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3 架空索道测量
6.3.1 架空索道的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方法,也可采用导线测量方法。
6.3.2 当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方法时,不宜低于本标准表3.2.7中二级精度;当采用导线测量方法时,导线测量的相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1000;方位角闭合差不应超过30″,n应为测站数。
6.3.3 当架空索道起点至转角点或转角点间的距离大于1km时,应增加1个~2个方向点。方向点偏离直线,应在180°±20″以内。
6.3.4 架空索道的起点、终点、转点和方向点的高程测量,可采用图根水准测量或图根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
6.3.5 纵断面测量,在转角点及方向点之间应进行附合。距离相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00,高程闭合差不应超过0.1,n应为测站数。山脊、山顶的纵断面点,不应少于3点;山谷、沟底,可简化。
6.3.6 当线路走向与等高线平行时,线路临近的陡峭地段,应根据需要加测横断面。
6.3.2 当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方法时,不宜低于本标准表3.2.7中二级精度;当采用导线测量方法时,导线测量的相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1000;方位角闭合差不应超过30″,n应为测站数。
6.3.3 当架空索道起点至转角点或转角点间的距离大于1km时,应增加1个~2个方向点。方向点偏离直线,应在180°±20″以内。
6.3.4 架空索道的起点、终点、转点和方向点的高程测量,可采用图根水准测量或图根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
6.3.5 纵断面测量,在转角点及方向点之间应进行附合。距离相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00,高程闭合差不应超过0.1,n应为测站数。山脊、山顶的纵断面点,不应少于3点;山谷、沟底,可简化。
6.3.6 当线路走向与等高线平行时,线路临近的陡峭地段,应根据需要加测横断面。
条文说明
6.3.1 架空索道对平面控制测量的要求不是很高,卫星定位测量与导线测量很容易满足定位要求。
6.3.2 按索道设计对施工要求,一般索道相邻支架间的偏角不许超过±30″;支架间距误差不超过架间距的1/500,由此确定了架空索道导线测量的基本精度指标。相应的卫星定位测量按最低精度要求放宽1倍执行。
6.3.3 增加方向点主要是为了满足施工需要和通视要求。起点到转角点或转角点间距离大于1km时,方向点偏离直线不得超过180°±20″的规定,较设计要求的±30″(见第6.3.2条条文说明)有所提高,这主要是出于对载人索道和大型运输索道安全的考虑。
6.3.4 根据架空索道施工安装时,架顶、索底标高误差通常不超过1/1000架间距的要求,若测量限差采用测高误差与距离之比不低于1/2000考虑,则图根水准和图根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均可满足其对高程的精度要求。
6.3.5 由于架空索道的杆塔通常设置在山脊、山顶部位,而在山谷、沟底设置的可能性小,故要求在山脊、山顶的断面点要密些,在山谷、沟底能够适当简化。
6.3.6 为了保证高程精度和提高杆塔位置设计的准确性,要求在线路走向与等高线平行的陡峭地段,根据需要加测横断面。
6.3.2 按索道设计对施工要求,一般索道相邻支架间的偏角不许超过±30″;支架间距误差不超过架间距的1/500,由此确定了架空索道导线测量的基本精度指标。相应的卫星定位测量按最低精度要求放宽1倍执行。
6.3.3 增加方向点主要是为了满足施工需要和通视要求。起点到转角点或转角点间距离大于1km时,方向点偏离直线不得超过180°±20″的规定,较设计要求的±30″(见第6.3.2条条文说明)有所提高,这主要是出于对载人索道和大型运输索道安全的考虑。
6.3.4 根据架空索道施工安装时,架顶、索底标高误差通常不超过1/1000架间距的要求,若测量限差采用测高误差与距离之比不低于1/2000考虑,则图根水准和图根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均可满足其对高程的精度要求。
6.3.5 由于架空索道的杆塔通常设置在山脊、山顶部位,而在山谷、沟底设置的可能性小,故要求在山脊、山顶的断面点要密些,在山谷、沟底能够适当简化。
6.3.6 为了保证高程精度和提高杆塔位置设计的准确性,要求在线路走向与等高线平行的陡峭地段,根据需要加测横断面。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2 铁路、公路测量
- 下一节:6.4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符号和缩略语
- 2.1 术语
- 2.2 符号
- 2.3 缩略语
- 3 平面控制测量
- 3.1 一般规定
- 3.2 卫星定位测量
- 3.3 导线测量
- 3.4 三角形网测量
- 3.5 自由设站测量
- 4 高程控制测量
- 4.1 一般规定
- 4.2 水准测量
- 4.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 4.4 卫星定位高程测量
- 5 地形测量
- 5.1 一般规定
- 5.2 图根控制测量
- 5.3 测绘方法与技术要求
- 5.4 一般地区地形测图
- 5.5 城镇建筑区地形测图
- 5.6 工矿区现状图测量
- 5.7 水域地形测量
- 5.8 数字线划图
- 5.9 数字高程模型
- 5.10 数字正射影像图
- 5.11 数字三维模型
- 6 线路测量
- 6.1 一般规定
- 6.2 铁路、公路测量
- 6.3 架空索道测量
- 6.4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
- 6.5 架空输电线路测量
- 7 拼下管线测量
- 7.1 一般规定
- 7.2 地下管线探查
- 7.3 地下管线施测
- 7.4 地下管线图绘制
- 7.5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 8 施工测量
- 8.1 一般规定
- 8.2 场区控制测量
- 8.3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 8.4 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
- 8.5 桥梁施工测量
- 8.6 核电厂施工测量
- 8.7 隧道施工测量
- 8.8 综合管廊施工测量
- 9 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
- 9.1 一般规定
- 9.2 竣工总图的编绘
- 9.3 竣工总图的实测
- 10 变形监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
- 10.3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
- 10.4 基本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
- 10.5 工业与民用建筑变形监测
- 10.6 水工建筑物变形监测
- 10.7 地下工程变形监测
- 10.8 桥梁变形监测
- 10.9 滑坡监测
- 10.10 核电厂变形监测
- 10.11 数据处理与变形分析
- 10.12 变形监测信息系统
- 附录A 精度要求较高工程的中误差评定方法
- 附录B 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 B.1 平面控制点标志
- B.2 平面控制标石埋设
- B.3 变形监测观测墩结构图
- 附录C 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 C.1 高程控制点标志
- C.2 水准点标石埋设
- C.3 深埋水准点结构图
- 附录D 建筑方格网点标石规格及埋设
- 附录E 建(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
- 附录F 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