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1 系统
5.1.1 系统构成
5.1.1.1 系统由灭火剂贮存容器、驱动气体贮存容器(可选)、容器阀、单向阀、选择阀(可选)、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喷嘴、信号反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压力表等部件构成。
5.1.1.2 系统各部件应固定牢固、连接可靠,部件安装位置正确,整体布局合理,便于操作、检查和维修。系统各部件间连接螺纹、法兰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
5.1.1.3 系统中相同功能部件的规格应一致,各灭火剂贮存容器的容积、充装密度应一致。
5.1.2 外观
5.1.2.1 系统各构成部件应无明显加工缺陷或机械损伤,部件外表面须进行防腐处理,防腐涂层、镀层应完整、均匀。
5.1.2.2 在灭火剂贮存容器的外表正面标注“卤代烷1301”。字迹应明显、清晰。驱动气瓶亦应标出驱动气体名称。
5.1.2.3 系统每个操作部位均应以文字、图形符号标明操作方法,单向阀、选择阀应标示介质流动方向。
5.1.2.4 铭牌应牢固地设置在系统明显部位,注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执行标准代号、贮存压力、灭火剂总量、工作温度范围、生产单位、产品编号、出厂日期等内容。
5.1.3 系统准工作状态
系统各操作部件的工作位置、控制盘的控制、监视功能,均应处于正常准工作状态。
灭火剂和驱动气体泄漏监视装置应处于正常监视状态,灭火剂充装量不得低于设计值。
5.1.4 启动运行要求
5.1.4.1 启动方式
a)系统应具有自动启动、手动启动和机械应急启动功能;
b)手动启动和机械应急启动应有防止误动作的有效措施,并用文字或图形符号标明操作方法。
5.1.4.2 延时启动功能
系统的自动启动应具有延迟启动功能,延迟时间可在0 s~30 s范围内连续可调,分档可调时每档间隔不应大于5 s。延迟时间设定误差应不大于设定时间的20%。
5.1.4.3 组合分配系统的动作程序
组合分配系统的动作程序应在选择阀开启后或同时打开容器阀。
5.1.4.4 启动运行
a)系统采用不同方式启动,其动作应准确、可靠、无故障;
b)系统的运行参数,如延迟时间、喷射时间、灭火剂喷放量等应在设计规定的范围内;
c)灭火剂喷射过程中和喷射后的显示、报警及输出端子动作情况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基本参数
- 5 要求
- 5.1 系统
- 5.2 灭火剂瓶组
- 5.3 容器
- 5.4 容器阀
- 5.5 安全泄放装置
- 5.6 喷嘴
- 5.7 选择阀
- 5.8 单向阀
- 5.9 驱动装置
- 5.10 压力表
- 5.11 集流管
- 5.12 连接管
- 5.13 控制盘
- 5.14 信号反馈装置
- 6 试验方法
- 6.1 外观检查
- 6.2 压力表强度试验
- 6.3 压力表气密性试验
- 6.4 振动试验
- 6.5 温度循环泄漏试验
- 6.6 安全泄放装置试验
- 6.7 喷射图型试验
- 6.8 压力表基本性能试验
- 6.9 超负荷试验
- 6.10 压力表交变负荷试验
- 6.11 防水试验
- 6.12 盐雾腐蚀试验
- 6.13 二氧化硫腐蚀试验
- 6.14 温度影响试验
- 6.15 灭火剂瓶组性能试验
- 6.16 容器阀性能试验
- 6.17 喷嘴性能试验
- 6.18 选择阀性能试验
- 6.19 单向阀性能试验
- 6.20 驱动装置性能试验
- 6.21 集流管性能试验
- 6.22 连接管性能试验
- 6.23 控制盘性能试验
- 6.24 信号反馈装置性能试验
- 6.25 系统试验
- 7 检验规则
- 7.1 检验分类与项目
- 7.2 抽样方法
- 7.3 检验结果判定
- 8 使用说明书编写要求
- 附录A (规范性附录)系统试验程序及取样数量
- 附录B (规范性附录)灭火剂瓶组试验程序及取样数量
- 附录C (规范性附录)容器试验程序及取样数量
- 附录D (规范性附录)容器阀试验程序及取样数量
- 附录E (规范性附录)安全泄放装置试验程序及取样数量
- 附录F (规范性附录)喷嘴试验程序及取样数量
- 附录G (规范性附录)选择阀试验程序及取样数量
- 附录H (规范性附录)单向阀试验程序及取样数量
- 附录I (规范性附录)驱动装置试验程序及取样数量
- 附录J (规范性附录)压力表试验程序及取样数量
- 附录K (规范性附录)集流管试验程序及取样数量
- 附录L (规范性附录)连接管试验程序及取样数量
- 附录M (规范性附录)控制盘试验程序及取样数量
- 附录N (规范性附录)信号反馈装置试验程序及取样数量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