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3 管道材料及连接
8.3.1 城镇供热管道钢管应采用无缝钢管、电弧焊或高频焊焊接钢管。管道及钢制管件的钢材牌号不应低于表8.3.1的规定。管道和钢材的规格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8.3.2 凝结水管道宜采用具有防腐内衬、内防腐涂层的钢管或非金属管道。
8.3.3 庭院管网当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0MPa时,工作管可选择满足设计条件的塑料管。用于生活热水供应的管道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规定。
8.3.4 管道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制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2 管道与阀门等管路附件连接宜采用焊接;当阀门等管路附件需要拆卸时,应采用法兰连接。
3 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25mm的放气阀,可采用螺纹连接。
4 塑料管道的连接宜采用焊接。
5 塑料管道与阀门、钢制管道及管件连接可采用法兰连接。
8.3.5 供热管道应采用钢制阀门及附件。
8.3.6 阀门的公称压力应按设计工况下的压力、温度等级选用。
8.3.7 钢制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弯头的壁厚不应小于直管壁厚,焊接弯头应采用双面焊接。
2 焊制三通应对支管开孔进行补强;承受干管轴向荷载较大的直埋敷设管道,应对三通干管进行轴向补强。
3 异径管的制作应采用压制或钢板卷制,壁厚不应小于大直径管道壁厚。
4 放气阀与主管连接的管道应采用厚壁管。
表8.3.1供热管道钢材及适用范围
8.3.3 庭院管网当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0MPa时,工作管可选择满足设计条件的塑料管。用于生活热水供应的管道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规定。
8.3.4 管道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制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2 管道与阀门等管路附件连接宜采用焊接;当阀门等管路附件需要拆卸时,应采用法兰连接。
3 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25mm的放气阀,可采用螺纹连接。
4 塑料管道的连接宜采用焊接。
5 塑料管道与阀门、钢制管道及管件连接可采用法兰连接。
8.3.5 供热管道应采用钢制阀门及附件。
8.3.6 阀门的公称压力应按设计工况下的压力、温度等级选用。
8.3.7 钢制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弯头的壁厚不应小于直管壁厚,焊接弯头应采用双面焊接。
2 焊制三通应对支管开孔进行补强;承受干管轴向荷载较大的直埋敷设管道,应对三通干管进行轴向补强。
3 异径管的制作应采用压制或钢板卷制,壁厚不应小于大直径管道壁厚。
4 放气阀与主管连接的管道应采用厚壁管。
条文说明
8.3.1 相 关标准对材料选用的规定如下:《压力容器 第2部分:材料》GB150.2-2011规定,Q235B钢板的适用范围为设计压力小于1.6MPa,使用温度0℃~300℃,厚度不大于16mm。《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008版)规定, Q235B材料宜用于设计压力不大于1.6MPa、温度-10℃~350℃管道。《压力管道规范 动力管道》GB/T32270-2015规定,承压件选用B级镇静钢时设计温度应不大于300℃,厚度不应大于30mm。《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DL/T5054-2016中推荐使用温度Q235B为0℃~300℃,10及20为-20℃~425℃, Q345为-40℃~400℃。
另根据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18的规定:以Q355钢级替代Q345钢级及相关要求。
供热管道在使用安全上的要求不同于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容积较大,且一般置于厂、站中,容器破坏时直接危及生产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而城镇供热管网管道一般敷设于室外地下,其破坏时的危害远小于压力容器。基于以上考虑,供热管道材料的选择不应与压力容器采用同一标准,而应将标准适当降低,但亦应保证必要的使用安全。本条主要参考工业管道和电厂汽水管道标准的要求,并结合供热管网参数范围,本次修订Q235B使用范围定为压力≤2.5MPa,温度≤300℃,厚度≤20mm,适用于一般参数的热水管网和蒸汽管网;优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使用范围定为压力≤2.5MPa,温度≤350℃,适用于本标准范围的所有热水管网和蒸汽管网;L290为《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9711-2017的管线钢表示方法,使用范围定为压力≤2.5MPa,温度≤200℃,不适用于高温管道。
另根据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18的规定:以Q355钢级替代Q345钢级及相关要求。
供热管道在使用安全上的要求不同于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容积较大,且一般置于厂、站中,容器破坏时直接危及生产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而城镇供热管网管道一般敷设于室外地下,其破坏时的危害远小于压力容器。基于以上考虑,供热管道材料的选择不应与压力容器采用同一标准,而应将标准适当降低,但亦应保证必要的使用安全。本条主要参考工业管道和电厂汽水管道标准的要求,并结合供热管网参数范围,本次修订Q235B使用范围定为压力≤2.5MPa,温度≤300℃,厚度≤20mm,适用于一般参数的热水管网和蒸汽管网;优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使用范围定为压力≤2.5MPa,温度≤350℃,适用于本标准范围的所有热水管网和蒸汽管网;L290为《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9711-2017的管线钢表示方法,使用范围定为压力≤2.5MPa,温度≤200℃,不适用于高温管道。
本次修订取消沸腾钢Q235AF和镇静钢Q235A。原因是沸腾钢的杂质多、成分偏析较大、性能不均匀,国内已很少生产和使用;Q235A不做冲击实验,Q235B做常温冲击实验,Q235B的机械性能要远优于Q235A,且两者的价格相差不多,输送流体管道用钢绝大多数都使用Q235B。
8.3.2 本条为针对凝结水一般情况下溶解氧较高,易造成钢管腐蚀而采取的措施。选用非金属管道时,其承压能力和耐温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8.3.5 本条规定相较原规范的要求有所提高,主要因为钢制阀门的生产应用已非常普及,且供热管道发生泄漏时危险性高,从安全考虑,不论何种敷设方式,任何气候条件,都应采用钢制阀门和附件。这方面是有教训的,20世纪大连、抚顺、吉林等地区(室外供暖计算温度均为-10℃以下)架空敷设的灰铸铁放水阀门,发生过冻裂事故;北京地区曾因铸铁阀门框架断裂,蒸汽管道泄漏发生重大人身事故。
8.3.6 阀门的阀体材料、密封面材料与介质的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密切相关,而阀门公称压力是指常温状态下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在高温状态下阀门的允许工作压力会降低,故阀门应按设计工况下的压力、温度选用相应的压力等级。
8.3.3 热水庭院管道工作温度不大于80℃,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时,工作管可使用塑料管。供热中可使用的塑料管材质为Ⅱ型耐热聚乙烯(缩写为PE-RTⅡ)、聚丁烯(缩写为PB),以及耐热聚乙烯(PE-RT)与增强钢带复合挤出成型的塑料管。保温塑料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发泡预制直埋保温钢塑复合管》GB/T37263和现行行业标准《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发泡预制直埋保温复合塑料管》CJ/T480的规定。
用于生活热水供应的管道,应根据当地的水质条件选择材料,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8.3.4 供热管网管道工作时管道热胀冷缩变形及受力较大,采用焊接连接是经济、可靠的连接方法,补偿器和阀门等都可以采用焊接连接。对于口径不大于25mm的放气阀门,考虑阀门产品的实际情况,一般为螺纹接头,故允许采用螺纹连接。用于生活热水供应的管道,应根据当地的水质条件选择材料,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8.3.5 本条规定相较原规范的要求有所提高,主要因为钢制阀门的生产应用已非常普及,且供热管道发生泄漏时危险性高,从安全考虑,不论何种敷设方式,任何气候条件,都应采用钢制阀门和附件。这方面是有教训的,20世纪大连、抚顺、吉林等地区(室外供暖计算温度均为-10℃以下)架空敷设的灰铸铁放水阀门,发生过冻裂事故;北京地区曾因铸铁阀门框架断裂,蒸汽管道泄漏发生重大人身事故。
8.3.6 阀门的阀体材料、密封面材料与介质的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密切相关,而阀门公称压力是指常温状态下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在高温状态下阀门的允许工作压力会降低,故阀门应按设计工况下的压力、温度选用相应的压力等级。
8.3.7 本条对钢质管件选用提出要求。
1 弯头工作时内压应力大于直管,同时弯头部分含有弯曲应力,所以对弯头质量有较高要求,为了便于备料可以使用与管道相同的材料和壁厚。对于焊接弯头,由于受力较大的原因,应双面焊接,以保证焊透。实际上焊接弯头由于扇形节的长度较小,无论大管、小管都可以进行双面焊。
2 三通开孔处强度削弱很大,工作时出现较大应力集中现象,故设计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补强设计。直埋敷设时,由于管道轴向力很大,补强方式与受内压为主的三通有区别,需要对管道三通轴向进行整体补强。
3 异径管的制作规定主要是不允许采用钢管抽条法制作大小头。因其焊缝太密集,无法满足焊接技术要求,不能保证质量。
4 为了防止放气管根部因潮湿而腐蚀,以及放气时因抖动而折断,规定采用厚壁管。
2 三通开孔处强度削弱很大,工作时出现较大应力集中现象,故设计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补强设计。直埋敷设时,由于管道轴向力很大,补强方式与受内压为主的三通有区别,需要对管道三通轴向进行整体补强。
3 异径管的制作规定主要是不允许采用钢管抽条法制作大小头。因其焊缝太密集,无法满足焊接技术要求,不能保证质量。
4 为了防止放气管根部因潮湿而腐蚀,以及放气时因抖动而折断,规定采用厚壁管。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耗热量
- 3.1 热负荷
- 3.2 年耗热量
- 4 供热介质
- 4.1 介质选择
- 4.2 介质参数
- 4.3 水质
- 5 管网形式
- 6 供热调节
- 7 水力计算
- 7.1 一般规定
- 7.2 设计流量
- 7.3 计算参数
- 7.4 压力工况
- 7.5 水泵选择
- 8 管网布置与敷设
- 8.1 管网布置
- 8.2 管道敷设
- 8.3 管道材料及连接
- 8.4 热补偿
- 8.5 附件与设施
- 9 管道应力和作用力计算
- 10 厂站
- 10.1 一般规定
- 10.2 中继泵站
- 10.3 热水热力站和隔压站
- 10.4 蒸汽热力站
- 11 保温与防腐
- 11.1 一般规定
- 11.2 保温计算
- 11.3 保温结构
- 11.4 防腐
- 12 供配电与照明
- 12.1 一般规定
- 12.2 供配电
- 12.3 照明
- 13 热工监测与控制
- 13.1 一般规定
- 13.2 管网参数监测与控制
- 13.3 中继泵站参数监测与控制
- 13.4 热力站和隔压站参数监测与控制
- 13.5 管网监控系统
- 附录A 供热管网与建(构)筑物及其他管线的距离
- 附录B 地上敷设或管沟敷设钢质管道应力验算
- 附录C 供热管道保温计算
- C.1 架空敷设管道保温计算
- C.2 管沟敷设管道保温计算
- C.3 直埋敷设管道保温计算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