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2 设备的限界检查
8.2.1 线路上的设备安装、改造及维护更换结束后应检查设备不得侵入设备限界。建设期设备的限界检查应在铺轨后进行,检查范围应为车辆行驶的所有区域。检查测量应沿纵向连续进行,不应采用离散式或间断式检查方式。
8.2.2 检查测量装置坐标系应采用轨道的基准坐标系。检查坐标值设定应以设备限界加设备变形预留值确定。
8.2.3 检查测量精度应为5mm,站台、屏蔽门及纵向疏散平台等重点部位的检查测量精度应为2mm。
条文说明
8.2.1 线路设备包括分布在左右侧、顶部、轨道面内外所有受设备限界控制的安装设备。对于沿行车方向非点状连续布置的设备,需要实施连续检查,若离散抽检,将会存在漏检。对加宽沿距离变化断面,至少要检查相应的设计控制断面,尽可能以无级变化连续检查。
8.2.2 检查测量的基准是轨道中心线,测量装置的零点需与轨道中心线重合,要避免测量装置推行时左右晃动,产生较大误差,引起误判。同时也不能以容易通过检查为目的而人为设计使设备退让设备限界过大尺寸,造成空间浪费,并带来安全隐患(如站台、纵向疏散平台等与静止车辆轮廓间的间隙)。设备变形预留设计值是考虑在使用维护周期内设备可能发生的变形或位置变化而预留的(非制造和施工误差值),故检查时要客观反映存在。
8.2.3 本条规定检查测量精度。在限界设计中的相应取值要与该值一致。因站台、屏蔽门及纵向疏散平台的特殊性,从乘客安全角度出发,车辆与之对应的间隙不能过大。在保证必要的安全间隙下,为防止间隙偏大,设计公差带按小控制,因而需相应测量精度与之匹配。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8.1 车辆轮廓的检查
- 下一节:8.3 建筑的限界检查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车辆限界计算
- 3.2 设备限界计算
- 3.3 建筑限界计算
- 4 A1型车限界标准
- 4.1 A1型车限界计算参数
- 4.2 A1型车车辆限界、设备限界
- 5 A2型车限界标准
- 5.1 A2型车限界计算参数
- 5.2 A2型车车辆限界、设备限界
- 6 B1型车限界标准
- 6.1 B1型车限界计算参数
- 6.2 B1型车车辆限界、设备限界
- 7 B2型车限界标准
- 7.1 B2型车限界计算参数
- 7.2 B2型车车辆限界、设备限界
- 8 限界检查
- 8.1 车辆轮廓的检查
- 8.2 设备的限界检查
- 8.3 建筑的限界检查
- 附录A 车辆限界的计算公式
- 附录B 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的加宽计算公式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