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H 电缆穿管敷设时允许最大管长的计算方法
H.0.1 电缆穿管敷设时的允许最大管长应按不超过电缆允许拉力和侧压力的下列公式确定:
式中:Ti=n——从电缆送入管端起至第n个直线段拉出时的牵引力(N);
Tj=m——从电缆送入管端起至第m个弯曲段拉出时的牵引力(N);
Tm——电缆允许拉力(N);
Pj——电缆在j个弯曲管段的侧压力(N/m);
Pm——电缆允许侧压力(N/m)。
H.0.2 水平管路的电缆牵拉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Ti-1——直线段入口拉力(N),起始拉力T0=Ti-1(i=1),可按20m左右长度电缆摩擦力计,其他各段按相应弯曲段出口拉力计;
μ——电缆与管道间的动摩擦系数;
W——电缆单位长度的重量(kg/m);
C——电缆重量校正系数,2根电缆时,C2=1.1;3根电缆品字形时,
Li——第i段直线管长(m);
θj——第j段弯曲管的夹角角度(rad);
d——电缆外径(mm);
D——保护管内径(mm)。
H.0.3 弯曲管段电缆侧压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H.0.4 电缆允许拉力应按承受拉力材料的抗张强度计入安全系数确定。可采取牵引头或钢丝网套等方式牵引。
用牵引头方式的电缆允许拉力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k——校正系数,电力电缆k=1,控制电缆k=0.6;
σ——导体允许抗拉强度(N/㎡),铜芯取68.6×106N/㎡,铝芯取39.2×106N/㎡;
q——电缆芯数;
s——电缆导体截面(㎡)。
H.0.5 电缆允许侧压力可采取下列数值:
1 分相统包电缆,Pm=2500N/m;
2 其他挤塑绝缘或自容式充油电缆,Pm=3000N/m。
H.0.6 电缆与管道间动摩擦系数可取表H.0.6所列数值。
注:电缆外护层为聚氯乙烯,敷设时加有润滑剂。
Tj=m——从电缆送入管端起至第m个弯曲段拉出时的牵引力(N);
Tm——电缆允许拉力(N);
Pj——电缆在j个弯曲管段的侧压力(N/m);
Pm——电缆允许侧压力(N/m)。
H.0.2 水平管路的电缆牵拉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μ——电缆与管道间的动摩擦系数;
W——电缆单位长度的重量(kg/m);
C——电缆重量校正系数,2根电缆时,C2=1.1;3根电缆品字形时,
Li——第i段直线管长(m);
θj——第j段弯曲管的夹角角度(rad);
d——电缆外径(mm);
D——保护管内径(mm)。
H.0.3 弯曲管段电缆侧压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用牵引头方式的电缆允许拉力可按下式计算:
σ——导体允许抗拉强度(N/㎡),铜芯取68.6×106N/㎡,铝芯取39.2×106N/㎡;
q——电缆芯数;
s——电缆导体截面(㎡)。
H.0.5 电缆允许侧压力可采取下列数值:
1 分相统包电缆,Pm=2500N/m;
2 其他挤塑绝缘或自容式充油电缆,Pm=3000N/m。
H.0.6 电缆与管道间动摩擦系数可取表H.0.6所列数值。
条文说明
系原标准附录H。
表H.0.6中钢管的摩擦系数0.55有误,现与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电力电缆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取值一致。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附录G 35kV及以下电缆敷设度量时的附加长度
- 下一节:本标准用词说明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电缆型式与截面选择
- 3.1 电力电缆导体材质
- 3.2 电力电缆绝缘水平
- 3.3 电力电缆绝缘类型
- 3.4 电力电缆护层类型
- 3.5 电力电缆芯数
- 3.6 电力电缆导体截面
- 3.7 控制电缆及其金属屏蔽
- 4 电缆附件及附属设备的选择与配置
- 4.1 一般规定
- 4.2 自容式充油电缆的供油系统
- 5 电缆敷设
- 5.1 一般规定
- 5.2 敷设方式选择
- 5.3 电缆直埋敷设
- 5.4 电缆保护管敷设
- 5.5 电缆沟敷设
- 5.6 电缆隧道敷设
- 5.7 电缆夹层敷设
- 5.8 电缆竖井敷设
- 5.9 其他公用设施中敷设
- 5.10 水下敷设
- 6 电缆的支持与固定
- 6.1 一般规定
- 6.2 电缆支架和桥架
- 7 电缆防火与阻止延燃
- 附录A 常用电力电缆导体的最高允许温度
- 附录B 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经济电流截面选用方法和经济电流密度曲线
- 附录C 10kV及以下常用电力电缆100%持续允许载流量
- 附录D 敷设条件不同时电缆持续允许载流量的校正系数
- 附录E 按短路热稳定条件计算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的方法
- E.1 固体绝缘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
- E.2 自容式充油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
- 附录F 交流系统单芯电缆金属套的正常感应电势计算方法
- 附录G 35kV及以下电缆敷设度量时的附加长度
- 附录H 电缆穿管敷设时允许最大管长的计算方法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