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10 相关联动控制设计
4.10.1 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具有切断火灾区域及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的功能,当需要切断正常照明时,宜在自动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动作前切断。
4.10.2 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具有自动打开涉及疏散的电动栅杆等的功能,宜开启相关区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摄像机监视火灾现场。
4.10.3 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具有打开疏散通道上由门禁系统控制的门和庭院电动大门的功能,并应具有打开停车场出入口挡杆的功能。
条文说明
4.10.1 关于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切断火灾区域及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在国内是极具争议的问题,各种情况都有,比较复杂,各地区、各设计院的设计差异也很大。理论上讲,只要能确认不是供电线路发生的火灾,都可以先不切断电源,尤其是正常照明电源,如果发生火灾时正常照明正处于点亮状态,则应予以保持,因为正常照明的照度较高,有利于人员的疏散。正常照明、生活水泵供电等非消防电源只要在水系统动作前切断,就不会引起触电事故及二次灾害;其他在发生火灾时没必要继续工作的电源,或切断后也不会带来损失的非消防电源,可以在确认火灾后立即切断。本规范列出了火灾时,应切断的非消防电源用电设备和不应切断的非消防电源用电设备如下,设计人员可参照执行。
(1)火灾时可立即切断的非消防电源有:普通动力负荷、自动扶梯、排污泵、空调用电、康乐设施、厨房设施等。
(2)火灾时不应立即切掉的非消防电源有:正常照明、生活给水泵、安全防范系统设施、地下室排水泵、客梯和 Ⅰ~Ⅲ 类汽车库作为车辆疏散口的提升机。
关于切断点的位置,原则上应在变电所切断,比较安全。当用电设备采用封闭母线供电时,可在楼层配电小间切断。
4.10.2 火灾发生后,宜马上打开涉及疏散的电动栅杆,并有必要开启相关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摄像机,监视并记录火灾现场的情况,为进一步的抢险救援提供依据。
4.10.3 火灾发生后,为便于火灾现场及周边人员逃生,有必要打开疏散通道上由门禁系统控制的门和庭院的电动大门,并及时打开停车场出入口的挡杆,以便于人员的疏散、火灾救援人员和装备进出火灾现场。
(1)火灾时可立即切断的非消防电源有:普通动力负荷、自动扶梯、排污泵、空调用电、康乐设施、厨房设施等。
(2)火灾时不应立即切掉的非消防电源有:正常照明、生活给水泵、安全防范系统设施、地下室排水泵、客梯和 Ⅰ~Ⅲ 类汽车库作为车辆疏散口的提升机。
关于切断点的位置,原则上应在变电所切断,比较安全。当用电设备采用封闭母线供电时,可在楼层配电小间切断。
4.10.2 火灾发生后,宜马上打开涉及疏散的电动栅杆,并有必要开启相关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摄像机,监视并记录火灾现场的情况,为进一步的抢险救援提供依据。
4.10.3 火灾发生后,为便于火灾现场及周边人员逃生,有必要打开疏散通道上由门禁系统控制的门和庭院的电动大门,并及时打开停车场出入口的挡杆,以便于人员的疏散、火灾救援人员和装备进出火灾现场。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4.9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下一节:5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 3.3 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 3.4 消防控制室
- 4 消防联动控制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3 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4 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5 防烟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6 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7 电梯的联动控制设计
- 4.8 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9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 4.10 相关联动控制设计
- 5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 5.1 一般规定
- 5.2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 5.3 线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 5.4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 6 系统设备的设置
- 6.1 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设置
- 6.2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 6.3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 6.4 区域显示器的设置
- 6.5 火灾警报器的设置
- 6.6 消防应急广播的设置
- 6.7 消防专用电话的设置
- 6.8 模块的设置
- 6.9 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的设置
- 6.10 火灾报警传输设备或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的设置
- 6.11 防火门监控器的设置
- 7 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7.1 一般规定
- 7.2 系统设计
- 7.3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 7.4 家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设置
- 7.5 火灾声警报器的设置
- 7.6 应急广播的设置
- 8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 8.1 一般规定
- 8.2 可燃气体探测器的设置
- 8.3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的设置
- 9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 9.1 一般规定
- 9.2 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设置
- 9.3 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设置
- 9.4 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设置
- 9.5 电气火灾监控器的设置
- 10 系统供电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系统接地
- 11 布线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室内布线
- 12 典型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12.1 道路隧道
- 12.2 油罐区
- 12.3 电缆隧道
- 12.4 高度大于12m的空间场所
- 附录A 火灾报警、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表
- 附录B 消防安全管理信息表
- 附录C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分类
- 附录D 火灾探测器的具体设置部位
- 附录E 探测器安装间距的极限曲线
- 附录F 不同高度的房间梁对探测器设置的影响
- 附录G 按梁间区域面积确定一只探测器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