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5 架空输电线路测量
6.5.1 架空输电线路的平面控制宜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方法,精度不宜低于本标准表3.2.7中一级精度的要求。高程控制宜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或卫星定位高程测量方法,精度不宜低于五等;控制点间距不宜大于10km,宜沿线路中线两侧布设。长距离架空输电线路宜每100km与国家控制点联测一次。
6.5.2 架空输电线路的相邻直线桩、塔位桩的横向偏差不应大于50mm,高差之差不应大于300mm。
6.5.3 现场选线、定线或定位测量时,卫星定位接收机的选用应符合本标准第3.2.20条的规定,全站仪宜选用6″级仪器,大跨越全站仪测量宜选用2″级仪器。
6.5.4 输电线路路径调绘宜使用既有地形图或影像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调绘的范围应根据设计需要、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现场环境确定,路径宽度宜为中心线两侧各100m~300m,地形地貌困难处可扩大范围;
2 调绘的内容应包括主要的交叉跨越、沿线的植被,以及影响路径方案的重要建(构)筑物、新增建(构)筑物和规划区等;
3 调绘时,应标注交叉跨越处的公路、铁路、河流、渡槽、电力线路、通信线路、架空或埋地管线和重要建(构)筑物的名称;设计需要时,还应调查并标注铁路、公路交叉处的里程,电力线路的电压等级、杆塔号和杆塔高度,通信线路的等级、走向和线高。
6.5.5 架空输电线路的选线应根据批准的路径方案执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配合设计进行实地选线;也可根据航空摄影、机载激光扫描、卫星遥感的影像及地形图先进行室内选线,再进行实地放样;
2 选线测量的转角坐标相对邻近的控制点或转角桩的坐标中误差不应大于50mm,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70mm;坐标系统、高程基准应与控制测量保持一致;
3 线路转角角度测量宜精确至1′,转角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测量宜精确至0.01m;
4 选线测量宜包括主要交叉跨越测量、影响设计的主要地物位置测量、拥挤路段房屋分布图测量、大跨越塔位测量;
5 线路通过新建主要地物、协议区、工矿区、建(构)筑物密集地段时,还应进行相关的联系测量。
6.5.6 定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定线测量可采用直接定线或间接定线。直接定线可采用RTK法、全站仪水平角测量或正倒镜分中法;间接定线可采用全站仪导线法。
2 定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5.6的规定。
3 定线桩之间距离测量和高差测量可采用RTK或全站仪两测回观测,全站仪还可采用对向观测各一测回或同向变换棱镜高度观测两测回。全站仪测回间距离较差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000,测距边长S的单位应为km,高差较差不应大于0.4S,当S小于0.1km,取0.1km计算。
4 当边长超过400m时,全站仪测距应进行大气折光系数改正和地球曲率改正。
6.5.7 交叉跨越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交叉跨越测量宜采用RTK配合全站仪测量,交叉点的悬高宜采用全站仪就近桩位设站测量;
2 交叉跨越点对于邻近直线桩或塔位桩的距离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0,高差误差不应大于0.3m;
3 跨越已有线路时,应测量交叉点的顶点位置和高程;下穿已有线路时,应测量交叉点的低点位置和高程;地下管线可测量交叉点的地面位置和高程;当左右边线与中心线交叉处不等高或交叉角小时,应测量有影响的边线点、危险点的位置和高程;线路边线范围内或邻近的已有线路杆塔应施测杆塔顶点高程;
4 交叉跨越二级及以上通信线、10kV及以上的电力线、有危险影响的建(构)筑物的交叉跨越点,应测量一个测回;
5 交叉跨越35kV及以上的电力线路,宜测量交叉处两侧的杆塔顶点、导线或地线悬挂点的位置和高程,并应标注线路名称和杆塔编号;通信线应标注等级和交叉角,其他交叉跨越物应标注名称、材料;设计有要求时,还应标注测量时的温度,并应精确至0.5℃;
6 交叉的铁路、公路及管线应测量交叉处的轨顶高、路面高、管顶高,其中铁路、公路应标注去向和交叉处中心的里程;电气化铁路的牵引线按交叉线路要求测量和标注;
7 二级以上通信线、10kV以上电力线路、铁路和等级公路等应在平面图栏里注记交叉角度,角度应注记锐角值,并应精确至1′;
8 交叉跨越边线范围外的横向坡度超过1∶3时,应测量风偏;
9 交叉跨越处的河流、水库、湖区或水淹区,宜测绘洪水位或积水位高程,并应标注时间;
10 重要交叉跨越可根据设计专业需要测绘交叉跨越分图。
6.5.8 路径平断面图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路径平断面图测量宜起始于变电站或已有线路连接杆塔;需分段测量时,宜从转角桩处分段,且相邻两段应联测分段处的桩位;线路转角处的平断面测量应以角平分线为界,分支塔应以横担方向为界。
2 路径平断面图测量宜采用RTK或全站仪测量。断面点间距不宜大于20m,平地不宜大于50m,地形变化处应加密断面点,独立山头断面点不应少于3点。
3 在航测、遥感或激光雷达点云所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上提取断面点时,断面点间距宜为5m。
4 输电导线对地安全距离接近相应限值时,应加密测量断面点;线路中线至风偏范围内,突兀的地形点应作为危险点测量。
5 当边线地形高出中心线0.5m时,应施测边线的纵断面。
6 当输电线路通过和接近斜坡、陡岸或高层建(构)筑物时,应施测风偏横断面或风偏危险点。
7 在线路经过山谷、深沟等不影响输电导线对地距离安全段,纵断面线可中断。
8 路径平断面图的平面图测量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平面测量宽度应为线路中线两侧各50m,500kV以上测量宽度应为75m;
2)平面图应测量线路范围内有危险影响的建(构)筑物、道路、管线、河、沟、塘、渠、水库、坟地、陡坎、悬崖、地类界等;
3)房屋应测量平面位置、地面高程和屋面高程,并应标注离线路最近点的偏距,且应区分平顶房、尖顶房;房屋离线路中线偏距的测量中误差不应大于0.1m,房屋边长较差不应大于0.04S,房屋的边长S单位应为m;
4)应对输电线路走廊内的植被进行测绘,林木应标注种类、高度、胸径、密度和边界。
9 路径平断面图的图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33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勘测标准》GB/T50548的有关规定执行。
6.5.9 线路边线宽度外的横向断面坡度超过1∶3时,应测绘横断面图,横断面图的横向、竖向测图比例尺宜为1∶1000。
6.5.10 杆塔桩定位时,RTK法宜在邻近的控制桩上架设基准站,全站仪法宜在邻近的直线桩上设站测量。
6.5.11 水中立塔时,宜测绘水下塔位地形图,比例尺宜为1∶500,测点间距不宜大于5m,地形地貌困难时,应加密测量水下地形点。
6.5.12 杆塔基断面图、塔位地形图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杆塔基断面图测量宜与杆塔定位测量同步进行,测量范围应超出基础保护范围或由设计专业指定,杆塔基断面图应反映地形变化情况;
2 杆塔基断面图的纵、横比例尺宜为1∶100或1∶200,不同方向的杆塔基断面应以文字或字母进行标注;
3 测量杆塔基断面时,应根据工程需要测量塔位地形图;塔位地形图可采用国家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测量时应绘出线路中心线且在边界处标注相邻杆塔位编号;塔位地形图的测量范围不应小于塔基断面图的范围,比例尺宜为1∶200或1∶300,图式应采用1∶500比例尺地形图图式。
6.5.13 在定位过程中,应进行下列校测:
1 有危险影响的中线、边线、横断面等;
2 主要交叉跨越的位置、高程、交叉角等;
3 线路的直线偏离度和转角度数等;
4 检查主要地物是否遗漏,若有遗漏应补测。
6.5.14 线路施工前,应对杆塔位桩或直线桩进行复测,并符合下列规定:
1 直线偏离度、线路转角的复测成果与原成果的较差,不应大于1′30″;
2 桩间距离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500,高程较差不应大于0.3m;
3 交叉跨越距离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0,高差较差不应大于0.3m;
4 地形点的高程较差不应大于0.5m。
6.5.2 架空输电线路的相邻直线桩、塔位桩的横向偏差不应大于50mm,高差之差不应大于300mm。
6.5.3 现场选线、定线或定位测量时,卫星定位接收机的选用应符合本标准第3.2.20条的规定,全站仪宜选用6″级仪器,大跨越全站仪测量宜选用2″级仪器。
6.5.4 输电线路路径调绘宜使用既有地形图或影像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调绘的范围应根据设计需要、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现场环境确定,路径宽度宜为中心线两侧各100m~300m,地形地貌困难处可扩大范围;
2 调绘的内容应包括主要的交叉跨越、沿线的植被,以及影响路径方案的重要建(构)筑物、新增建(构)筑物和规划区等;
3 调绘时,应标注交叉跨越处的公路、铁路、河流、渡槽、电力线路、通信线路、架空或埋地管线和重要建(构)筑物的名称;设计需要时,还应调查并标注铁路、公路交叉处的里程,电力线路的电压等级、杆塔号和杆塔高度,通信线路的等级、走向和线高。
6.5.5 架空输电线路的选线应根据批准的路径方案执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配合设计进行实地选线;也可根据航空摄影、机载激光扫描、卫星遥感的影像及地形图先进行室内选线,再进行实地放样;
2 选线测量的转角坐标相对邻近的控制点或转角桩的坐标中误差不应大于50mm,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70mm;坐标系统、高程基准应与控制测量保持一致;
3 线路转角角度测量宜精确至1′,转角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测量宜精确至0.01m;
4 选线测量宜包括主要交叉跨越测量、影响设计的主要地物位置测量、拥挤路段房屋分布图测量、大跨越塔位测量;
5 线路通过新建主要地物、协议区、工矿区、建(构)筑物密集地段时,还应进行相关的联系测量。
6.5.6 定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定线测量可采用直接定线或间接定线。直接定线可采用RTK法、全站仪水平角测量或正倒镜分中法;间接定线可采用全站仪导线法。
2 定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5.6的规定。
表6.5.6 定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RTK定线要求直线桩位横向偏差不应大于50mm。3 定线桩之间距离测量和高差测量可采用RTK或全站仪两测回观测,全站仪还可采用对向观测各一测回或同向变换棱镜高度观测两测回。全站仪测回间距离较差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000,测距边长S的单位应为km,高差较差不应大于0.4S,当S小于0.1km,取0.1km计算。
4 当边长超过400m时,全站仪测距应进行大气折光系数改正和地球曲率改正。
6.5.7 交叉跨越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交叉跨越测量宜采用RTK配合全站仪测量,交叉点的悬高宜采用全站仪就近桩位设站测量;
2 交叉跨越点对于邻近直线桩或塔位桩的距离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0,高差误差不应大于0.3m;
3 跨越已有线路时,应测量交叉点的顶点位置和高程;下穿已有线路时,应测量交叉点的低点位置和高程;地下管线可测量交叉点的地面位置和高程;当左右边线与中心线交叉处不等高或交叉角小时,应测量有影响的边线点、危险点的位置和高程;线路边线范围内或邻近的已有线路杆塔应施测杆塔顶点高程;
4 交叉跨越二级及以上通信线、10kV及以上的电力线、有危险影响的建(构)筑物的交叉跨越点,应测量一个测回;
5 交叉跨越35kV及以上的电力线路,宜测量交叉处两侧的杆塔顶点、导线或地线悬挂点的位置和高程,并应标注线路名称和杆塔编号;通信线应标注等级和交叉角,其他交叉跨越物应标注名称、材料;设计有要求时,还应标注测量时的温度,并应精确至0.5℃;
6 交叉的铁路、公路及管线应测量交叉处的轨顶高、路面高、管顶高,其中铁路、公路应标注去向和交叉处中心的里程;电气化铁路的牵引线按交叉线路要求测量和标注;
7 二级以上通信线、10kV以上电力线路、铁路和等级公路等应在平面图栏里注记交叉角度,角度应注记锐角值,并应精确至1′;
8 交叉跨越边线范围外的横向坡度超过1∶3时,应测量风偏;
9 交叉跨越处的河流、水库、湖区或水淹区,宜测绘洪水位或积水位高程,并应标注时间;
10 重要交叉跨越可根据设计专业需要测绘交叉跨越分图。
6.5.8 路径平断面图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路径平断面图测量宜起始于变电站或已有线路连接杆塔;需分段测量时,宜从转角桩处分段,且相邻两段应联测分段处的桩位;线路转角处的平断面测量应以角平分线为界,分支塔应以横担方向为界。
2 路径平断面图测量宜采用RTK或全站仪测量。断面点间距不宜大于20m,平地不宜大于50m,地形变化处应加密断面点,独立山头断面点不应少于3点。
3 在航测、遥感或激光雷达点云所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上提取断面点时,断面点间距宜为5m。
4 输电导线对地安全距离接近相应限值时,应加密测量断面点;线路中线至风偏范围内,突兀的地形点应作为危险点测量。
5 当边线地形高出中心线0.5m时,应施测边线的纵断面。
6 当输电线路通过和接近斜坡、陡岸或高层建(构)筑物时,应施测风偏横断面或风偏危险点。
7 在线路经过山谷、深沟等不影响输电导线对地距离安全段,纵断面线可中断。
8 路径平断面图的平面图测量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平面测量宽度应为线路中线两侧各50m,500kV以上测量宽度应为75m;
2)平面图应测量线路范围内有危险影响的建(构)筑物、道路、管线、河、沟、塘、渠、水库、坟地、陡坎、悬崖、地类界等;
3)房屋应测量平面位置、地面高程和屋面高程,并应标注离线路最近点的偏距,且应区分平顶房、尖顶房;房屋离线路中线偏距的测量中误差不应大于0.1m,房屋边长较差不应大于0.04S,房屋的边长S单位应为m;
4)应对输电线路走廊内的植被进行测绘,林木应标注种类、高度、胸径、密度和边界。
9 路径平断面图的图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33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勘测标准》GB/T50548的有关规定执行。
6.5.9 线路边线宽度外的横向断面坡度超过1∶3时,应测绘横断面图,横断面图的横向、竖向测图比例尺宜为1∶1000。
6.5.10 杆塔桩定位时,RTK法宜在邻近的控制桩上架设基准站,全站仪法宜在邻近的直线桩上设站测量。
6.5.11 水中立塔时,宜测绘水下塔位地形图,比例尺宜为1∶500,测点间距不宜大于5m,地形地貌困难时,应加密测量水下地形点。
6.5.12 杆塔基断面图、塔位地形图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杆塔基断面图测量宜与杆塔定位测量同步进行,测量范围应超出基础保护范围或由设计专业指定,杆塔基断面图应反映地形变化情况;
2 杆塔基断面图的纵、横比例尺宜为1∶100或1∶200,不同方向的杆塔基断面应以文字或字母进行标注;
3 测量杆塔基断面时,应根据工程需要测量塔位地形图;塔位地形图可采用国家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测量时应绘出线路中心线且在边界处标注相邻杆塔位编号;塔位地形图的测量范围不应小于塔基断面图的范围,比例尺宜为1∶200或1∶300,图式应采用1∶500比例尺地形图图式。
6.5.13 在定位过程中,应进行下列校测:
1 有危险影响的中线、边线、横断面等;
2 主要交叉跨越的位置、高程、交叉角等;
3 线路的直线偏离度和转角度数等;
4 检查主要地物是否遗漏,若有遗漏应补测。
6.5.14 线路施工前,应对杆塔位桩或直线桩进行复测,并符合下列规定:
1 直线偏离度、线路转角的复测成果与原成果的较差,不应大于1′30″;
2 桩间距离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500,高程较差不应大于0.3m;
3 交叉跨越距离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0,高差较差不应大于0.3m;
4 地形点的高程较差不应大于0.5m。
条文说明
6.5.1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的特点是区域狭长,比较适合卫星定位控制测量。本标准表3.2.7中一级卫星定位测量精度、五等高程精度可满足一般架空输电线路的控制要求。控制点间距不宜大于10km,主要是满足后续RTK测量基准站到流动站的距离、RTK测量精度的要求。
6.5.2 架空输电线路现多采用RTK来施测线路桩位,RTK测量的平面精度±50mm,桩间距离大于171.887m时,满足180°±1′的要求。而现行国家标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中关于测量复测要求第4.0.6条第1款也规定“以相邻两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不大于50mm”。相邻直线桩或塔位桩的相对高差不大于300mm的规定,能满足架空输电线路对于桩位的高程精度要求。若采用传统的经纬仪方法测量,通常直线桩位的水平角不得超过180°±1′,作为其直线性要求。
6.5.4 本条为现场调绘的基本要求,实际作业时需根据设计要求调整调绘的内容及范围。重要建筑物主要有学校、采石场、加油站、鞭炮厂、炸药库、油库、工矿区、军事设施、信号发射台、地震监测站等。
困难地区按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地形困难类别进行划分。本条主要和重要的释义见本标准条文说明第5.8.15条。
6.5.5 本条为架空输电线路选线的基本要求。
(1)城区线路要采用该规划部门或国土部门规定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边远山区转角桩的绝对精度适当放宽。
(3)线路转角度数在工程需要或设计要求时精确至秒。
(4)具体根据工程需要、设计要求确定。
(5)联系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本线路与其他重要地物的统一坐标关系,方便设计。
(6)建(构)筑物密集的释义同本标准条文说明第5.6.5条。
6.5.6 关于架空输电线路的定线测量说明如下:
(1)对于方向点偏离直线的精度,根据一般设计要求,杆塔偏离直线相差3′~4′时,所引起的垂直于线路方向的水平负荷、放电间隙的改变及绝缘子串的歪斜程度是允许的。从施工工艺来看,当偏离1′时,相邻杆塔的绝缘子串的歪斜是用肉眼观察不出来的。取其较高要求,方向点偏离直线不得超过1′。
(2)经综合试验分析,正倒镜分中法延伸直线,其精度受仪器对中误差、置平误差、目标偏斜误差和照准误差等的影响。采用标准规定的指标,基本能满足定线误差不超过180°±1′的精度要求。但在前视过长或后视过短时,则要求从严掌握。
(3)对于间接定线,根据间接定线的方向偏差不大于1′的要求。
则
取桩间距为300m,有mu=0.043m。
根据电力部门的试验论证,当采用四边形时,量距精度估算公式为:
式中:mA——量距边起始点的横向误差,取值为0.016m;
将mu和mA数值代入式(63),得mL=0.02m。
6.5.7 交叉跨越测量是架空输电线路测量中的重要工作内容,架空输电线路对交叉跨越的精度要求高于一般地形点。
(1)悬高用全站仪测量高差。
(2)架空输电线路对交叉跨越的精度要求,若设计有特殊要求,需根据设计需要调整测量精度。
(3)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要求对杆塔顶的净空距离不同于普通跨越点,所以在线路两边线内的杆塔要测量并标注。
(4)设计专业需要对于主要的交叉跨越线路进行验算时,则要测量两端的杆塔位置、挂点高程和气温等。
(5)标注交叉跨越角为设计所需,要考虑新建的输电线路对已有的线路的影响等。
(6)交叉跨越的风偏类似于地面点风偏,交叉跨越指在空中交叉跨越,并非是真实的线路相交。
(7)交叉角较小或距离建筑物较近时,发生触电的危险影响增大,因此需要精确测量。邻近是指距离线路较近有一定影响的既有线路。
6.5.8 路径平断面图简称为平断面图,属电力线路测量的专业术语,其含义与纵断面图相同。平断面图测量是架空输电线路测量工作量最大的项目之一。现场测量平断面时,需绘制草图或做简要记录。
(1)线路涉及林木砍伐时,设计需要统计林木砍伐量,此时需要施测两侧边线。
(2)导线到平顶房的安全距离要大于到尖顶房的安全距离,是考虑到平顶房的房顶可能会有人员活动。
(3)架空输电线路不同电压等级的图式基本一样,故330kV以下及750kV以上线路的图式按现行国家标准《33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勘测标准》GB/T50548执行。
6.5.9 架空输电线路的横断面图常称为风偏测量,用于架空线路的导地线在横风作用下,横向摆动时的影响,验证导线对地距离是否安全。横断面的测量距离需根据该处导线的弧垂大小及设计的要求确定,到中心距离通常为30m~50m。
6.5.10 设站要求是为了测量工作方便和减少误差累积。
6.5.11 水中立塔时,小面积的水域,如小水塘、水沟等,通常用测杆、测绳直接量测水深;大面积的水域,如大河、湖区、滨海等,需用测深仪测量水下地形图。
6.5.12 对于全方位塔,塔基断面或地形图要求比较高,塔腿位置和保护范围内的点要求实测。
(1)塔基断面测量四个方向时,塔腿方向编号从左后开始,左后、左前、右前、右后分别为A、B、C、D,也有些单位直接用汉字“左后、左前、右前、右后”标注,需要加测左、前、右、后。杆基一般只需要测量左、右两个方向。塔基断面的比例尺具体根据图纸尺寸、设计要求确定,图纸尺寸一般为A4、A3。
(2)塔位地形图的图式按1∶500比例尺执行,具体要求根据工程需要和设计要求予以确定。
6.5.13 平断面测量、定位测量分阶段进行时,在定位测量阶段需进行必要的校测,以保证平断面图的准确性,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一次终勘定位时,不需单独校测,通常采取多余观测来保证图纸的准确性。
6.5.2 架空输电线路现多采用RTK来施测线路桩位,RTK测量的平面精度±50mm,桩间距离大于171.887m时,满足180°±1′的要求。而现行国家标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中关于测量复测要求第4.0.6条第1款也规定“以相邻两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不大于50mm”。相邻直线桩或塔位桩的相对高差不大于300mm的规定,能满足架空输电线路对于桩位的高程精度要求。若采用传统的经纬仪方法测量,通常直线桩位的水平角不得超过180°±1′,作为其直线性要求。
6.5.4 本条为现场调绘的基本要求,实际作业时需根据设计要求调整调绘的内容及范围。重要建筑物主要有学校、采石场、加油站、鞭炮厂、炸药库、油库、工矿区、军事设施、信号发射台、地震监测站等。
困难地区按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地形困难类别进行划分。本条主要和重要的释义见本标准条文说明第5.8.15条。
6.5.5 本条为架空输电线路选线的基本要求。
(1)城区线路要采用该规划部门或国土部门规定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边远山区转角桩的绝对精度适当放宽。
(3)线路转角度数在工程需要或设计要求时精确至秒。
(4)具体根据工程需要、设计要求确定。
(5)联系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本线路与其他重要地物的统一坐标关系,方便设计。
(6)建(构)筑物密集的释义同本标准条文说明第5.6.5条。
6.5.6 关于架空输电线路的定线测量说明如下:
(1)对于方向点偏离直线的精度,根据一般设计要求,杆塔偏离直线相差3′~4′时,所引起的垂直于线路方向的水平负荷、放电间隙的改变及绝缘子串的歪斜程度是允许的。从施工工艺来看,当偏离1′时,相邻杆塔的绝缘子串的歪斜是用肉眼观察不出来的。取其较高要求,方向点偏离直线不得超过1′。
(2)经综合试验分析,正倒镜分中法延伸直线,其精度受仪器对中误差、置平误差、目标偏斜误差和照准误差等的影响。采用标准规定的指标,基本能满足定线误差不超过180°±1′的精度要求。但在前视过长或后视过短时,则要求从严掌握。
(3)对于间接定线,根据间接定线的方向偏差不大于1′的要求。
则
根据电力部门的试验论证,当采用四边形时,量距精度估算公式为:
将mu和mA数值代入式(63),得mL=0.02m。
6.5.7 交叉跨越测量是架空输电线路测量中的重要工作内容,架空输电线路对交叉跨越的精度要求高于一般地形点。
(1)悬高用全站仪测量高差。
(2)架空输电线路对交叉跨越的精度要求,若设计有特殊要求,需根据设计需要调整测量精度。
(3)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要求对杆塔顶的净空距离不同于普通跨越点,所以在线路两边线内的杆塔要测量并标注。
(4)设计专业需要对于主要的交叉跨越线路进行验算时,则要测量两端的杆塔位置、挂点高程和气温等。
(5)标注交叉跨越角为设计所需,要考虑新建的输电线路对已有的线路的影响等。
(6)交叉跨越的风偏类似于地面点风偏,交叉跨越指在空中交叉跨越,并非是真实的线路相交。
(7)交叉角较小或距离建筑物较近时,发生触电的危险影响增大,因此需要精确测量。邻近是指距离线路较近有一定影响的既有线路。
6.5.8 路径平断面图简称为平断面图,属电力线路测量的专业术语,其含义与纵断面图相同。平断面图测量是架空输电线路测量工作量最大的项目之一。现场测量平断面时,需绘制草图或做简要记录。
(1)线路涉及林木砍伐时,设计需要统计林木砍伐量,此时需要施测两侧边线。
(2)导线到平顶房的安全距离要大于到尖顶房的安全距离,是考虑到平顶房的房顶可能会有人员活动。
(3)架空输电线路不同电压等级的图式基本一样,故330kV以下及750kV以上线路的图式按现行国家标准《33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勘测标准》GB/T50548执行。
6.5.9 架空输电线路的横断面图常称为风偏测量,用于架空线路的导地线在横风作用下,横向摆动时的影响,验证导线对地距离是否安全。横断面的测量距离需根据该处导线的弧垂大小及设计的要求确定,到中心距离通常为30m~50m。
6.5.10 设站要求是为了测量工作方便和减少误差累积。
6.5.11 水中立塔时,小面积的水域,如小水塘、水沟等,通常用测杆、测绳直接量测水深;大面积的水域,如大河、湖区、滨海等,需用测深仪测量水下地形图。
6.5.12 对于全方位塔,塔基断面或地形图要求比较高,塔腿位置和保护范围内的点要求实测。
(1)塔基断面测量四个方向时,塔腿方向编号从左后开始,左后、左前、右前、右后分别为A、B、C、D,也有些单位直接用汉字“左后、左前、右前、右后”标注,需要加测左、前、右、后。杆基一般只需要测量左、右两个方向。塔基断面的比例尺具体根据图纸尺寸、设计要求确定,图纸尺寸一般为A4、A3。
(2)塔位地形图的图式按1∶500比例尺执行,具体要求根据工程需要和设计要求予以确定。
6.5.13 平断面测量、定位测量分阶段进行时,在定位测量阶段需进行必要的校测,以保证平断面图的准确性,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一次终勘定位时,不需单独校测,通常采取多余观测来保证图纸的准确性。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4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
- 下一节:7 拼下管线测量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符号和缩略语
- 2.1 术语
- 2.2 符号
- 2.3 缩略语
- 3 平面控制测量
- 3.1 一般规定
- 3.2 卫星定位测量
- 3.3 导线测量
- 3.4 三角形网测量
- 3.5 自由设站测量
- 4 高程控制测量
- 4.1 一般规定
- 4.2 水准测量
- 4.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 4.4 卫星定位高程测量
- 5 地形测量
- 5.1 一般规定
- 5.2 图根控制测量
- 5.3 测绘方法与技术要求
- 5.4 一般地区地形测图
- 5.5 城镇建筑区地形测图
- 5.6 工矿区现状图测量
- 5.7 水域地形测量
- 5.8 数字线划图
- 5.9 数字高程模型
- 5.10 数字正射影像图
- 5.11 数字三维模型
- 6 线路测量
- 6.1 一般规定
- 6.2 铁路、公路测量
- 6.3 架空索道测量
- 6.4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
- 6.5 架空输电线路测量
- 7 拼下管线测量
- 7.1 一般规定
- 7.2 地下管线探查
- 7.3 地下管线施测
- 7.4 地下管线图绘制
- 7.5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 8 施工测量
- 8.1 一般规定
- 8.2 场区控制测量
- 8.3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 8.4 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
- 8.5 桥梁施工测量
- 8.6 核电厂施工测量
- 8.7 隧道施工测量
- 8.8 综合管廊施工测量
- 9 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
- 9.1 一般规定
- 9.2 竣工总图的编绘
- 9.3 竣工总图的实测
- 10 变形监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
- 10.3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
- 10.4 基本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
- 10.5 工业与民用建筑变形监测
- 10.6 水工建筑物变形监测
- 10.7 地下工程变形监测
- 10.8 桥梁变形监测
- 10.9 滑坡监测
- 10.10 核电厂变形监测
- 10.11 数据处理与变形分析
- 10.12 变形监测信息系统
- 附录A 精度要求较高工程的中误差评定方法
- 附录B 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 B.1 平面控制点标志
- B.2 平面控制标石埋设
- B.3 变形监测观测墩结构图
- 附录C 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 C.1 高程控制点标志
- C.2 水准点标石埋设
- C.3 深埋水准点结构图
- 附录D 建筑方格网点标石规格及埋设
- 附录E 建(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
- 附录F 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