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2 B1型车车辆限界、设备限界
6.2.1 B1型车车辆限界及直线地段设备限界(图6.2.1-1、图6.2.1-2、图6.2.1-3、图6.2.1-4)的坐标值应符合表6.2.1-1、表6.2.1-2、表6.2.1-3、表6.2.1-4、表6.2.1-5、表6.2.1-6的规定。
注:0′K、1′K为空调部分车辆限界,F′1gz~F′4gz为停站进出站附加车辆限界,F′1yz~F′4yz为越行附加车辆限界,F′1slm~F′5slm为塞拉门停站开门附加车辆限界。
注:0′K、1′K为空调部分车辆限界,F′1gz~F′4gz为停站进出站附加车辆限界,F′1yz~F′4yz为越行附加车辆限界,F′1slm~F′5slm为塞拉门停站开门附加车辆限界。
注:0′K、1′K为空调部分车辆限界,F′1gz~F′4gz为停站进出站附加车辆限界,F′1yz~F′4yz为越行附加车辆限界,F′1slm~F′5slm为塞拉门停站开门附加车辆限界。
图6.2.1-1 B1型DC750V上部受流车区间车辆限界和区间直线地段设备限界(一)
1-计算车辆轮廓线;2-区间车辆限界;3-直线设备限界;
4-车下吊挂物车辆限界;5-受流器带电体车辆限界;6-接触轨限界
图6.2.1-1 B1型DC750V上部受流车区间车辆限界和区间直线地段设备限界(二)
1-计算车辆轮廓线;2-区间车辆限界;3-直线设备限界;4-车下吊挂物车辆限界;
5-受流器带电体车辆限界;6-接触轨限界
图6.2.1-2 B1型DC750V下部受流车区间车辆限界和区间直线地段设备限界(一)
1-计算车辆轮廓线;2-区间车辆限界;3-直线设备限界;
4-车下吊挂物车辆限界;5-受流器带电体车辆限界;6-接触轨限界
图6.2.1-2 B1型DC750V下部受流车区间车辆限界和区间直线地段设备限界(二)
1-计算车辆轮廓线;2-区间车辆限界;3-直线设备限界;4-车下吊挂物车辆限界;
5-受流器带电体车辆限界;6-接触轨限界
图6.2.1-3 B1型DC1500V下部受流车区间车辆限界和区间直线地段设备限界(一)
1-计算车辆轮廓线;2-区间车辆限界;3-直线设备限界;
4-车下吊挂物车辆限界;5-受流器带电体车辆限界;6-接触轨限界
图6.2.1-3 B1型DC1500V下部受流车区间车辆限界和区间直线地段设备限界(二)
1-计算车辆轮廓线;2-区间车辆限界;3-直线设备限界;4-车下吊挂物车辆限界;
5-受流器带电体车辆限界;6-接触轨限界
图6.2.1-4 B1型车计算站台长度范围内附加车辆限界、直线站台及屏蔽门限界、检修库高低平台限界
1-计算车辆轮廓线;2-区间车辆限界;3-直线设备限界;4-检修库高平台限界;
5-塞拉门车停站开门附加车辆限界;6-塞拉门车屏蔽门限界;7-塞拉门车开门计算车辆轮廓线;
8-塞拉门车站台和检修库低平台限界;9-非塞拉门车屏蔽门限界;10-停站进出站附加车辆限界;
11-非塞拉门车站台和检修库低平台限界;12-越行附加车辆限界;13-越行站台及屏蔽门限界
6.2.2 B1型车曲线地段设备限界加宽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DC750V上部受流、DC750V下部受流及DC1500V下部受流距轨顶平面高度分别不大于355mm、450mm及490mm的设备限界在曲线地段受流侧不应加宽,其余应加宽。
2 整体道床距轨顶平面高度不大于355mm、450mm及490mm的设备限界在曲线地段非受流侧当平面曲线半径不大于800m时,应加宽10mm或按下列公式计算:
3 整体道床距轨顶平面高度大于355mm、450mm及490mm的设备限界在曲线地段加宽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条文说明
6.2.1 B1型车辆三种不同受流方式分别对应接触轨局部不同的限界,除此之外,其他部位均相同,以利于车辆模块化和谱系化。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1 B1型车限界计算参数
- 下一节:7 B2型车限界标准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车辆限界计算
- 3.2 设备限界计算
- 3.3 建筑限界计算
- 4 A1型车限界标准
- 4.1 A1型车限界计算参数
- 4.2 A1型车车辆限界、设备限界
- 5 A2型车限界标准
- 5.1 A2型车限界计算参数
- 5.2 A2型车车辆限界、设备限界
- 6 B1型车限界标准
- 6.1 B1型车限界计算参数
- 6.2 B1型车车辆限界、设备限界
- 7 B2型车限界标准
- 7.1 B2型车限界计算参数
- 7.2 B2型车车辆限界、设备限界
- 8 限界检查
- 8.1 车辆轮廓的检查
- 8.2 设备的限界检查
- 8.3 建筑的限界检查
- 附录A 车辆限界的计算公式
- 附录B 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的加宽计算公式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