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3 防火和疏散
6.3.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建筑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6.3.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6.3.3 当A级或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于其他建筑物内时,在主机房与其他部位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6.3.4 面积大于100m²的主机房,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且应分散布置。面积不大于100m²的主机房,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并可通过其他相邻房间的门进行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启,且应自动关闭,并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从机房内开启。走廊、楼梯间应畅通,并应有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
6.3.5 主机房的顶棚、壁板(包括夹芯材料)和隔断应为不燃烧体。
条文说明
6.3.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设备和系统属于贵重和重要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将给国家和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严格控制建筑物耐火等级十分重要。
6.3.3 考虑A级或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重要性,当与其他功能用房合建时,应提高机房与其他部位相邻隔墙的耐火时间,以防止火灾蔓延。当测试机房、监控中心等辅助区与主机房相邻时,隔墙应将这些部分包括在内。
6.3.4 本条以100m²为界规定主机房安全出口数量的原因如下:
1 进入主机房内的人员很少(一般没有人员),且为固定的内部工作人员,他们熟知周边环境和疏散路线,因此对于100m²及以下的主机房,即使只有一个安全出口,内部工作人员也
以安全疏散;
2 从建筑布局考虑,当主机房面积小于100m²时,设置两个安全出口有一定困难;
3 机房内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及时通知机房内的工作人员疏散。
基于以上原因,本条对主机房的安全出口做出了规定。分散布置的安全出口宜设于机房的两端。
6.3.5 顶棚和壁板选用可燃烧材料易使火势增强,增加扑救困难,故本规范规定主机房的顶棚、壁板、隔断(包括壁板和隔断的夹芯材料)应采用不燃烧体。
6.3.3 考虑A级或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重要性,当与其他功能用房合建时,应提高机房与其他部位相邻隔墙的耐火时间,以防止火灾蔓延。当测试机房、监控中心等辅助区与主机房相邻时,隔墙应将这些部分包括在内。
6.3.4 本条以100m²为界规定主机房安全出口数量的原因如下:
1 进入主机房内的人员很少(一般没有人员),且为固定的内部工作人员,他们熟知周边环境和疏散路线,因此对于100m²及以下的主机房,即使只有一个安全出口,内部工作人员也
以安全疏散;
2 从建筑布局考虑,当主机房面积小于100m²时,设置两个安全出口有一定困难;
3 机房内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及时通知机房内的工作人员疏散。
基于以上原因,本条对主机房的安全出口做出了规定。分散布置的安全出口宜设于机房的两端。
6.3.5 顶棚和壁板选用可燃烧材料易使火势增强,增加扑救困难,故本规范规定主机房的顶棚、壁板、隔断(包括壁板和隔断的夹芯材料)应采用不燃烧体。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2 人流、物流及出入口
- 下一节:6.4 室内装修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机房分级与性能要求
- 3.1 机房分级
- 3.2 性能要求
- 4 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
- 4.1 机房位置选择
- 4.2 机房组成
- 4.3 设备布置
- 5 环境要求
- 5.1 温度、相对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
- 5.2 噪声、电磁干扰、振动及静电
- 6 建筑与结构
- 6.1 一般规定
- 6.2 人流、物流及出入口
- 6.3 防火和疏散
- 6.4 室内装修
- 7 空气调节
- 7.1 一般规定
- 7.2 负荷计算
- 7.3 气流组织
- 7.4 系统设计
- 7.5 设备选择
- 8 电气
- 8.1 供配电
- 8.2 照明
- 8.3 静电防护
- 8.4 防雷与接地
- 9 电磁屏蔽
- 9.1 一般规定
- 9.2 结构型式
- 9.3 屏蔽件
- 10 机房布线
- 11 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
- 11.3 安全防范系统
- 12 给水排水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管道敷设
- 13 消防
- 13.1 一般规定
- 13.2 消防设施
- 13.3 安全措施
- 附录A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