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5 氮氧化物的去除
7.5.1 应优先考虑通过垃圾焚烧过程的燃烧控制,抑制氮氧化物的产生。
7.5.2 宜设置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除氮氧化物。
7.5.2 宜设置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除氮氧化物。
条文说明
7.5.1 氮氧化物的产生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温度型NOx (T-NOx ),即在高温下空气中的N2氧化成NO,NO再氧化成NO2;
2)燃料型NOx(F-NOx),即燃料中的N元素在燃烧过程中氧化成NO,NO再氧化成NO2;
3)富氧型NOx(P-NOx),即燃烧过程中富裕的氧与N2或N元素反应产生的NOx。
对于垃圾焚烧过程中的生成机理,上述三种都有,但最主要的是第1)和第3)种,因此,控制焚烧炉炉膛的温度特别是局部高温和过剩空气系数是拟制氮氧化物产生的主要手段。
7.5.2 垃圾焚烧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以一氧化氮为主,采用添加各种化学药剂来去除氮氧化物的方法有湿式法和干式法二种。其中干式法又可分为无催化剂法和有催化剂法二种,即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湿式法有氧化吸收法、吸收还原法等。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是在烟气温度800~1000℃,氨在与氧共存的条件下,与氮氧化物进行选择性的反应,以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喷入的药剂有氨水和尿素,其中尿素比氨水价格高,而且用尿素操作时危险性大。由于焚烧炉内各种药剂的脱氮率最多不超过60%,因而未反应的氨与氯化氢反应会生成白烟。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是烟气温度在400℃以下时,将烟气通过催化剂层,与喷入的氨进行选择性的化学反应(同时需要氧),从而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催化剂通常采用五氧化二矾(活性物)-氧化钛(载体),催化剂采用专为含尘烟气脱氮用的形状。在催化剂表面氨与氮氧化物基本上进行等摩尔数反应,在温度与催化剂量足够的情况下,基本上不残留未反应的氨,氮氧化物的去除率较高,该反应在700℃以上时无催化剂也可以进行化学反应,采用催化剂后400℃以下也能反应。
该方法存在问题有:①催化剂长时间运行的情况不明,催化剂价格太高。②为了维持良好的活性,五氧化二矾-氧化钛(V2O5-TiO2)催化剂的温度必须在250℃以上,但是为了防止二噁英类的产生,要求烟气温度不断下调,但低温下氯化铵生成会对催化剂产生毒素。
湿式法是基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基本上为一氧化氮,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洗烟处理不能去除一氧化氮,但如果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则可以被碱溶液吸收,同时氯化氢和硫氧化物、汞也有很大的去除效果。氧化吸收法是在吸收剂溶液中加入如次氯酸钠强氧化剂,将一氧化氮转换成二氧化氮,再通过加入钠碱性溶液吸收,达到去除氮氧化物的目的。吸收还原法是在加入二价铁离子,使一氧化氮成为EDTA化合物,再与亚硫酸根或硫酸氢根反应,达到去除氮氧化物的目的。
其他去除氮氧化物的方法还有:①向烟气中注入臭氧。②电离辐射或使一氧化氮在气相条件下氧化。③强放电使一氧化氮酸化。
1)温度型NOx (T-NOx ),即在高温下空气中的N2氧化成NO,NO再氧化成NO2;
2)燃料型NOx(F-NOx),即燃料中的N元素在燃烧过程中氧化成NO,NO再氧化成NO2;
3)富氧型NOx(P-NOx),即燃烧过程中富裕的氧与N2或N元素反应产生的NOx。
对于垃圾焚烧过程中的生成机理,上述三种都有,但最主要的是第1)和第3)种,因此,控制焚烧炉炉膛的温度特别是局部高温和过剩空气系数是拟制氮氧化物产生的主要手段。
7.5.2 垃圾焚烧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以一氧化氮为主,采用添加各种化学药剂来去除氮氧化物的方法有湿式法和干式法二种。其中干式法又可分为无催化剂法和有催化剂法二种,即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湿式法有氧化吸收法、吸收还原法等。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是在烟气温度800~1000℃,氨在与氧共存的条件下,与氮氧化物进行选择性的反应,以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喷入的药剂有氨水和尿素,其中尿素比氨水价格高,而且用尿素操作时危险性大。由于焚烧炉内各种药剂的脱氮率最多不超过60%,因而未反应的氨与氯化氢反应会生成白烟。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是烟气温度在400℃以下时,将烟气通过催化剂层,与喷入的氨进行选择性的化学反应(同时需要氧),从而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催化剂通常采用五氧化二矾(活性物)-氧化钛(载体),催化剂采用专为含尘烟气脱氮用的形状。在催化剂表面氨与氮氧化物基本上进行等摩尔数反应,在温度与催化剂量足够的情况下,基本上不残留未反应的氨,氮氧化物的去除率较高,该反应在700℃以上时无催化剂也可以进行化学反应,采用催化剂后400℃以下也能反应。
该方法存在问题有:①催化剂长时间运行的情况不明,催化剂价格太高。②为了维持良好的活性,五氧化二矾-氧化钛(V2O5-TiO2)催化剂的温度必须在250℃以上,但是为了防止二噁英类的产生,要求烟气温度不断下调,但低温下氯化铵生成会对催化剂产生毒素。
湿式法是基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基本上为一氧化氮,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洗烟处理不能去除一氧化氮,但如果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则可以被碱溶液吸收,同时氯化氢和硫氧化物、汞也有很大的去除效果。氧化吸收法是在吸收剂溶液中加入如次氯酸钠强氧化剂,将一氧化氮转换成二氧化氮,再通过加入钠碱性溶液吸收,达到去除氮氧化物的目的。吸收还原法是在加入二价铁离子,使一氧化氮成为EDTA化合物,再与亚硫酸根或硫酸氢根反应,达到去除氮氧化物的目的。
其他去除氮氧化物的方法还有:①向烟气中注入臭氧。②电离辐射或使一氧化氮在气相条件下氧化。③强放电使一氧化氮酸化。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4 二噁英类和重金属的去除
- 下一节:7.7 飞灰收集、输送与处理系统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垃圾处理量与特性分析
- 3.1 垃圾处理量
- 3.2 垃圾特性分析
- 4 垃圾焚烧厂总体设计
- 4.1 垃圾焚烧厂规模
- 4.2 厂址选择
- 4.3 全厂总图实际
- 4.4 总平面布置
- 4.5 厂区道路
- 4.6 绿化
- 5 垃圾接收、储存与输送
- 5.1 一般规定
- 5.2 垃圾接收
- 5.3 垃圾储存与输送
- 6 焚烧系统
- 6.1 一般规定
- 6.2 垃圾焚烧炉
- 6.3 余热锅炉
- 6.4 燃烧空气系统与装置
- 6.5 辅助燃烧系统
- 6.6 炉渣输送处理装置
- 7 烟气净化与排烟系统
- 7.1 一般规定
- 7.2 酸性污染物的去除
- 7.3 除尘
- 7.4 二噁英类和重金属的去除
- 7.5 氮氧化物的去除
- 7.6 排烟系统设计
- 7.7 飞灰收集、输送与处理系统
- 8 垃圾热能利用系统
- 8.1 一般规定
- 8.2 利用垃圾热能发电及热电联产
- 8.3 利用垃圾热能供热
- 9 电气系统
- 9.1 一般规定
- 9.2 电气主接线
- 9.3 厂用电系统
- 9.4 二次接线及电测量仪表装置
- 9.5 照明系统
- 9.6 电缆选择与敷设
- 9.7 通信
- 10 仪表与自动化控制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自动化水平
- 10.3 分散控制系统
- 10.4 检测与报警
- 10.5 保护和连锁
- 10.6 自动控制
- 10.7 电源、气源与防雷接地
- 10.8 中央控制室
- 11 给水排水
- 11.1 给水
- 11.2 循环冷却水系统
- 11.3 排水及废水处理
- 12 消防
- 12.1 一般规定
- 12.2 消防水炮
- 12.3 建筑防火
- 13 采暖通风与空调
- 13.1 一般规定
- 13.2 采暖
- 13.3 通风
- 13.4 空调
- 14 建筑与结构
- 14.1 建筑
- 14.2 结构
- 15 其他辅助设施
- 15.1 化验
- 15.2 维修及库房
- 15.3 电气设备与自动化试验室
- 16 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
- 16.1 一般规定
- 16.2 环境保护
- 16.3 职业卫生与劳动安全
- 17 工程施工及验收
- 17.1 一般规定
- 17.2 工程施工及验收
- 17.3 竣工验收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