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10 数字正射影像图
5.10.1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制作宜采用数字摄影影像、卫星遥感影像,比例尺可根据影像分辨率的大小及工程需要选用1∶500、1∶1000、1∶2000或1∶5000。
5.10.2 制作正射影像图的影像资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黑白影像灰阶不应低于8bit,彩色影像灰阶不应低于24bit;灰度直方图应呈正态分布;
2 影像应清晰易读、反差适中、色调均衡,无明显像片拼接痕迹;
3 影像不应有重影、模糊或纹理断裂等现象,影像应连续完整,灰度无明显不同。对于彩色影像色彩应一致;
4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地物地貌应真实,应无扭曲变形,无噪声、云影等缺陷;
5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整体外观应整洁、美观。
5.10.3 影像数据作为数字正射影像图的主体数据,应以配有地理定位信息的Tiff格式或GeoTiff格式存储。也可套合地名、高程注记点及相关信息,并应进行图幅整饰。
5.10.4 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的地理定位信息应包括Tiff格式或GeoTiff格式,也可采用地理定位数据文件进行描述。当采用地理定位数据文件时,应包含下列内容:
1 影像数据的地面分辨率;
2 影像数据的西南角地理坐标;
3 影像数据的东西、南北方向的像元数。
5.10.5 数字正射影像纠正宜采用立体建模微分纠正法或单景影像微分纠正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正射影像参数应按影像地面分辨率和成图比例尺要求进行设置;影像重采样方法宜选择双线性插值法或双三次卷积法;
2 利用像片内外方位元素以及数字高程模型对影像进行微分纠正和重采样,宜在建模后对左片、右片同时进行正射纠正,也可单独对左片或右片进行正射纠正,并应依次完成图幅范围内所有像片的正射纠正。
5.10.6 数字正射影像镶嵌与裁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镶嵌应按图幅或分区进行,每一镶嵌单元应选取本范围内的所有影像;
2 在相邻影像之间,可人工选择镶嵌线,也可采用控制点连线作为镶嵌线,镶嵌的地物影像应完整;相邻影像镶嵌处的接边差不应大于2个像元;
3 镶嵌两侧存在纹理、色调差异时,应进行影像编辑;编辑后镶嵌线附近影像色调应一致,反差应适中,相邻影像之间不应存在明显镶嵌痕迹;
4 应按内图廓线最小外接矩形范围,外扩10mm进行影像裁切,裁切后生成GeoTiff格式栅格影像文件,也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的要规定制作图幅正射数据文件及附加信息文件。
5.10.7 数字正射影像的数据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数学基础应正确,数据覆盖范围应符合要求。
2 采用左片、右片同时正射纠正时,应对左、右正射影像进行零立体观测检查,不应出现明显的地形起伏。
3 整幅影像应清晰,纹理、色调应一致,并应无明显的像片拼接痕迹。
4 数字正射影像图中影像之间接边限差,应符合表5.10.7的规定。
5.10.2 制作正射影像图的影像资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黑白影像灰阶不应低于8bit,彩色影像灰阶不应低于24bit;灰度直方图应呈正态分布;
2 影像应清晰易读、反差适中、色调均衡,无明显像片拼接痕迹;
3 影像不应有重影、模糊或纹理断裂等现象,影像应连续完整,灰度无明显不同。对于彩色影像色彩应一致;
4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地物地貌应真实,应无扭曲变形,无噪声、云影等缺陷;
5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整体外观应整洁、美观。
5.10.3 影像数据作为数字正射影像图的主体数据,应以配有地理定位信息的Tiff格式或GeoTiff格式存储。也可套合地名、高程注记点及相关信息,并应进行图幅整饰。
5.10.4 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的地理定位信息应包括Tiff格式或GeoTiff格式,也可采用地理定位数据文件进行描述。当采用地理定位数据文件时,应包含下列内容:
1 影像数据的地面分辨率;
2 影像数据的西南角地理坐标;
3 影像数据的东西、南北方向的像元数。
5.10.5 数字正射影像纠正宜采用立体建模微分纠正法或单景影像微分纠正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正射影像参数应按影像地面分辨率和成图比例尺要求进行设置;影像重采样方法宜选择双线性插值法或双三次卷积法;
2 利用像片内外方位元素以及数字高程模型对影像进行微分纠正和重采样,宜在建模后对左片、右片同时进行正射纠正,也可单独对左片或右片进行正射纠正,并应依次完成图幅范围内所有像片的正射纠正。
5.10.6 数字正射影像镶嵌与裁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镶嵌应按图幅或分区进行,每一镶嵌单元应选取本范围内的所有影像;
2 在相邻影像之间,可人工选择镶嵌线,也可采用控制点连线作为镶嵌线,镶嵌的地物影像应完整;相邻影像镶嵌处的接边差不应大于2个像元;
3 镶嵌两侧存在纹理、色调差异时,应进行影像编辑;编辑后镶嵌线附近影像色调应一致,反差应适中,相邻影像之间不应存在明显镶嵌痕迹;
4 应按内图廓线最小外接矩形范围,外扩10mm进行影像裁切,裁切后生成GeoTiff格式栅格影像文件,也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的要规定制作图幅正射数据文件及附加信息文件。
5.10.7 数字正射影像的数据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数学基础应正确,数据覆盖范围应符合要求。
2 采用左片、右片同时正射纠正时,应对左、右正射影像进行零立体观测检查,不应出现明显的地形起伏。
3 整幅影像应清晰,纹理、色调应一致,并应无明显的像片拼接痕迹。
4 数字正射影像图中影像之间接边限差,应符合表5.10.7的规定。
表5.10.7 数字正射影像图中影像之间接边限差(m)
5 应对数字正射影像图范围内所有平面检测点进行量测,检测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应符合要求。条文说明
5.10.1 现阶段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影像资料主要来源为航空摄影影像及卫星遥感影像。比例尺主要反映了数字正射影像图的精度和内容,是正射影像图的基本属性之一,比例尺的选用主要考虑用途特点、细致程度、设计内容和地形复杂程度。
5.10.2 反差适中是指像片中光线的明暗变化不宜太大,如果反差太大,暗的地方看不见;如果反差太小,则像片中地物不易分辨,容易混淆。色调均衡是指能够尽量还原地物地貌的真实色彩。无明显像片拼接(镶嵌)痕迹,是指肉眼不易分辨和发现拼接痕迹,包括边缘的色彩方面、线条方面、亮度方面等。
灰度无明显不同含义与反差适中相似。
地物地貌真实是指影像中的物体无扭曲变形。
整体外观整洁、美观是指图廓整饰洁净、无污点。
5.10.5 与临近像元法和双线性内插法相比,双三次卷积内插法计算量大,但效果最好。为了消除投影差,数字正射影像纠正时,导入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规定非常必要。
5.10.6 本条规定了数字正射影像镶嵌与裁切的要求。若进行镶嵌的两幅影像存在纹理、色彩差异时,易在镶嵌线附近产生拉花,给影像判读带来困难和误导,同时也影响数字正射影像图的整体效果。
5.10.7 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完成后,需对其数学基础、覆盖范围、接边差等内容进行检查统计,各项检查内容符合规定后方可提交成果,本条规定了检查的基本内容。
无明显的地形起伏是指接近平坦地形。
5.10.2 反差适中是指像片中光线的明暗变化不宜太大,如果反差太大,暗的地方看不见;如果反差太小,则像片中地物不易分辨,容易混淆。色调均衡是指能够尽量还原地物地貌的真实色彩。无明显像片拼接(镶嵌)痕迹,是指肉眼不易分辨和发现拼接痕迹,包括边缘的色彩方面、线条方面、亮度方面等。
灰度无明显不同含义与反差适中相似。
地物地貌真实是指影像中的物体无扭曲变形。
整体外观整洁、美观是指图廓整饰洁净、无污点。
5.10.5 与临近像元法和双线性内插法相比,双三次卷积内插法计算量大,但效果最好。为了消除投影差,数字正射影像纠正时,导入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规定非常必要。
5.10.6 本条规定了数字正射影像镶嵌与裁切的要求。若进行镶嵌的两幅影像存在纹理、色彩差异时,易在镶嵌线附近产生拉花,给影像判读带来困难和误导,同时也影响数字正射影像图的整体效果。
5.10.7 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完成后,需对其数学基础、覆盖范围、接边差等内容进行检查统计,各项检查内容符合规定后方可提交成果,本条规定了检查的基本内容。
无明显的地形起伏是指接近平坦地形。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9 数字高程模型
- 下一节:5.11 数字三维模型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符号和缩略语
- 2.1 术语
- 2.2 符号
- 2.3 缩略语
- 3 平面控制测量
- 3.1 一般规定
- 3.2 卫星定位测量
- 3.3 导线测量
- 3.4 三角形网测量
- 3.5 自由设站测量
- 4 高程控制测量
- 4.1 一般规定
- 4.2 水准测量
- 4.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 4.4 卫星定位高程测量
- 5 地形测量
- 5.1 一般规定
- 5.2 图根控制测量
- 5.3 测绘方法与技术要求
- 5.4 一般地区地形测图
- 5.5 城镇建筑区地形测图
- 5.6 工矿区现状图测量
- 5.7 水域地形测量
- 5.8 数字线划图
- 5.9 数字高程模型
- 5.10 数字正射影像图
- 5.11 数字三维模型
- 6 线路测量
- 6.1 一般规定
- 6.2 铁路、公路测量
- 6.3 架空索道测量
- 6.4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
- 6.5 架空输电线路测量
- 7 拼下管线测量
- 7.1 一般规定
- 7.2 地下管线探查
- 7.3 地下管线施测
- 7.4 地下管线图绘制
- 7.5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 8 施工测量
- 8.1 一般规定
- 8.2 场区控制测量
- 8.3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 8.4 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
- 8.5 桥梁施工测量
- 8.6 核电厂施工测量
- 8.7 隧道施工测量
- 8.8 综合管廊施工测量
- 9 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
- 9.1 一般规定
- 9.2 竣工总图的编绘
- 9.3 竣工总图的实测
- 10 变形监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
- 10.3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
- 10.4 基本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
- 10.5 工业与民用建筑变形监测
- 10.6 水工建筑物变形监测
- 10.7 地下工程变形监测
- 10.8 桥梁变形监测
- 10.9 滑坡监测
- 10.10 核电厂变形监测
- 10.11 数据处理与变形分析
- 10.12 变形监测信息系统
- 附录A 精度要求较高工程的中误差评定方法
- 附录B 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 B.1 平面控制点标志
- B.2 平面控制标石埋设
- B.3 变形监测观测墩结构图
- 附录C 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 C.1 高程控制点标志
- C.2 水准点标石埋设
- C.3 深埋水准点结构图
- 附录D 建筑方格网点标石规格及埋设
- 附录E 建(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
- 附录F 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