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3 建筑构造措施
7.3.1 特种气体站房净高度宜大于4.5m,并应满足设备与管道布置的要求;对于一些比空气轻的气体、混合气体,可采用坡屋顶,并应在屋顶最高处保持通风良好。
7.3.2 特种气体房间的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疏散门应采用快开式推杆锁,不得采用其他形式的锁具。有爆炸危险房间的门窗应采用撞击时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作。
7.3.3 易燃性特种气体相对密度小于或等于0.75时,特种气体间上部应采取防止气体集聚的措施。
7.3.4 易燃性种气体相对密度大于0.75时,特种气体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地面,并应平整、耐磨、防滑;
2 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2 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条文说明
7.3.1 根据特种气体站内气瓶组、长管拖车、气瓶柜、工艺控制面板、阀门分配箱以及相应的连接管道等的常用尺寸,当特种气体站房的空间最低净空要求不宜低于4.5m时,不会影响各种设备的正常使用。
7.3.2 本条规定了特种气体间逃生门的开启方式。为了便于逃生疏散,从站内向站外的疏散门不能采用闭锁方式,以免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缺乏足够的判断力而不能打开疏散门,建议采用逃生用快开式推杠锁。从站外向站内不能随便进人,从站内向外,保证疏散通道的随时畅通。同时规定有爆炸危险房间的门窗应采用撞击时不起火花的材料制作,门窗材料可采用木材、铝、橡胶、塑料等。
7.3.3 散发比空气轻的易燃性特种气体容易积聚在房间上部,条件合适时可能引发作火爆炸,所以在房间应为防止气流向上在死角处积聚,排不出去,导致气体达到爆炸浓度,故顶棚应尽量平整、避免死角,并且房间上部空间要求通风良好。
7.3.4 散发比空气重的易燃性特种气体容易积聚在房间下部空间靠近地面处。为防止地面因摩擦起火和避免车间地面、墙面因为凹凸不平积聚粉尘,本条规定了地面设计中预防引发爆炸的措施要求。
7.3.3 散发比空气轻的易燃性特种气体容易积聚在房间上部,条件合适时可能引发作火爆炸,所以在房间应为防止气流向上在死角处积聚,排不出去,导致气体达到爆炸浓度,故顶棚应尽量平整、避免死角,并且房间上部空间要求通风良好。
7.3.4 散发比空气重的易燃性特种气体容易积聚在房间下部空间靠近地面处。为防止地面因摩擦起火和避免车间地面、墙面因为凹凸不平积聚粉尘,本条规定了地面设计中预防引发爆炸的措施要求。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特种气体站房
- 3.1 一般规定
- 3.2 特种气体站房布置
- 3.3 特种气体设备布置
- 4 特种气体工艺系统
- 4.1 一般规定
- 4.2 特种气体输送系统
- 4.3 吹扫和排气系统
- 4.4 硅烷工艺系统
- 5 生命安全系统
- 5.1 特种气体管理系统
- 5.2 特种气体探测系统
- 5.3 其他安全设施
- 5.4 特种气体报警的联动控制
- 6 特种气体管道输送系统
- 6.1 一般规定
- 6.2 材料选型
- 6.3 管道设计
- 6.4 管道标识
- 7 建筑结构
- 7.1 一般规定
- 7.2 建筑防火
- 7.3 建筑构造措施
- 8 电气与防雷
- 8.1 配电与照明
- 8.2 防雷与接地
- 9 公用工程
- 9.1 给水排水
- 9.2 消防
- 9.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0 特种气体系统工程施工
- 10.1 一般规定
- 10.2 主要设备、材料进场验收
- 10.3 气瓶柜与气瓶架的安装
- 10.4 阀门箱与阀门盘的安装
- 10.5 尾气处理装置及纯化器的安装
- 10.6 特种气体管道安装
- 10.7 特种气体管道改扩建工程施工
- 11 特种气体系统工程验收
- 11.1 一般规定
- 11.2 设备验收
- 11.3 管路与系统验收
- 11.4 气体探测(监控)系统验收
- 附录A 特种气体管道氦检漏方法
- 附录B 电子工业用特种气体的主要物化性质(单一气体)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