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21.3 电气建筑与电气设备
21.3.1 主控制室、通信室、不停电电源室等应根据工艺对室内的温度、湿度要求,设置空气调节装置或降温措施。
21.3.2 集中控制室、电子设备间、电子计算机室、单元控制室等应按全年性空气调节系统设置,空气处理设备宜按设计冷负荷及风量的2×100%(或3×50%)配置,集中制冷、加热系统宜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其他控制室应根据工艺要求及生产实际需要设置空气调节装置。
21.3.3 蓄电池室的通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蓄电池室应维持一定的负压,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小于3次,排风系统的排风口应设在房间的上部,空气不允许再循环。
2 对免维护蓄电池室,室内温度不宜高于30℃,当通风系统不能满足室内温度要求时,宜采取直流降温措施。
3 蓄电池室的通风机及电动机应为防爆式,并应直接连接。蓄电池室内的降温设施应为防爆式。
21.3.4 当主厂房电气设备间内设有高压开关柜或干式变压器等散热量较大的电气设备时,室内环境温度不宜高于35℃。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通风系统宜采取降温措施:
1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大于或等于33℃。
2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33℃,最热月月平均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70%。
21.3.5 厂用变压器室的通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油浸式变压器室的通风,按夏季排风温度不超过45℃,进风与排风的温度差不超过15℃计算。
2 干式变压器室的通风,按夏季排风温度不超过40℃计算。
21.3.6 厂用配电装置室的事故通风量应按每小时不应少于12次计算。
21.3.7 电抗器室的通风应按夏季排风温度不超过40℃计算。
21.3.8 电缆隧道的通风应按夏季排风温度不超过40℃,进风与排风的温度差不超过10℃计算。电缆隧道宜采用自然通风。
21.3.9 发电机出线小室布置有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励磁盘及灭火电阻等设备时,宜采用自然通风。当小室内设有电抗器、隔离开关等设备时,应有自然进风和机械排风的设施,其通风量分别按本规范第21.3.7 条确定。当出线小室设有硅整流装置时,宜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当环境空气质量恶劣时,进风应过滤。
21.3.10 六氟化硫设备间及检修室,应设置上部和下部机械排风装置。室内空气严禁再循环。正常运行时的排风量,应按每小时不少于2次换气计算;事故时的排风量应按每小时不少于12次换气计算,并应符合室内空气中六氟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6000mg/m³的要求。
21.3.11 电气建筑和电气设备间的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排烟措施应视消防设施的性质确定。
条文说明
21.3.1 系原规范第14.3.1条的修改。
21.3.2 本条为新增条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对环境的温度、湿度已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但从符合人体卫生舒适的“等效温度”以及对电子设备防尘的角度考虑,对环境的温度、湿度、新风量以及室内洁净度均应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对上述房间应采取空气调节措施。本条规定了集中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设备配置的基本原则。
21.3.3 系原规范第14.3.2条~第14.3.5条的合并修改。
目前发电厂蓄电池主要采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资料要求环境温度不超过30℃,环境温度过高对蓄电池寿命有影响。同时,免维护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有少量氢气释放,因此,蓄电池室的空调应采用直流式,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
21.3.4 本条为新增条文。
对炎热高湿地区的电子设备间内,尤其是设有高压开关柜和设有干式变压器的配电间,室内环境温度过高是多年来普遍存在的问题,通风系统应根据对送入房间的空气采取降温措施。一般电气设备的环境最高允许温度不超过40℃,故规定不宜高于35℃作为设计温度。
21.3.5 系原规范第14.3.6条的修改。
目前发电厂厂用变压器主要使用干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使用的较少,而干式变压器与油浸式变压器对最高环境温度要求不一样,故对两种变压器室的通风方式分别规定。
21.3.6~21.3.8 系原规范第14.3.7条~第14.3.9条的修改。
21.3.9 系原规范第14.3.11条的修改。
现在的发电机出线小室没有油断路器设备,取消了原条文中的油断路器。
21.3.10 系原规范第14.3.13条。
21.3.11 本条为新增条文。
主要强调通风、空调系统所采取的防火措施,除考虑自身的防火排烟功能外,还应考虑电气建筑和电子设备间的消防设施的性质,注意和相关专业之间的协调一致。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热(冷)电负荷
- 4.1 热(冷)负荷和热(冷)介质
- 4.2 电负荷
- 5 厂址选择
- 6 总体规划
- 6.1 一般规定
- 6.2 厂区内部规划
- 6.3 厂区外部规划
- 7 主厂房布置
- 7.1 一般规定
- 7.2 主厂房布置
- 7.3 检修设施
- 7.4 综合设施
- 8 运煤系统
- 8.1 一般规定
- 8.2 卸煤设施及厂外运输
- 8.3 带式输送机系统
- 8.4 贮煤场及其设备
- 8.5 筛、碎煤设备
- 8.6 石灰石贮与制备
- 8.7 控制方式
- 8.8 运煤辅助设施及附属建筑
- 9 锅炉设备及系统
- 9.1 锅炉设备
- 9.2 煤粉制备
- 9.3 烟风系统
- 9.4 点火及助燃油系统
- 9.5 锅炉辅助系统及其设备
- 9.6 启动锅炉
- 10 除灰渣系统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水力除灰渣系统
- 10.3 机械除渣系统
- 10.4 干式除灰系统
- 10.5 灰渣外运系统
- 10.6 控制及检修设施
- 10.7 循环流化床锅炉除灰渣系统
- 11 脱硫系统
- 12 脱硝系统
- 13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
- 13.1 汽轮机设备
- 13.2 主蒸汽及供热蒸汽系统
- 13.3 给水系统及给水泵
- 13.4 除氧器及给水箱
- 13.5 凝结水系统及凝结水泵
- 13.6 低压加热器疏水泵
- 13.7 疏水扩容器、疏水箱、疏水泵与低位水箱、低位水泵
- 13.8 工业水系统
- 13.9 热网加热器及其系统
- 13.10 减温减压装置
- 13.11 蒸汽热力网的凝结水回收设备
- 13.12 凝汽器及其辅助设施
- 14 水处理设备及系统
- 14.1 水的预处理
- 14.2 水的预除盐
- 14.3 锅炉补给水处理
- 14.4 热力系统的化学加药和水汽取样
- 14.5 冷却水处理
- 14.6 热网补给水及生产回水处理
- 14.7 药品贮存和溶液箱
- 14.8 箱、槽、管道、阀门设计及其防腐
- 14.9 化验室及仪器
- 15 信息系统
- 15.1 一般规定
- 15.2 全厂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
- 15.3 管理信息系统(MIS)
- 15.4 报价系统
- 15.5 视频监视系统
- 15.6 门禁管理系统
- 15.7 布线
- 15.8 信息安全
- 16 仪表与控制
- 16.1 一般规定
- 16.2 控制方式及自动化水平
- 16.3 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布置
- 16.4 测量与仪表
- 16.5 模拟量控制
- 16.6 开关量控制及连锁
- 16.7 报警
- 16.8 保护
- 16.9 控制系统
- 16.10 控制电源
- 16.11 电缆、仪表导管和就地设备布置
- 16.12 仪表与控制试验室
- 17 电气设备及系统
- 17.1 发电机与主变压器
- 17.2 电气主接线
- 17.3 交流厂用电系统
- 17.4 高压配电装置
- 17.5 直流电源系统及交流不间断电源
- 17.6 电气监测与控制
- 17.7 电气测量仪表
- 17.8 元件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 17.9 照明系统
- 17.10 电缆选择与敷设
- 17.11 过电压保护与接地
- 17.12 电气试验室
- 17.13 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
- 17.14 厂内通信
- 17.15 系统保护
- 17.16 系统通信
- 17.17 系统远动
- 17.18 电能量计量
- 18 水工设施及系统
- 18.1 水源和水务管理
- 18.2 供水系统
- 18.3 取水构筑物和水泵房
- 18.4 输配水管道及沟渠
- 18.5 冷却设施
- 18.6 外部除灰渣系统及贮灰场
- 18.7 给水排水
- 18.8 水工建(构)筑物
- 19 辅助及附属设施
- 20 建筑与结构
- 20.1 一般规定
- 20.2 抗震设计
- 20.3 主厂房结构
- 20.4 地基与基础
- 20.5 采光和自然通风
- 20.6 建筑热工及噪声控制
- 20.7 防排水
- 20.8 室内外装修
- 20.9 门和窗
- 20.10 生活设施
- 20.11 烟囱
- 20.12 运煤构筑物
- 20.13 空冷凝汽器支承结构
- 20.14 活荷载
- 2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21.1 一般规定
- 21.2 主厂房
- 21.3 电气建筑与电气设备
- 21.4 运煤建筑
- 21.5 化学建筑
- 21.6 其他辅助及附属建筑
- 21.7 厂区制冷、加热站及管网
- 22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 22.1 一般规定
- 22.2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要求
- 22.3 各类污染源治理原则
- 22.4 环境管理和监测
- 22.5 水土保持
- 23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 23.1 一般规定
- 23.2 劳动安全
- 23.3 职业卫生
- 24 消防
- 附录A 水质全分析报告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