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2 土方工程
5.2.1 土方工程设计应进行土方量计算。
5.2.2 人工堆土改造地形应保证山体稳定和周围设施的安全,安全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对种植土层下的填充土提出土粒径和压实系数要求。填充土应分层夯填或碾压密实,压实系数为0.90~0.93。地形上设计有建筑物时,局部填充土指标应符合建筑基础要求。
2 视堆土高度进行地基滑动稳定、承载力和变形验算。
3 应验算堆土对周边已有的建(构)筑物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地基加固等有效措施,确保不产生安全隐患。
5.2.3 土方工程设计应采取利用原表层栽植土的措施,同时提出区域内原土的保护、保育以及恢复改良的措施。
5.2.4 地形填充土不应含有对环境、人和动植物安全有害的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
5.2.2 人工堆土改造地形应保证山体稳定和周围设施的安全,安全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对种植土层下的填充土提出土粒径和压实系数要求。填充土应分层夯填或碾压密实,压实系数为0.90~0.93。地形上设计有建筑物时,局部填充土指标应符合建筑基础要求。
2 视堆土高度进行地基滑动稳定、承载力和变形验算。
3 应验算堆土对周边已有的建(构)筑物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地基加固等有效措施,确保不产生安全隐患。
5.2.3 土方工程设计应采取利用原表层栽植土的措施,同时提出区域内原土的保护、保育以及恢复改良的措施。
5.2.4 地形填充土不应含有对环境、人和动植物安全有害的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
条文说明
5.2.2 堆造大型土山,必须经过专业的岩土工程设计,根据当地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等条件,进行地基滑动稳定、承载力和变形验算等,确保工程的安全。
大型土山的堆造首先应解决安全问题,然后才是植物的生长问题,必须保证山体的稳定,因此对种植土下填充土进行夯填碾压的密实度要有所要求。为保证不发生沉陷,密实度应该达到0.9~0.93。
5.2.3 充分利用原表层土壤对公园植物景观的快速形成和园林植物的后期养护都极为有利。
5.2.4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条关于国家鼓励、支持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集中处置固体废物的措施等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的精神制定本条款。建筑渣土、工业固体废料作人工堆土填充土是目前堆山的趋势,不能保证没有污染物和放射性物质,但需要经过检测保证不影响人和植物的安全及生长。
大型土山的堆造首先应解决安全问题,然后才是植物的生长问题,必须保证山体的稳定,因此对种植土下填充土进行夯填碾压的密实度要有所要求。为保证不发生沉陷,密实度应该达到0.9~0.93。
5.2.3 充分利用原表层土壤对公园植物景观的快速形成和园林植物的后期养护都极为有利。
5.2.4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条关于国家鼓励、支持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集中处置固体废物的措施等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的精神制定本条款。建筑渣土、工业固体废料作人工堆土填充土是目前堆山的趋势,不能保证没有污染物和放射性物质,但需要经过检测保证不影响人和植物的安全及生长。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1 高程和坡度设计
- 下一节:5.3 水体外缘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公园的内容
- 3.3 用地比例
- 3.4 容量计算
- 3.5 设施的设置
- 4 总体设计
- 4.1 现状处理
- 4.2 总体布局
- 4.3 竖向控制
- 5 地形设计
- 5.1 高程和坡度设计
- 5.2 土方工程
- 5.3 水体外缘
- 6 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
- 6.1 园路
- 6.2 铺装场地
- 6.3 园桥
- 7 种植设计
- 7.1 植物配置
- 7.2 苗木控制
- 8 建筑物、构筑物设计
- 8.1 建筑物
- 8.2 护栏
- 8.3 驳岸
- 8.4 山石
- 8.5 挡土墙
- 8.6 游戏健身设施
- 9 给水排水设计
- 9.1 给水
- 9.2 排水
- 10 电气设计
- 10.1 供配电系统
- 10.2 照明设计
- 10.3 安全防护与接地
- 10.4 设备安装及线路敷设
- 10.5 智能化系统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