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2 心理实践训练
7.2.1 实施程序
7.2.1.1 训前讲解
组训人员对训练目的、内容、意义、注意事项、安保方法等进行讲解,激发消防员训练的积极性。
7.2.1.2 组织施训
根据训练科目的要求,组织消防员训练。为激发消防员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可分组施训。
7.2.1.3 训后分享
训练后,组训人员用引导式和启发式的语言引导消防员进行自检和互检,分享各种体验,找到自我认知中需要提升的盲点。
7.2.2 注意事项
7.2.2.1 不宜强调训练速度和强度,注重强调训练后的体验共享,以便引导参训消防员找到自我认知的盲点。
7.2.2.2 应做好训练设施和安保设备的检查,保证训练安全。
7.2.3 模拟训练设施的使用
7.2.3.1 目标
借助模拟训练设施,再现灾害事故救援现场情境,使消防员体验灾害现场高温、浓烟、爆炸、毒气、高空恐惧等刺激所带来的各种心理压力,提升消防员的心理素质,重点是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心理耐力。
7.2.3.2 要求
包括以下方面:
a) 应选择再现灾害事故救援活动中最特殊、最复杂的情境进行训练;
b) 应消除千篇一律的做法并保留突然性的因素;
c) 能高质量地反应受训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d) 体验前强调注意事项。新入伍消防员可提前适应一次场地,遵循由易至难、由简至繁、循序渐进的原则。练习时,应以最快速度完全通过心理训练区;
e) 每月宜安排1〜2次在模拟训练区的训练。
7.2.3.3 内容
包括以下方面:
a) 高温、浓烟环境体验:如利用火幕墙、烟热训练室训练;
b) 爆炸、毒气环境体验:如利用模拟化工装置进行训练;
c) 高空体验:如利用消防塔、高空心理训练设施等进行训练;
d) 其他环境体验:如利用隧道、水上或交通事故模拟训练设施等进行训练,体验现场环境。
7.2.4 心理行为拓展训练
7.2.4.1 目标
利用室外心理行为拓展训练场开展训练,营造能够引起消防员心理紧张、不安、激动、害怕的训练气氛,同时也迫使消防员挑战自己去完成所要求的训练动作,以提高消防员的意志品质,提升自信,增强其抗挫折能力和团队精神。
7.2.4.2 内容
包括以下方面:
a) 增强意志品质训练。通过设置一系列的训练科目,提高消防员的心理耐受力和应对能力,激发心理潜能,增强意志品质。包括:
1) 体验极限:可选择挑战极限、高温训练、湿热训练、勇攀高峰、飞跃自我等科目;
2) 磨炼意志:可选择5000m跑步或黑暗、严寒、酷暑等恶劣条件下进行业务训练等。
b) 提升自信训练。通过训练,使消防员克服烦躁、恐惧等消极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独立克服困难的胆量和勇气。包括:
1) 抗挫折能力:可选择感受失败、直面批评、荆棘排雷、急速云梯等科目;
2) 增强自信心:可选择战胜恐惧、勇攀高峰、飞跃自我、勇往直前、勇闯天堑、凌空跨越等科目。
c) 铸造团队精神。通过训练,培养和提高消防员集体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可选择信任背摔、孤岛求生、生死关卡、同心同行、信任之旅、合力冲击、相互依存等科目。
7.2.4.3 实施方法
到室外心理行为拓展训练场地现场体验,体验前强调注意事项,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7.2.5 其他形式的训练
7.2.5.1 目标
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采取其他形式的心理训练方法,以弥补运用模拟训练设施和心理行为拓展训练的不足。
7.2.5.2 内容
包括以下方面:
a) 通过媒体播放方式进行训练,如播放教学电影、录像片、录音带等,再现灾害现场的情境,分析典型战例;
b) 通过电脑三维模拟软件进行训练,如高层建筑灭火软件、油罐区灭火软件等,模拟灾害现场,对消防员进行训练;
c) 到车祸现场、停尸房、灾害现场等进行实地体验,克服恐惧心理;
d) 通过想定作业、综合演练等途径实施训练,增强意识;
e) 运用模型、相册以及其他训练器材进行训练;
f) 运用各种运动器材或开展体育比赛等形式进行训练,增强消防员的心理耐受性。
7.2.1.1 训前讲解
组训人员对训练目的、内容、意义、注意事项、安保方法等进行讲解,激发消防员训练的积极性。
7.2.1.2 组织施训
根据训练科目的要求,组织消防员训练。为激发消防员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可分组施训。
7.2.1.3 训后分享
训练后,组训人员用引导式和启发式的语言引导消防员进行自检和互检,分享各种体验,找到自我认知中需要提升的盲点。
7.2.2 注意事项
7.2.2.1 不宜强调训练速度和强度,注重强调训练后的体验共享,以便引导参训消防员找到自我认知的盲点。
7.2.2.2 应做好训练设施和安保设备的检查,保证训练安全。
7.2.3 模拟训练设施的使用
7.2.3.1 目标
借助模拟训练设施,再现灾害事故救援现场情境,使消防员体验灾害现场高温、浓烟、爆炸、毒气、高空恐惧等刺激所带来的各种心理压力,提升消防员的心理素质,重点是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心理耐力。
7.2.3.2 要求
包括以下方面:
a) 应选择再现灾害事故救援活动中最特殊、最复杂的情境进行训练;
b) 应消除千篇一律的做法并保留突然性的因素;
c) 能高质量地反应受训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d) 体验前强调注意事项。新入伍消防员可提前适应一次场地,遵循由易至难、由简至繁、循序渐进的原则。练习时,应以最快速度完全通过心理训练区;
e) 每月宜安排1〜2次在模拟训练区的训练。
7.2.3.3 内容
包括以下方面:
a) 高温、浓烟环境体验:如利用火幕墙、烟热训练室训练;
b) 爆炸、毒气环境体验:如利用模拟化工装置进行训练;
c) 高空体验:如利用消防塔、高空心理训练设施等进行训练;
d) 其他环境体验:如利用隧道、水上或交通事故模拟训练设施等进行训练,体验现场环境。
7.2.4 心理行为拓展训练
7.2.4.1 目标
利用室外心理行为拓展训练场开展训练,营造能够引起消防员心理紧张、不安、激动、害怕的训练气氛,同时也迫使消防员挑战自己去完成所要求的训练动作,以提高消防员的意志品质,提升自信,增强其抗挫折能力和团队精神。
7.2.4.2 内容
包括以下方面:
a) 增强意志品质训练。通过设置一系列的训练科目,提高消防员的心理耐受力和应对能力,激发心理潜能,增强意志品质。包括:
1) 体验极限:可选择挑战极限、高温训练、湿热训练、勇攀高峰、飞跃自我等科目;
2) 磨炼意志:可选择5000m跑步或黑暗、严寒、酷暑等恶劣条件下进行业务训练等。
b) 提升自信训练。通过训练,使消防员克服烦躁、恐惧等消极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独立克服困难的胆量和勇气。包括:
1) 抗挫折能力:可选择感受失败、直面批评、荆棘排雷、急速云梯等科目;
2) 增强自信心:可选择战胜恐惧、勇攀高峰、飞跃自我、勇往直前、勇闯天堑、凌空跨越等科目。
c) 铸造团队精神。通过训练,培养和提高消防员集体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可选择信任背摔、孤岛求生、生死关卡、同心同行、信任之旅、合力冲击、相互依存等科目。
7.2.4.3 实施方法
到室外心理行为拓展训练场地现场体验,体验前强调注意事项,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7.2.5 其他形式的训练
7.2.5.1 目标
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采取其他形式的心理训练方法,以弥补运用模拟训练设施和心理行为拓展训练的不足。
7.2.5.2 内容
包括以下方面:
a) 通过媒体播放方式进行训练,如播放教学电影、录像片、录音带等,再现灾害现场的情境,分析典型战例;
b) 通过电脑三维模拟软件进行训练,如高层建筑灭火软件、油罐区灭火软件等,模拟灾害现场,对消防员进行训练;
c) 到车祸现场、停尸房、灾害现场等进行实地体验,克服恐惧心理;
d) 通过想定作业、综合演练等途径实施训练,增强意识;
e) 运用模型、相册以及其他训练器材进行训练;
f) 运用各种运动器材或开展体育比赛等形式进行训练,增强消防员的心理耐受性。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 上一节:7.1 心理调节训练
- 下一节:7.3 心理恢复训练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与定义
- 4 训练目的及原则
- 5 训练组织
- 6 训练场所与设施要求
- 7 训练内容及方法
- 7.1 心理调节训练
- 7.2 心理实践训练
- 7.3 心理恢复训练
- 8 训练效果评价
- 8.1 定性评价
- 8.2 定量评价
- 8.3 评价结论
-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常用心理评价量表
- A.1 SCL-90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 A.2 艾克森情绪稳定性测评量表
- A.3 焦虑自评量表(SAS)
- A.4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 A.5 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
- A.6 抑郁自评量表(SDS)
- A.7 卡特尔16种性格因素问卷(16PF)
- 附录B (规范性附录)消防员心理问卷测评卡(样式)
- 附录C (资料性附录)心理训练与评价方案(样式)
- 附录D (规范性附录)心理训练测试成绩评定卡(样式)
- 附录E (规范性附录)心理训练效果评价卡(样式)
- 附录F (资料性附录)身体放松练习实施方法
- 附录G (资料性附录)自我暗示练习方法及内容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