危险性分类
- 附录E 生产操作区空气中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