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1 一般规定
5.1.1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结构上可能出现的各种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和环境影响。
条文说明
5.1.1 是对结构上的外界因素进行系统的分类和规定。外界因素包括在结构上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和环境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各种作用,就作用形态的不同,还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前者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习惯上常称为荷载;不以力的形式出现在结构上的作用,归类为间接作用,它们都是引起结构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的原因,例如地面运动、基础沉降、材料收缩、温度变化等。无论是直接作用还是间接作用,都将使结构产生作用效应,诸如应力、内力、变形、裂缝等。
环境影响与作用不同,它是指能使结构材料随时间逐渐劣化的外界因素,随影响性质的不同,它们可以是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与作用一样,它们也会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 结构上的作用和环境影响
- 下一节:5.2 结构上的作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基本要求
- 3.2 安全等级和可靠度
- 3.3 设计使用年限和耐久性
- 3.4 可靠性管理
- 4 极限状态设计原则
- 4.1 极限状态
- 4.2 设计状况
- 4.3 极限状态设计
- 5 结构上的作用和环境影响
- 5.1 一般规定
- 5.2 结构上的作用
- 5.3 环境影响
- 6 材料和岩土的性能及几何参数
- 6.1 材料和岩土的性能
- 6.2 几何参数
- 7 结构分析和试验辅助设计
- 7.1 一般规定
- 7.2 结构模型
- 7.3 作用模型
- 7.4 分析方法
- 7.5 试验辅助设计
- 8 分项系数设计方法
- 8.1 一般规定
- 8.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8.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附录A 既有结构的可靠性评定
- A.1 一般规定
- A.2 承载能力评定
- A.3 适用性评定
- A.4 耐久性评定
- A.5 抵抗偶然作用能力的评定
- 附录B 结构整体稳固性
- B.1 一般规定
- B.2 设计原则
- B.3 设计方法
- B.4 安全管理与评估
- 附录C 耐久性极限状态设计
- C.1 一般规定
- C.2 设计使用年限
- C.3 环境影响种类
- C.4 耐久性极限状态
- C.5 耐久性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和措施
- 附录D 质量管理
- D.1 质量控制要求
- D.2 设计审查及施工检查
- 附录E 结构可靠度分析基础和可靠度设计方法
- E.1 一般规定
- E.2 结构可靠指标计算
- E.3 结构可靠度校准
- E.4 基于可靠指标的设计
- E.5 分项系数的确定方法
- E.6 可变作用组合值系数的确定方法
- 附录F 试验辅助设计
- F.1 一般规定
- F.2 试验结果的统计评估原则
- F.3 单项性能指标设计值的统计评估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自2022年1月1日起废止的条文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