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主页
>
规范
>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 第1部分:宏观法 GB/T16840.1-2008
>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搜索
7.1 火烧熔痕的特征
7.1.1 铜导线熔珠直径通常是线径的1〜3倍,铝导线熔珠直径通常是线径的1〜4倍;通常位于熔断导线的端部或中部;表面光滑,无麻点和小坑,具有金属光泽。
7.1.2 有熔化过渡痕迹,熔珠附近的导线明显变细。
7.1.3 在铜质多股软线的线端部形成熔珠或尖状熔痕,熔痕附近的细铜线熔化并粘结在一起,很难分开;在熔珠内有未被完全熔化的间隙孔。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上一节:
7 判据
下一节:
7.2 —次短路熔痕的特征
目录导航
可同时查询多个内容,分隔符:空格为“与”,“\”为或。
前言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原理
4 设备
5 试样
5.1 试样的提取
5.2 试样的截取
6 方法步骤
7 判据
7.1 火烧熔痕的特征
7.2 —次短路熔痕的特征
7.3 二次短路熔痕的特征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去登录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 第1部分:宏观法 GB/T16840.1-2008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关闭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