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0.3 电气设备
10.3.1 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危险场所电气设计时,宜将正常运行时可能产生火花及高温的电气设备,布置在危险性较小或无危险的工作间。
2 危险场所采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由法定单位鉴定合格。
3 危险场所不应安装、使用无线遥控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
4 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当有过负载可能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的有关规定。
5 生产时严禁工作人员人内的工作间,其用电设备的控制按钮应安装在工作间外,并应将用电设备的启动与门的关闭联锁。
6 危险场所配线接线盒的选型,应与该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防爆等级一致。
7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Ⅱ类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分组,应符合表10.3.1-1的规定。火药、炸药危险场所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的分组宜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
8 火药、炸药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应符合表10.3.1-2的规定。
注: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可标注温度值,或标注最高表面温度组别或两者都标注。
9 电气设备除按危险场所选型外,尚应符合安装场所的其他环境条件的要求。
10.3.2 F0类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F0类危险场所内不应安装电气设备,当工艺确有必要安装控制按钮及控制仪表(不含黑火药危险场所)时,控制按钮应采用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 A21或DIP B21型(IP65级),控制仪表的选型应为本质安全型(IP65级)。
2 采用非防爆电气设备隔墙传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需要电气设备隔墙传动的工作间,应由生产工艺确定;
2) 安装电气设备的工作间,应采用非燃烧体密实墙与危险场所隔开,隔墙上不应设门和窗;
3) 传动轴通过隔墙处应采用填料函密封或有同等效果的密封措施;
4) 安装电气设备工作间的门,应设在外墙上或通向非危险场所,且门应向室外或非危险场所开启。
3 F0类危险场所电气照明应采用安装在窗外的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 A22或DIP B22型(IP54级)灯具,安装灯具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的固定窗。门灯及安装在外墙外侧的开关、控制按钮、配电箱选型应与灯具相同。采用干法生产黑火药的F0类危险场所的电气照明应采用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 A21或DIP B21型(IP65级)灯具,安装在双层玻璃的固定窗外;亦可采用安装在室外的增安型投光灯。门灯及安装在外墙外侧的开关及控制按钮应采用增安型或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IP65级)。
10.3.3 F1类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F1类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应采用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 A21或DIP B21型(IP65级)、Ⅱ类B级隔爆型、增安型(仅限于灯具及控制按钮)、本质安全型(IP54级)。
2 门灯及安装在外墙外侧的开关,应采用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 A22或DIP B22型(IP54级)。
3 危险场所不宜安装移动设备用的接插装置。当确需设置时,应选择插座与插销带联锁保护装置的产品,满足断电后插销才能插入或拔出的要求。
4 当采用非防爆电气设备隔墙传动时,应符合本规范第10.3.2条第2款的规定。
10.3.4 F2类危险场所电气设备、门灯及开关的选型均应采用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 A22或DIP B22型(IP54级)。
1 危险场所电气设计时,宜将正常运行时可能产生火花及高温的电气设备,布置在危险性较小或无危险的工作间。
2 危险场所采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由法定单位鉴定合格。
3 危险场所不应安装、使用无线遥控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
4 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当有过负载可能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的有关规定。
5 生产时严禁工作人员人内的工作间,其用电设备的控制按钮应安装在工作间外,并应将用电设备的启动与门的关闭联锁。
6 危险场所配线接线盒的选型,应与该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防爆等级一致。
7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Ⅱ类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分组,应符合表10.3.1-1的规定。火药、炸药危险场所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的分组宜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
![](http://www.oya-u.com/gf/Web/uploads/allimg/210628/10-21062Q04G4917.jpg)
![表10.3.1-2 火药、炸药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http://www.oya-u.com/gf/Web/uploads/allimg/210628/10-21062Q04P0553.jpg)
9 电气设备除按危险场所选型外,尚应符合安装场所的其他环境条件的要求。
10.3.2 F0类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F0类危险场所内不应安装电气设备,当工艺确有必要安装控制按钮及控制仪表(不含黑火药危险场所)时,控制按钮应采用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 A21或DIP B21型(IP65级),控制仪表的选型应为本质安全型(IP65级)。
2 采用非防爆电气设备隔墙传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需要电气设备隔墙传动的工作间,应由生产工艺确定;
2) 安装电气设备的工作间,应采用非燃烧体密实墙与危险场所隔开,隔墙上不应设门和窗;
3) 传动轴通过隔墙处应采用填料函密封或有同等效果的密封措施;
4) 安装电气设备工作间的门,应设在外墙上或通向非危险场所,且门应向室外或非危险场所开启。
3 F0类危险场所电气照明应采用安装在窗外的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 A22或DIP B22型(IP54级)灯具,安装灯具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的固定窗。门灯及安装在外墙外侧的开关、控制按钮、配电箱选型应与灯具相同。采用干法生产黑火药的F0类危险场所的电气照明应采用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 A21或DIP B21型(IP65级)灯具,安装在双层玻璃的固定窗外;亦可采用安装在室外的增安型投光灯。门灯及安装在外墙外侧的开关及控制按钮应采用增安型或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IP65级)。
10.3.3 F1类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F1类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应采用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 A21或DIP B21型(IP65级)、Ⅱ类B级隔爆型、增安型(仅限于灯具及控制按钮)、本质安全型(IP54级)。
2 门灯及安装在外墙外侧的开关,应采用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 A22或DIP B22型(IP54级)。
3 危险场所不宜安装移动设备用的接插装置。当确需设置时,应选择插座与插销带联锁保护装置的产品,满足断电后插销才能插入或拔出的要求。
4 当采用非防爆电气设备隔墙传动时,应符合本规范第10.3.2条第2款的规定。
10.3.4 F2类危险场所电气设备、门灯及开关的选型均应采用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DIP A22或DIP B22型(IP54级)。
条文说明
10.3.1 近年来我国防爆电气设备品种有所增加,但目前生产的防爆电气设备不完全适合火药、炸药危险场所的使用。火药、炸药危险场所设计时,电气设备及线路尽量布置在爆炸危险场所以外或危险性较小的场所,以保证安全。
本条第7款、第8款,火药、炸药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确定,是借鉴了现行国家标准《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 第1节: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GB 12476.1、《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 第2节:电气设备的选择、安装和维护》GB12476.2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3836.1。
本条第8款电气设备对火药、炸药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作了强条规定,原因是:最高表面温度值的确定是以火炸药产品最低引燃温度为基础的,如果超过规定温度值,则有引燃甚
至爆炸危险,造成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本条第9款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除考虑电气危险场所外,还应考虑防腐、海拔高度等环境因素。
10.3.2 F0类危险场所,由于生产时工作间粉尘比较多,且电火花感度高或存药量大,危险性高,发生事故后果严重,必须采取最安全的措施。工艺要求在该场所必须安装检测仪表(黑火药电火花感度比较高,因此除外)时,其外壳防护等级应能完全阻止火药、炸药粉尘进入仪表内。该内容是借鉴了瑞典国家电气检验局的规定。
由于火药、炸药危险场所专用的防爆电气设备没有解决,因此电动机采用隔墙传动,照明采用可燃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灯具(IP65)安装在固定窗外,这些措施是为了防止由于电气设备产生火花及高温引起事故。
10.3.3 根据火药、炸药生产过程及产品的特点,F1类危险场所中,粉尘较多的工作间电气设备采用尘密外壳防爆产品比较合适。
目前我国已有等同于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生产的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可以选用。II类B级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已使用几十年而未发生过事故,实践证明是可以采用的。
10.3.4 目前我国已有等同于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的现行国家标准《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 第1节: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GB 12476.1的DIP A22或DIP B22(IP54)电气设备(含电动机)适用于F2类危险场所。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0.2 电气危险场所分类
- 下一节:10.4 室内电气线路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工艺布置
- 5 建筑
- 5.1 一般规定
- 5.2 屋面、顶棚
- 5.3 墙体
- 5.4 地面和楼面
- 5.5 门窗
- 5.6 楼梯
- 5.7 安全疏散
- 6 结构
- 6.1 结构选型
- 6.2 结构计算
- 6.3 结构构造
- 7 给水、消防与排水
- 8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 8.1 一般规定
- 8.2 采暖
- 8.3 通风和空气调节
- 9 动力
- 10 电气
- 10.1 供电电源及负荷分级
- 10.2 电气危险场所分类
- 10.3 电气设备
- 10.4 室内电气线路
- 10.5 照明
- 10.6 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和配电室
- 10.7 防雷和接地
- 10.8 防静电
- 10.9 通信
- 11 自动控制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检测、控制和联锁装置
- 11.3 仪表设备及线路
- 11.4 控制室
- 11.5 火灾自动报警
- 11.6 视频监视系统
- 附录A 危险品生产工序的卫生特征分级
- 附录B 火药、炸药危险场所电气类别及防雷类别
- 附录C 火药、炸药危险场所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的分组划分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