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2 表观密度
6.2.1 实验条件
密度测试应在常温条件下进行。
密度测试应在常温条件下进行。
6.2.2 试验装置
不诱钢容器:内径为:φ50mm,高50mm;
不诱钢容器:内径为:φ50mm,高50mm;
电子天平:量程大于100g,精度0.1g;
电子天平:量程1000g,精度1g;
电子天平:量程1000g,精度1g;
直尺:精度1mm;
游标卡尺:精度0.02mm;
量筒:1200mL;
电热鼓风干燥箱:0℃〜200℃。
6.2.3 试验程序
6.2.3.1 柔性有机堵料、防火密封胶
6.2.3.1 柔性有机堵料、防火密封胶
将防火密封胶或混合均匀的柔性有机堵料放入一个内径为φ50mm,高50mm的不锈钢容器中。 用直径为5mm的不锈钢棒插捣,使其充满整个容器,并用不锈钢板将表面抹平,使其上表面与不锈钢容器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准确称量其质量m2,m2减去不锈钢容器本身的质量m1,即为试样的量m,精确至0.1g。
表观密度ρ(kg/m³)按式(1)计算:
式中:
ρ——表观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
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v——不锈钢容器净空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³)。
试验数据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取整到0.1×10³kg/m³。两次试验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2×10m³kg/m³。
6. 2. 3. 2无机堵料、阻火包
将阻火包内装材料放人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在65°C±2°C条件下烘干至恒重。
将试样(无机堵料或阻火包内装材料)混合均匀后,缓慢放入量程不小于1200mL的量筒中至1000mL左右,轻轻振动量筒,使量筒中的试样与刻度线相平,记录下刻度读数V。
称量空量筒的质量和装入试样后的量筒质量,两者之差即为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1g。
表观密度按式(2)计算:
式中:
ρ——表观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
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v——试样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³)。
试验数据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取整到0.1×10m³kg/m。两次试验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2×10³kg/m
6.2.3.3阻火模块、防火封堵板材、泡沫封堵材料
将阻火模块、防火封堵板材或已成型的泡沫封堵材料切割成两个50mm×50mm×20mm的试件(也可以是实际厚度),分别称量其质量,精确至1g,并测量其尺寸,精确至1mm。
表观密度按式(3)计算:
式中:
ρ——表观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
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v——试样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³)。
试验数据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取整到0.1×10³kg/m³。两次试验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2×10³kg/m³。
6. 2. 3. 4阻火包带和缝隙封堵材料
将阻火包带或缝隙封堵材料切割成两个100mm×10mm×2mm的试件(也可以是实际宽度和厚度),分别称量其质量,精确至1g,并测量其尺寸,精确至1mm。
表观密度按式(4)计算:
式中:
ρ——表观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
m——试样的质量,单惊为千克(kg);
v——试样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³)。
试验数据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取整到0.1×10³kg/m³。两次试验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2×10³ kg/m³。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 上一节:6.1 外观
- 下一节:6.3 初凝时间(t)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分类与标记
- 5 要求
- 5.1 燃烧性能
- 5.2 耐火性能
- 5.3 理化性能
- 6 试验方法
- 6.1 外观
- 6.2 表观密度
- 6.3 初凝时间(t)
- 6.4 抗压强度
- 6.5 抗弯强度
- 6.6 抗跌落性
- 6.7 腐蚀性
- 6.8 耐水性
- 6.9 耐油性
- 6.10 耐湿热性
- 6.11 耐冻融循环性
- 6.12 耐酸性
- 6.13 耐碱性
- 6.14 膨胀性能
- 6.15 燃烧性能
- 6.16 耐火性能
- 7 检验规则
- 8 综合判定准则
- 9 包装、标志、贮存、运输
- 附录A (规范性附录)防火封堵材料耐火性能试验标准试件的安装
- 附录B (资料性附录)耐火性能试验结果的应用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