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0.3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
10.3.1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应布设成环形网,并应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观测。
10.3.2 基准点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将标石埋设在变形区以外稳定的原状土层内,或将标志镶嵌在裸露基岩上;
2 应利用稳固的建(构)筑物设立墙水准点;
3 当受条件限制时,在变形区内也可埋设深层钢管标或双金属标;
4 大型水工建筑物的基准点可采用平硐标志;
5 基准点的标石规格,可根据现场条件和工程需要,按本标准附录C进行选择。
10.3.3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0.3.3的规定。
10.3.4 数字水准仪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0.3.4的规定。
10.3.5 光学水准仪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0.3.5的规定。
10.3.6 观测使用的水准仪和水准标尺应符合本标准第4.2.2条的规定,DS05、DSZ05级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不得大于10″。
10.3.7 基准网宜采用测区原有高程系统。重要的监测工程宜与国家水准点联测,一般的监测工程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
10.3.8 水准观测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4章的有关规定。
10.3.2 基准点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将标石埋设在变形区以外稳定的原状土层内,或将标志镶嵌在裸露基岩上;
2 应利用稳固的建(构)筑物设立墙水准点;
3 当受条件限制时,在变形区内也可埋设深层钢管标或双金属标;
4 大型水工建筑物的基准点可采用平硐标志;
5 基准点的标石规格,可根据现场条件和工程需要,按本标准附录C进行选择。
10.3.3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0.3.3的规定。
表10.3.3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mm)
注:n为测站数。10.3.4 数字水准仪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0.3.4的规定。
表10.3.4 数字水准仪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续表10.3.4
注:水准观测时,若受地面震动影响时,应停止测量。10.3.5 光学水准仪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0.3.5的规定。
表10.3.5 光学水准仪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续表10.3.5
注:水准路线跨越江河时,应进行相应等级的跨河水准测量,跨河水准测量的指标应不受本表的限制,应按本标准第4章的规定执行。续表10.3.5
10.3.6 观测使用的水准仪和水准标尺应符合本标准第4.2.2条的规定,DS05、DSZ05级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不得大于10″。
10.3.7 基准网宜采用测区原有高程系统。重要的监测工程宜与国家水准点联测,一般的监测工程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
10.3.8 水准观测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4章的有关规定。
条文说明
10.3.2 本条给出了不同类型基准点的埋设要求,作业时根据工程的类型、监测周期的长短和监测网精度的高低合理选择。稳固的建(构)筑物同本标准第4.2.3条的规定。
10.3.3 关于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1)相邻基准点的高差中误差是制定相关技术指标的依据,也与本标准表10.1.3中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系列数值相同。但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是指相对于邻近基准点而言的,与相邻基准点的高差中误差概念不同。
(2)每站高差中误差采用本标准传统的系列数值,经多年的工程实践证明是合理可行的,保证了各级监测网的观测精度。
(3)取水准观测的往返较差或环线闭合差为每站高差中误差的倍,取检测已测高差较差为每站高差中误差的倍,作为各自的限值,其中n为站数。
10.3.4、10.3.5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和本标准第4.2节水准测量的相关要求制定的。
10.3.3 关于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1)相邻基准点的高差中误差是制定相关技术指标的依据,也与本标准表10.1.3中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系列数值相同。但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是指相对于邻近基准点而言的,与相邻基准点的高差中误差概念不同。
(2)每站高差中误差采用本标准传统的系列数值,经多年的工程实践证明是合理可行的,保证了各级监测网的观测精度。
(3)取水准观测的往返较差或环线闭合差为每站高差中误差的倍,取检测已测高差较差为每站高差中误差的倍,作为各自的限值,其中n为站数。
10.3.4、10.3.5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和本标准第4.2节水准测量的相关要求制定的。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0.2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
- 下一节:10.4 基本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符号和缩略语
- 2.1 术语
- 2.2 符号
- 2.3 缩略语
- 3 平面控制测量
- 3.1 一般规定
- 3.2 卫星定位测量
- 3.3 导线测量
- 3.4 三角形网测量
- 3.5 自由设站测量
- 4 高程控制测量
- 4.1 一般规定
- 4.2 水准测量
- 4.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 4.4 卫星定位高程测量
- 5 地形测量
- 5.1 一般规定
- 5.2 图根控制测量
- 5.3 测绘方法与技术要求
- 5.4 一般地区地形测图
- 5.5 城镇建筑区地形测图
- 5.6 工矿区现状图测量
- 5.7 水域地形测量
- 5.8 数字线划图
- 5.9 数字高程模型
- 5.10 数字正射影像图
- 5.11 数字三维模型
- 6 线路测量
- 6.1 一般规定
- 6.2 铁路、公路测量
- 6.3 架空索道测量
- 6.4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
- 6.5 架空输电线路测量
- 7 拼下管线测量
- 7.1 一般规定
- 7.2 地下管线探查
- 7.3 地下管线施测
- 7.4 地下管线图绘制
- 7.5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 8 施工测量
- 8.1 一般规定
- 8.2 场区控制测量
- 8.3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 8.4 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
- 8.5 桥梁施工测量
- 8.6 核电厂施工测量
- 8.7 隧道施工测量
- 8.8 综合管廊施工测量
- 9 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
- 9.1 一般规定
- 9.2 竣工总图的编绘
- 9.3 竣工总图的实测
- 10 变形监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
- 10.3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
- 10.4 基本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
- 10.5 工业与民用建筑变形监测
- 10.6 水工建筑物变形监测
- 10.7 地下工程变形监测
- 10.8 桥梁变形监测
- 10.9 滑坡监测
- 10.10 核电厂变形监测
- 10.11 数据处理与变形分析
- 10.12 变形监测信息系统
- 附录A 精度要求较高工程的中误差评定方法
- 附录B 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 B.1 平面控制点标志
- B.2 平面控制标石埋设
- B.3 变形监测观测墩结构图
- 附录C 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 C.1 高程控制点标志
- C.2 水准点标石埋设
- C.3 深埋水准点结构图
- 附录D 建筑方格网点标石规格及埋设
- 附录E 建(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
- 附录F 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