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3.2 照明
13.2.1 物流建筑的照明装置及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选用节能型光源及灯具,并宜利用天然采光;
2 应根据天然光的变化控制电气照明;
3 物流建筑照明应分区控制;高大空间、公共场所照明、室外照明宜采用集中智能控制方式;当照明采用集中智能控制方式时,应具有自动和手动控制功能。
13.2.2 气体放电灯的配电线路应在线路或灯具内设置电容补偿,且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并应采用功率损耗低、性能稳定的节能型镇流器。
13.2.3 室外场地照明宜采用高杆路灯照明。
13.2.4 照明灯具不应布置在货架的正上方,其垂直下方与储存物品水平间距不得小于0.5m。照明灯具、镇流器等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措施。
13.2.5 机场附近的物流建筑应根据航空要求设置航空障碍灯。
13.2.6 物流建筑各区域照度标准应符合表13.2.6的规定。
13.2.7 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识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13.2.6 物流建筑各区域照度标准
注:1 本表的照度标准值为一般照明的平均照度;
2 本表中未列出的物流建筑的配套公共建筑、辅助生产用房的照度标准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执行。
1 办公区的公共走道、营业场所、楼梯间、作业区、存储区、多层货架的各层通道等场所,应设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识;楼梯间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lx,其他区域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lx;
2 应在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安全出口灯光指示标识;疏散走道应设置安全疏散灯光指示标识,安装高度不宜超过1m,间距不宜大于20m。
条文说明
13.2.3 在室外操作场地采用高杆灯,照射范围大,可减少灯杆数量,即减少路障。
13.2.5 应按航空部门要求设置航空障碍灯,避免产生误导。
13.2.6 物流建筑货物进出作业频繁,收发货需核对单据或货物标签,为避免发生视觉差错,需要有较高的照度。因此单货核对作业区、拣选、理货、组装、物流加工等作业区的照度标准较高。
13.2.7 根据物流建筑的作业区域隔墙少,柱间距可能超过20m的建筑特征,提出灯光疏散指示标识间距可大于20m,但不超过柱间距离的规定。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3.1 供配电系统
- 下一节:13.3 防雷及接地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物流建筑分类
- 4 物流建筑规模与安全等级划分
- 4.1 物流建筑规模等级划分
- 4.2 物流建筑安全等级划分
- 5 物流建筑功能与面积
- 5.1 一般规定
- 5.2 物流建筑功能组成
- 5.3 物流建筑面积
- 6 选址与总体规划
- 6.1 选址
- 6.2 总体规划
- 6.3 土地利用
- 7 总平面
- 7.1 总平面布置
- 7.2 场区设施
- 7.3 竖向设计
- 7.4 管线综合布置
- 7.5 绿化布置
- 8 交通与停车
- 8.1 交通组织
- 8.2 停车与进出口控制
- 9 建筑
- 9.1 一般规定
- 9.2 平面布置
- 9.3 建筑空间
- 9.4 屋面、墙体、门窗
- 9.5 站台、坡道、雨篷
- 9.6 建筑地面
- 9.7 天然采光与自然通风
- 9.8 特种物流建筑要求
- 9.9 搬运车辆充电间(区)要求
- 10 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荷载与作用
- 10.3 地基基础
- 10.4 地面设计
- 11 给水排水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给水
- 11.3 排水
- 12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2.1 一般规定
- 12.2 供暖
- 12.3 通风
- 12.4 空气调节
- 13 电气
- 13.1 供配电系统
- 13.2 照明
- 13.3 防雷及接地
- 13.4 电气设备安装及电缆敷设
- 14 建筑智能化
- 14.1 智能化系统配置
- 14.2 通信及网络系统
- 14.3 综合布线系统
- 14.4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 14.5 安全防范系统
- 14.6 其他
- 15 消防
- 15.1 一般规定
- 15.2 物流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
- 15.3 物流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
- 15.4 安全疏散
- 15.5 灭火救援
- 15.6 消防给水
- 15.7 排烟
- 15.8 火灾探测与报警
- 附录A 物流建筑面积、容积计算
- 附录B 物流建筑群的功能组成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