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9.1 通风、采暖
9.1.1 油浸式变压器室、油罐室和油处理室等排风系统应独立设置,且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9.1.2 油罐室、油处理室等应采用防爆型排风机。与油罐室、油处理室的排风机布置在同一通风机室内的送风机和排风机均应采用防爆型送风机。
9.1.3 通风管道不宜穿越防火墙,穿越时应在穿越处设置防火阀。穿越防火墙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穿越处的空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封堵。
当通风道为混凝土或砖砌风道时,可不设防火阀,但其侧壁上的孔口宜设置防火阀。
9.1.4 通风管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其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9.1.5 发电机或电动机的采暖取风口和补充空气的进风口处应设置防火阀。
9.1.6 严禁选用敞开式电热设备采暖。
9.1.7 风管内设有电热器时,电热器的开关与相应通风机的开关应与电气联锁控制。电热器两端各1.0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不燃烧保温材料。
条文说明
9.1.1 油浸式变压器室、油罐室、油处理室的空气中往往含有油气体等较易燃物质,若室内空气循环使用,会使这些物质浓度逐渐增高,遇到火源就有可能燃烧。因此,这类生产场所应设置单独的排风系统,且通风系统的空气不允许再循环。
9.1.2 油罐室室内空气中含有油气体等较易燃气体,当排风机停机时,这些气体很容易从风管倒流,带入风机内。因此,为防止排风机发生火花引起燃烧事故,应采用防爆型风机。
9.1.3 防火墙是阻止火势蔓延和划分防火区的重要分隔设施,而通风管道是火灾蔓延的主要渠道,所以通风管不宜穿越防火墙,如必须穿越时,为保证防火墙的作用和阻止火势蔓延扩大,要求在风管穿越防火墙处设置防火阀。穿越防火墙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穿越处的空隙采用不燃烧材料封堵。可采用有机防火堵料、速固防火堵料、可塑型防火堵料、有机膨胀防火堵料等封堵。
采用混凝土或砖砌风道时,因其本身为非燃烧体,有一定耐火极限,所以在穿越防火墙时可不设防火阀,但其孔口处宜设防火阀。
9.1.4 通风管道及其保温材料一旦失火,不仅蔓延快,而且扑救困难,民用建筑中这方面的教训是较多的。所以设计中对风道及其保温材料(包括粘结剂)、消声材料应引起高度重视,采用不燃风管,如玻璃钢风管,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及防火、耐水、耐腐蚀、不燃等特性。保温材料、消声材料一般要求采用非燃烧材料,在有困难时也可采用难燃烧材料。
9.1.5 发电机或电动机一旦起火,应立即停止补充空气,以避免助长火势扩大,所以应在取风口和补充空气进口处设防火阀,当发现发电机异常需要提前关闭防火阀时,可在中控室控制关闭或现场手动关闭。
9.1.6 用于采暖的敞开式电热设备安全性能较低,因此所有生产场所严禁使用。
9.1.7 为防止当通风机已停止运转,而电热器继续加热,由此引起过热起火,规定电热器与通风机电气联锁。通风机启动后,才允许电热器投入工作,风机停止运转,电热器的电源应自动切断。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9 通风、采暖和防排烟
- 下一节:9.2 防排烟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
- 4 总体布置
- 4.1 防火间距
- 4.2 消防车道和救援设施
- 5 建筑物
- 5.1 防火分区
- 5.2 安全疏散
- 6 电气设备
- 6.1 室外电气设备
- 6.2 室内电气设备
- 6.3 电缆
- 7 绝缘油和透平油系统
- 8 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
- 8.1 一般规定
- 8.2 给水设施
- 8.3 室外、室内消防给水
- 8.4 消火栓
- 8.5 自动灭火系统
- 8.6 消防器材
- 9 通风、采暖和防排烟
- 9.1 通风、采暖
- 9.2 防排烟
- 10 消防电气
- 10.1 消防供电
- 10.2 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
- 10.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10.4 防雷接地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