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0.9 滑坡监测
10.9.1 滑坡监测的内容应根据滑坡危害程度或防治工程等级按表10.9.1选择。工程需要时,还应监测区域的降雨量和进行人工巡视。
10.9.3 滑坡水平位移观测可采用交会法、极坐标法、卫星定位测量和多摄站摄影测量方法;深层位移观测可采用深部钻孔测斜方法。垂直位移观测可采用水准测量和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地表裂缝观测可采用精密测(量)距方法。
10.9.4 滑坡监测变形观测点位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已明确主滑方向和滑动范围的滑坡,监测网可布设成十字形和方格形,纵向应沿主滑方向,横向应垂直于主滑方向;对主滑方向和滑动范围不明确的滑坡,监测网宜布设成放射形;
2 点位应选在地质、地貌的特征点上;
3 单个滑坡体的变形观测点不宜少于3个点;
4 地表变形观测点宜采用有强制对中装置的墩标,难以设置墩标地段可设立固定照准标志。
10.9.5 滑坡监测周期,宜每月观测1次,并可根据旱、雨季或滑移速度的变化进行调整。邻近江河的滑坡体,还应监测水位变化。水位监测次数不应少于变形观测的次数。
10.9.6 滑坡整治后的监测期限,宜在单元滑坡内所有监测点3年内变化不显著并预计若干年内周边环境无重大变化时,可延长监测周期或结束阶段性监测。
10.9.7 工程边坡和高边坡监测的点位布设,可根据边坡的高度,按上中下成排布点。监测方法、监测精度和监测周期宜与滑坡监测的要求一致。
表10.9.1 滑坡监测内容(mm)
10.9.2 滑坡监测的精度要求应符合表10.9.2的规定。
表10.9.2 滑坡监测的精度要求(mm)
注: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监测中误差是相对于基准点或工作基点。10.9.3 滑坡水平位移观测可采用交会法、极坐标法、卫星定位测量和多摄站摄影测量方法;深层位移观测可采用深部钻孔测斜方法。垂直位移观测可采用水准测量和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地表裂缝观测可采用精密测(量)距方法。
10.9.4 滑坡监测变形观测点位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已明确主滑方向和滑动范围的滑坡,监测网可布设成十字形和方格形,纵向应沿主滑方向,横向应垂直于主滑方向;对主滑方向和滑动范围不明确的滑坡,监测网宜布设成放射形;
2 点位应选在地质、地貌的特征点上;
3 单个滑坡体的变形观测点不宜少于3个点;
4 地表变形观测点宜采用有强制对中装置的墩标,难以设置墩标地段可设立固定照准标志。
10.9.5 滑坡监测周期,宜每月观测1次,并可根据旱、雨季或滑移速度的变化进行调整。邻近江河的滑坡体,还应监测水位变化。水位监测次数不应少于变形观测的次数。
10.9.6 滑坡整治后的监测期限,宜在单元滑坡内所有监测点3年内变化不显著并预计若干年内周边环境无重大变化时,可延长监测周期或结束阶段性监测。
10.9.7 工程边坡和高边坡监测的点位布设,可根据边坡的高度,按上中下成排布点。监测方法、监测精度和监测周期宜与滑坡监测的要求一致。
条文说明
10.9.1 滑坡是一种对工程安全有严重威胁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并产生严重后果。本条按三个阶段(前期、整治期、整治后)分别给出了主要的监测内容。降雨和山洪是山体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因此,降雨期间,有必要密切关注滑坡的动向。
10.9.2 滑坡体按其性质分为岩质滑坡和土质滑坡两种,本条分别按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地表裂缝给出了相应的监测精度指标。
10.9.3 本条给出了滑坡监测的常用方法。当滑坡体的滑移速度较快时,提倡采用其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方法。
10.9.4 对滑坡监测变形观测点的布设方法和点位提出要求,是为了准确掌握滑坡体的整体滑移情况,也是根据滑坡监测部门多年来的工程经验总结而成的。
10.9.5 由于旱季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较小、雨季则较大,因此,旱季允许减少观测次数,雨季则要求增加观测次数。江河水位变化会对邻近江河的滑坡体产生影响,因此,要求在滑坡监测时,要同时观测邻近的江河水位。
10.9.6 单元滑坡内所有监测点3年内变化不显著,则认为滑坡体已相对稳定。在周围环境无大变化时,允许减少监测次数或结束阶段性监测。
变化不显著是指滑坡监测点的变化小于或等于监测中误差。
环境无重大变化是指周围无改变自然环境的连片建设项目。
10.9.7 边坡稳定性监测能为工程的安全施工和运营提供重要保证,本标准将其纳入滑坡监测的范畴,与滑坡监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相一致。
10.9.2 滑坡体按其性质分为岩质滑坡和土质滑坡两种,本条分别按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地表裂缝给出了相应的监测精度指标。
10.9.3 本条给出了滑坡监测的常用方法。当滑坡体的滑移速度较快时,提倡采用其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方法。
10.9.4 对滑坡监测变形观测点的布设方法和点位提出要求,是为了准确掌握滑坡体的整体滑移情况,也是根据滑坡监测部门多年来的工程经验总结而成的。
10.9.5 由于旱季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较小、雨季则较大,因此,旱季允许减少观测次数,雨季则要求增加观测次数。江河水位变化会对邻近江河的滑坡体产生影响,因此,要求在滑坡监测时,要同时观测邻近的江河水位。
10.9.6 单元滑坡内所有监测点3年内变化不显著,则认为滑坡体已相对稳定。在周围环境无大变化时,允许减少监测次数或结束阶段性监测。
变化不显著是指滑坡监测点的变化小于或等于监测中误差。
环境无重大变化是指周围无改变自然环境的连片建设项目。
10.9.7 边坡稳定性监测能为工程的安全施工和运营提供重要保证,本标准将其纳入滑坡监测的范畴,与滑坡监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相一致。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0.8 桥梁变形监测
- 下一节:10.10 核电厂变形监测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符号和缩略语
- 2.1 术语
- 2.2 符号
- 2.3 缩略语
- 3 平面控制测量
- 3.1 一般规定
- 3.2 卫星定位测量
- 3.3 导线测量
- 3.4 三角形网测量
- 3.5 自由设站测量
- 4 高程控制测量
- 4.1 一般规定
- 4.2 水准测量
- 4.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 4.4 卫星定位高程测量
- 5 地形测量
- 5.1 一般规定
- 5.2 图根控制测量
- 5.3 测绘方法与技术要求
- 5.4 一般地区地形测图
- 5.5 城镇建筑区地形测图
- 5.6 工矿区现状图测量
- 5.7 水域地形测量
- 5.8 数字线划图
- 5.9 数字高程模型
- 5.10 数字正射影像图
- 5.11 数字三维模型
- 6 线路测量
- 6.1 一般规定
- 6.2 铁路、公路测量
- 6.3 架空索道测量
- 6.4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
- 6.5 架空输电线路测量
- 7 拼下管线测量
- 7.1 一般规定
- 7.2 地下管线探查
- 7.3 地下管线施测
- 7.4 地下管线图绘制
- 7.5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 8 施工测量
- 8.1 一般规定
- 8.2 场区控制测量
- 8.3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 8.4 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
- 8.5 桥梁施工测量
- 8.6 核电厂施工测量
- 8.7 隧道施工测量
- 8.8 综合管廊施工测量
- 9 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
- 9.1 一般规定
- 9.2 竣工总图的编绘
- 9.3 竣工总图的实测
- 10 变形监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
- 10.3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
- 10.4 基本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
- 10.5 工业与民用建筑变形监测
- 10.6 水工建筑物变形监测
- 10.7 地下工程变形监测
- 10.8 桥梁变形监测
- 10.9 滑坡监测
- 10.10 核电厂变形监测
- 10.11 数据处理与变形分析
- 10.12 变形监测信息系统
- 附录A 精度要求较高工程的中误差评定方法
- 附录B 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 B.1 平面控制点标志
- B.2 平面控制标石埋设
- B.3 变形监测观测墩结构图
- 附录C 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 C.1 高程控制点标志
- C.2 水准点标石埋设
- C.3 深埋水准点结构图
- 附录D 建筑方格网点标石规格及埋设
- 附录E 建(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
- 附录F 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