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6 配料设计
1 熟料率值目标值和波动范围应根据原料、燃料质量特性、产品品种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2 配料所用原料、燃料化学成分及煤质资料应准确可靠,并应具有代表性;
3 配料设计应经多方案比较后,采用最佳方案。
5.6.2 生料、熟料中有害成分含量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取旁路放风措施:
1 生料中氯离子(Cl-)含量不小于0.030%;
2 生料中碱(K2O+Na2O)含量不小于1.00%;
3 生产低碱水泥熟料时,熟料钠当量(0.658K2O+Na2O)不小于0.60%;
4 熟料硫碱比超过1.00且熟料过剩硫不小于350g/100kg熟料。
5.6.3 水泥中化学成分的允许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的有关规定。
5.6.4 水泥生料中有机碳和硫化物的含量控制应满足窑尾烟气排放要求和窑尾预分解系统正常生产要求。
1 根据近年我国水泥生产实践经验,提出熟料率值适宜控制范围,见表1。
表1 预分解窑熟料率值修订前后对比
2 可行性研究阶段,配料计算用原料化学成分,一般应选用考虑贫化因素前、后全矿矿体(矿层)的平均化学成分进行配料计算。
当矿层倾角较小且上、下矿层之间化学成分差别较大时,则应分矿层分别进行配料计算,并酌情提出几组配料方案,并对矿山的开采提出针对性的要求。
5.6.2 目前,国内烧成系统设置旁路放风系统的生产线很少。当出现本条的四种情况时,烧成系统宜增设旁路放风系统。
1 生料中氯离子(Cl-)含量超过一定量时,烧成系统将出现严重的结皮堵塞情况,国外项目一般要求生料中氯离子(Cl-)含量超过0.015%时,烧成系统设置旁路放风,国内对生料中氯离子(Cl-)含量的放风条件略有放松,当生料中氯离子(Cl-)含量不小于0.030%时,窑尾结皮堵塞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建议增设旁路放风系统减少氯循环。
2 当生料中碱(K2O+Na2O)含量不小于1.00%时,窑尾经常发生结皮,而且熟料质量将明显降低,因此需要增设旁路放风。
3 当生产低碱熟料时,熟料中的钠当量要求低于0.60%,当生料中碱含量偏高时,需要增设旁路放风系统降低熟料中碱含量。
4 当熟料硫碱比超过1.00且熟料过剩硫大于或等于350g/100kg熟料时,窑尾系统容易出现硫过量导致结皮堵塞,需要增设旁路放风缓解。当硫含量偏高时,宜在窑尾烟室设计料幕设施。
过剩硫以SO3来计量。
熟料硫碱比一般按下式计算:
熟料硫碱比=(Mol SO3)/(Mol K2O+0.5Mol Na2O) (1)
5.6.3 本条依据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制订。
合资、外资企业及国内企业出口水泥中的有害组分含量应符合销售地国家(或地区)的水泥标准或遵守合同规定。
5.6.4 水泥生料中有机碳含量应控制在小于或等于0.50%,以免影响预分解窑生产线操作运转。水泥生料中一般不得含有硫化物,若含有硫化物,则应对窑尾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并应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水泥原料中的三氧化硫(SO3)包括硫化物、有机硫及硫酸盐等形式,各原料中的三氧化硫(SO3)含量应符合本规范第5.2.1条~第5.2.3条的规定。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5 混合材料
- 下一节:5.7 原料、燃料工艺性能试验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厂址选择及总体规划
- 4.1 厂址选择
- 4.2 厂址选择
- 4.3 土地利用规划
- 5 原料与燃料
- 5.1 原料与燃料
- 5.2 原料
- 5.3 煅烧用燃料
- 5.4 调凝剂
- 5.5 混合材料
- 5.6 配料设计
- 5.7 原料、燃料工艺性能试验
- 5.8 原料、燃料综合利用
- 5.9 废弃物的利用
- 6 生产工艺
- 6.1 一般规定
- 6.2 物料破碎
- 6.3 原料、燃料预均及储存
- 6.4 协同处置废弃物
- 6.5 原料粉磨
- 6.6 生料均化、储存及入窑
- 6.7 煤粉制备
- 6.8 熟料烧成
- 6.9 熟料、混合材料、石膏储存及输送
- 6.10 水泥粉磨
- 6.11 水泥储存
- 6.12 水泥包装、成品堆存及水泥散装
- 6.13 物料烘干
- 6.14 脱硝系统
- 6.15 压缩空气站
- 6.16 压缩空气管道
- 6.17 化验室
- 6.18 耐火材料
- 6.19 工艺计量与测量
- 7 总图运输
- 7.1 总平面设计
- 7.2 交通运输
- 7.3 竖向设计
- 7.4 土(石)方工程
- 7.5 雨水排除
- 7.6 防洪工程
- 7.7 管线综合布置
- 7.8 绿化设计
- 8 电气及自动化
- 8.1 一般规定
- 8.2 供配电系统
- 8.3 35kV~110kV总降压站
- 8.4 6kV~10kV配电站及车间变电所
- 8.5 厂区配电线路
- 8.6 车间配电及拖动控制
- 8.7 照明
- 8.8 防雷保护
- 8.9 电气系统接地
- 8.10 生产过程自动化
- 8.11 控制室
- 8.12 仪表
- 8.13 电缆及抗干扰
- 8.14 自动化系统接地
- 8.15 建筑智能化及消防报警系统
- 8.16 管理信息系统
- 9 建筑结构
- 9.1 一般规定
- 9.2 生产车间与辅助车间
- 9.3 辅助用室、生产管理及生活建筑
- 9.4 建筑构造设计
- 9.5 主要结构选型
- 9.6 结构布置
- 9.7 设计荷载
- 9.8 结构计算
- 10 给水与排水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给水
- 10.3 排水
- 10.4 车间给水与排水
- 10.5 消防及消防用水
- 10.6 节水设计
- 11 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
- 11.1 一般规定
- 11.2 供热
- 11.3 通风
- 11.4 空气调节
- 12 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及仪表修理
- 12.1 一般规定
- 12.2 机修车间装备
- 12.3 机修车间布置
- 12.4 机修车间厂房
- 12.5 电气设备及仪表修理
- 12.6 自动化仪表维修
- 13 余热利用
- 14 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
- 14.1 一般规定
- 14.2 厂区道路安全
- 14.3 生产和设备安全
- 14.4 建筑安全
- 14.5 电气设备安全
- 14.6 职业病防护
- 14.7 安全警示标志
- 附录A 水泥工厂建(构)筑物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及防火间距
- 附录B 水泥工厂厂内道路主要技术指标
- 附录C 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
- 附录D 地下管线、架空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最小水平净距
- 附录E 地下管线之间或与铁路、道路交叉的最小垂直净距
- 附录F 结构设计中物料的物理特性参数
- 附录G 水泥工厂建筑物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湿度
- 附录H 水泥工厂建筑物通风换气次数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