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1 一般规定
5.1.1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场所,应选择感烟火灾探测器。
2 对火灾发展迅速,可产生大量热、烟和火焰辐射的场所,可选择感温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
3 对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烟、热的场所,应选择火焰探测器。
4 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且需要早期探测的场所,宜增设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
5 对使用、生产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气的场所,应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
6 应根据保护场所可能发生火灾的部位和燃烧材料的分析,以及火灾探测器的类型、灵敏度和响应时间等选择相应的火灾探测器,对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的场所,可根据模拟试验的结果选择火灾探测器。
7 同一探测区域内设置多个火灾探测器时,可选择具有复合判断火灾功能的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
条文说明
5.1.1 本条提出了选择火灾探测器种类的基本原则。在选择火灾探测器种类时,要根据探测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初期火灾的形成和发展特征、房间高度、环境条件以及可能引起误报的原因等因素来决定。本条依据有关国家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安装规范,并根据我国设计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教训,以及从初期火灾形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物理化学现象,提出对火灾探测器选择的原则性要求。
贮藏室、燃气供暖设备的机房、带有壁炉的客厅、地下停车场、车库、商场、超市等场所,由于其通风状况不佳,一旦发生火灾,在火灾初期极易造成燃烧不充分从而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可增设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实现火灾的早期探测。
另外,由于各场所的功能、构造、气流、可燃物等情况的不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早期火灾的特征参数,有助于选择最适用于该场所的火灾探测器。
为了缩短探测器对火灾的响应时间,可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火灾探测器的灵敏度。
目前很多厂家都推出了具有多只探测器复合判断功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如在大的平面空间场所中同时设置多个火灾探测器,只要其中几只探测器探测的火灾参数都发生变化,虽然火灾参数还没达到单只探测器报警的程度,但由于多只探测器都已有反应,则可认为发生了火灾等。这种系统是在火灾报警控制器内采用了智能算法,提高了系统的响应时间及报警准确率。
贮藏室、燃气供暖设备的机房、带有壁炉的客厅、地下停车场、车库、商场、超市等场所,由于其通风状况不佳,一旦发生火灾,在火灾初期极易造成燃烧不充分从而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可增设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实现火灾的早期探测。
另外,由于各场所的功能、构造、气流、可燃物等情况的不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早期火灾的特征参数,有助于选择最适用于该场所的火灾探测器。
为了缩短探测器对火灾的响应时间,可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火灾探测器的灵敏度。
目前很多厂家都推出了具有多只探测器复合判断功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如在大的平面空间场所中同时设置多个火灾探测器,只要其中几只探测器探测的火灾参数都发生变化,虽然火灾参数还没达到单只探测器报警的程度,但由于多只探测器都已有反应,则可认为发生了火灾等。这种系统是在火灾报警控制器内采用了智能算法,提高了系统的响应时间及报警准确率。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 下一节:5.2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 3.3 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 3.4 消防控制室
- 4 消防联动控制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3 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4 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5 防烟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6 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7 电梯的联动控制设计
- 4.8 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9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10 相关联动控制设计
- 5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 5.1 一般规定
- 5.2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 5.3 线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 5.4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 6 系统设备的设置
- 6.1 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设置
- 6.2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 6.3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 6.4 区域显示器的设置
- 6.5 火灾警报器的设置
- 6.6 消防应急广播的设置
- 6.7 消防专用电话的设置
- 6.8 模块的设置
- 6.9 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的设置
- 6.10 火灾报警传输设备或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的设置
- 6.11 防火门监控器的设置
- 7 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7.1 一般规定
- 7.2 系统设计
- 7.3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 7.4 家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设置
- 7.5 火灾声警报器的设置
- 7.6 应急广播的设置
- 8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 8.1 一般规定
- 8.2 可燃气体探测器的设置
- 8.3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的设置
- 9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 9.1 一般规定
- 9.2 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设置
- 9.3 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设置
- 9.4 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设置
- 9.5 电气火灾监控器的设置
- 10 系统供电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系统接地
- 11 布线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室内布线
- 12 典型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12.1 道路隧道
- 12.2 油罐区
- 12.3 电缆隧道
- 12.4 高度大于12m的空间场所
- 附录A 火灾报警、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表
- 附录B 消防安全管理信息表
- 附录C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分类
- 附录D 火灾探测器的具体设置部位
- 附录E 探测器安装间距的极限曲线
- 附录F 不同高度的房间梁对探测器设置的影响
- 附录G 按梁间区域面积确定一只探测器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