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5 布水试验
家用喷头的设计长度及设计宽度参照表3中一种或多种,设计流量不应小于表3单喷头最小流量的要求。
7.5.1 平面布水性能
7.5.1.1 非边墙型喷头
试验室的面积应不小于7m×7m,取1只家用喷头安装于试验管路上,试验布置见图2。家用喷头轭臂应与供水管平行。吊顶与直立或下垂型家用喷头溅水盘之间的距离为100 mm。
齐平、嵌入、隐蔽式家用喷头应取其最嵌入的位置安装在吊顶上,吊顶位于试验室的中央。喷头通过三通或弯头直接安装在水平管路上,或通过长度不小于150 mm的DN25直管和变径联接在水平管路上。在设计流量下进行试验。
喷头洒水由正方形集水盒测量,集水盒的边长为300mm,吊顶距集水盒上边缘的距离为2.4m,集水盒布置在设计保护面积的1/4的区域,试验集水时间不应少于10 min。
试验结果应符合6.5.1.2的规定。
7.5.1.2 边墙型喷头
试验室的面积应不小于7m×7m,取1只边墙型家用喷头进行本项试验。试验布置见图3。吊顶距边墙型家用喷头溅水盘之间的距离为100mm。
齐平、嵌入、隐蔽式边墙型家用喷头应取其最嵌入的位置,安装在高度2.4 m墙上。在设计流量下进行试验。
喷头洒水由正方形集水盒测量,集水盒的边长为300 mm,吊顶距集水盒上边缘的距离为2.4 m。集水盒布置在设计保护面积一半的区域,试验集水时间不应少于10 min。
试验结果应符合6.5.1.3的规定。
7.5.2 墙面布水性能
试验室长度为设计长度,宽度为设计宽度,取1只家用喷头安装于试验管路上,非边墙型家用喷头轭臂应与供水管平行,试验布置见图4。边墙型家用喷头,试验布置见图5。
吊顶与直立或下垂型家用喷头溅水盘之间的距离为100 mm。
齐平、嵌入、隐蔽式家用喷头应取其最嵌入的位置安装在吊顶上,吊顶位于试验室的中央。在设计流量下进行试验。
喷洒到每面墙上的水由正方形集水盒测量,集水盒的边长为300 mm。集水盒沿设计长度和设计宽度紧贴墙放置在地面上,吊顶距集水盒上边缘的距离为2.0m。应进行遮挡以避免喷洒水直接进入集水盒,并确保喷洒到墙面上的水全部收集到墙下的集水盒中,试验集水时间不应少于10min。
喷洒完成后,测量每面墙集水量与墙打湿高度,试验结果应符合6.5.2的规定。
7.5.1.1 非边墙型喷头
试验室的面积应不小于7m×7m,取1只家用喷头安装于试验管路上,试验布置见图2。家用喷头轭臂应与供水管平行。吊顶与直立或下垂型家用喷头溅水盘之间的距离为100 mm。
喷头洒水由正方形集水盒测量,集水盒的边长为300mm,吊顶距集水盒上边缘的距离为2.4m,集水盒布置在设计保护面积的1/4的区域,试验集水时间不应少于10 min。
试验结果应符合6.5.1.2的规定。
7.5.1.2 边墙型喷头
试验室的面积应不小于7m×7m,取1只边墙型家用喷头进行本项试验。试验布置见图3。吊顶距边墙型家用喷头溅水盘之间的距离为100mm。
喷头洒水由正方形集水盒测量,集水盒的边长为300 mm,吊顶距集水盒上边缘的距离为2.4 m。集水盒布置在设计保护面积一半的区域,试验集水时间不应少于10 min。
试验结果应符合6.5.1.3的规定。
7.5.2 墙面布水性能
试验室长度为设计长度,宽度为设计宽度,取1只家用喷头安装于试验管路上,非边墙型家用喷头轭臂应与供水管平行,试验布置见图4。边墙型家用喷头,试验布置见图5。
齐平、嵌入、隐蔽式家用喷头应取其最嵌入的位置安装在吊顶上,吊顶位于试验室的中央。在设计流量下进行试验。
喷洒到每面墙上的水由正方形集水盒测量,集水盒的边长为300 mm。集水盒沿设计长度和设计宽度紧贴墙放置在地面上,吊顶距集水盒上边缘的距离为2.0m。应进行遮挡以避免喷洒水直接进入集水盒,并确保喷洒到墙面上的水全部收集到墙下的集水盒中,试验集水时间不应少于10min。
喷洒完成后,测量每面墙集水量与墙打湿高度,试验结果应符合6.5.2的规定。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 上一节:7.4 流量试验
- 下一节:7.6 静态动作温度试验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分类
- 5 公称口径、接口螺纹、颜色标志和型号编制
- 6 要求
- 6.1 整体要求
- 6.2 外观
- 6.3 水压密封和耐水压强度性能
- 6.4 流量系数
- 6.5 布水性能
- 6.6 静态动作温度
- 6.7 功能
- 6.8 抗水冲击性能
- 6.9 工作载荷和框架强度
- 6.10 热敏元件强度
- 6.11 疲劳强度
- 6.12 溅水盘强度
- 6.13 热稳定性
- 6.14 抗振动性能
- 6.15 耐低温性能
- 6.16 耐高温性能
- 6.17 动态热性能
- 6.18 耐氨应力腐蚀性能
- 6.19 耐二氧化硫腐蚀性能
- 6.20 耐盐雾腐蚀性能
- 6.21 耐潮湿气体腐蚀性能
- 6.22 抗碰撞性能
- 6.23 抗翻滚性能
- 6.24 侧向喷洒
- 6.25 抗真空性能
- 6.26 30天密封性能
- 6.27 齐平、嵌入、隐蔽式家用喷头的热响应性能
- 6.28 灭火性能
- 7 试验方法
- 7.1 初步检查
- 7.2 外观检验
- 7.3 密封和水压强度试验
- 7.4 流量试验
- 7.5 布水试验
- 7.6 静态动作温度试验
- 7.7 功能试验
- 7.8 水冲击试验
- 7.9 工作载荷的确定和框架强度试验
- 7.10 热敏感元件的强度试验
- 7.11 疲劳试验
- 7.12 溅水盘强度试验
- 7.13 热稳定性试验
- 7.14 振动试验
- 7.15 低温试验
- 7.16 耐高温试验
- 7.17 动态热试验
- 7.18 氨应力腐蚀试验
- 7.19 二氧化硫腐蚀试验
- 7.20 盐雾腐蚀试验
- 7.21 潮湿空气试验
- 7.22 碰撞试验
- 7.23 翻滚试验
- 7.24 侧向喷洒试验
- 7.25 真空试验
- 7.26 30天密封试验
- 7.27 齐平、嵌入、隐蔽式家用喷头热响应试验
- 7.28 火灾试验
- 8 检验规则
- 9 标志、使用说明
- 10 包装、运输、贮存
-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章条编号与ISO6182-10:2006章条编号对...
-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SO6182-10:2006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 附录C(规范性附录)公差
- 附录D(资料性附录)误差限的计算方法
- 附录E(资料性附录)易熔元件强度试验的分析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