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2 致昏放血
6.2.1 牛羊致昏应采用机械致昏或电致昏的方法。
6.2.2 气动致昏、手握式枪致昏、电致昏和传统点穴致昏应设置致昏翻板箱。
6.2.3 屠宰与放血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悬挂输送法屠宰放血及自滑轨屠宰放血应设置提升装置。
2 使用旋转屠宰箱放血时,应设置使活畜头部固定的设施及安全桩。
3 两种屠宰放血位置上都应设有不低于0.5m高的集血设施。
6.2.4 悬挂输送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放血线路上设置悬挂输送机,其运行速度应按屠宰量和挂牲畜的间距来确定,挂牛间距不应小于1.6m,挂羊间距不应小于0.8m。
2 放血线路上输送机轨道面距地面高度的确定:对牛屠体不应小于4.5m,对羊屠体不应小于2.6m。
3 放血段轨道长度按产量及悬挂输送机运行时间来确定:牛放血(包括大量出血后的滴血)不得少于8min,羊放血不得少于5min。
6.2.5 带限制器的悬挂牲畜放血自滑轨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自滑轨道的坡度不得小于3.5%。
2 放血段自滑轨道限制器不应少于2个。
6.2.6 悬挂法屠宰牲畜,放血槽的长度应按牛放血时间不得少于6min,羊放血不得少于4min计算血槽的长度。
6.2.7 放血后用过的滑轮、套脚链应设返回及安全保护装置。
6.2.2 气动致昏、手握式枪致昏、电致昏和传统点穴致昏应设置致昏翻板箱。
6.2.3 屠宰与放血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悬挂输送法屠宰放血及自滑轨屠宰放血应设置提升装置。
2 使用旋转屠宰箱放血时,应设置使活畜头部固定的设施及安全桩。
3 两种屠宰放血位置上都应设有不低于0.5m高的集血设施。
6.2.4 悬挂输送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放血线路上设置悬挂输送机,其运行速度应按屠宰量和挂牲畜的间距来确定,挂牛间距不应小于1.6m,挂羊间距不应小于0.8m。
2 放血线路上输送机轨道面距地面高度的确定:对牛屠体不应小于4.5m,对羊屠体不应小于2.6m。
3 放血段轨道长度按产量及悬挂输送机运行时间来确定:牛放血(包括大量出血后的滴血)不得少于8min,羊放血不得少于5min。
6.2.5 带限制器的悬挂牲畜放血自滑轨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自滑轨道的坡度不得小于3.5%。
2 放血段自滑轨道限制器不应少于2个。
6.2.6 悬挂法屠宰牲畜,放血槽的长度应按牛放血时间不得少于6min,羊放血不得少于4min计算血槽的长度。
6.2.7 放血后用过的滑轮、套脚链应设返回及安全保护装置。
条文说明
6.2.2 屠宰箱有普通和伊斯兰屠宰箱两种类型,两种类型屠宰箱都能固定头部,但伊斯兰屠宰箱旋转刺杀放血,无须致昏。
6.2.3 因为牛放血轨道距离屠体超过4m高度,致昏后需设提升装置;活畜头部固定设施能减少应激及牛体创伤,安全桩避免伤害操作人员;设集血池便于血的收集利用,减少污染周围环境,血池可以采用混凝土结构或者不锈钢材料。
6.2.4 牛屠体由于比较大,设置悬挂输送机运行平稳放血时不易外溅,规定牛挂距1.2m、羊挂距0.8m是防止屠体之间接触产生交叉污染;本条第2款控制轨面标高的目的是控制屠体的头部不低于0.8m,避免屠体受到污染;牛屠体较大,体内血量较多,使体内的血液放的充分需要不少于8min,羊体重轻,需要不少于5min。
6.2.5 无输送链条情况下使用轨道限制器。
6.2.6 牛屠宰后出血量最大时间是5min之内,羊出血量最大时间是3min之内。
6.2.7 利用轨道高差自动滑至用轮点,为了避免滑轮脱落应设安全保护措施。
6.2.3 因为牛放血轨道距离屠体超过4m高度,致昏后需设提升装置;活畜头部固定设施能减少应激及牛体创伤,安全桩避免伤害操作人员;设集血池便于血的收集利用,减少污染周围环境,血池可以采用混凝土结构或者不锈钢材料。
6.2.4 牛屠体由于比较大,设置悬挂输送机运行平稳放血时不易外溅,规定牛挂距1.2m、羊挂距0.8m是防止屠体之间接触产生交叉污染;本条第2款控制轨面标高的目的是控制屠体的头部不低于0.8m,避免屠体受到污染;牛屠体较大,体内血量较多,使体内的血液放的充分需要不少于8min,羊体重轻,需要不少于5min。
6.2.5 无输送链条情况下使用轨道限制器。
6.2.6 牛屠宰后出血量最大时间是5min之内,羊出血量最大时间是3min之内。
6.2.7 利用轨道高差自动滑至用轮点,为了避免滑轮脱落应设安全保护措施。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1 一般规定
- 下一节:6.3 牛羊剥皮、烫毛加工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
- 3.1 厂址选择
- 3.2 总平面布置
- 3.3 环境卫生
- 4 建筑
- 4.1 一般规定
- 4.2 待宰间
- 4.3 屠宰车间
- 4.4 分割车间
- 4.5 冷却间、冻结间、暂存间与发货间
- 4.6 人员卫生与生活用房
- 4.7 防火与疏散
- 4.8 室内装修
- 5 结构
- 5.1 一般规定
- 5.2 荷载
- 5.3 材料
- 5.4 涂装及防护
- 6 屠宰与分割
- 6.1 一般规定
- 6.2 致昏放血
- 6.3 牛羊剥皮、烫毛加工
- 6.4 胴体加工
- 6.5 副产品加工
- 6.6 急宰、病害牛羊胴体和病害牛羊产品生物安全处理
- 6.7 分割加工
- 7 兽医食品卫生检验
- 8 制冷工艺
- 8.1 一般规定
- 8.2 产品冷却
- 8.3 产品冻结
- 9 给水排水
- 9.1 一般规定
- 9.2 给水及热水供应
- 9.3 排水
- 9.4 消防给水及灭火设备
- 10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0.1 一般规定
- 10.2 供暖
- 10.3 通风与空调
- 10.4 消防与排烟
- 10.5 蒸汽、压缩空气、空调和供暖管道
- 11 电气
- 11.1 一般规定
- 11.2 配电
- 11.3 照明
- 本规范用词说明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