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1 一般规定
6.1.1 洁净厂房内各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等级应满足生产工艺对生产环境的洁净要求。
6.1.2 应根据空气洁净度等级的不同要求,选用不同的气流流型。
6.1.3 下列情况之一者,其净化空调系统宜分开设置:
1 运行班次或使用时间不同。
2 生产工艺中某工序散发的物质或气体对其他工序的产品质量有影响。
3 对温、湿度控制要求差别大。
4 净化空调系统与一般空调系统。
6.1.4 洁净室的温、湿度范围应符合表6.1.4的规定。
表6.1.4 洁净室的温、湿度范围
6.1.5 洁净室内的新鲜空气量应取下列两项中的最大值:
1 补偿室内排风量和保持室内正压值所需新鲜空气量之和。
2 保证供给洁净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m³。
6.1.6 洁净区的清扫宜采用移动式高效真空吸尘器,但空气洁净度等级为1级~5级的单向流洁净室宜设置集中式真空吸尘系统。洁净室内的吸尘系统管道应暗敷,吸尘口应加盖封堵。
6.1.7 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对维护管理的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
不同的生产工艺、不同的生产工序对生产环境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因此,确定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等级时应根据不同工艺、不同工序对环境的洁净度要求而定。
根据不同生产工艺、不同生产工序对环境洁净度的不同要求,该高则高,该低则低,尽量缩小高洁净度等级部分的面积,以局部 高等级净化和全室较低等级净化的洁净室系统代替全室高等级净化的洁净室系统。既能确保不同生产工艺对环境的要求,又能大幅度地降低初投资和运行费用。
例如:对于生产1GB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前工序的洁净室来说,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只有少数工序(制版、光刻等)对环境的洁净度等级要求最高为1级或2级,而其他大部分工序只要求5级、6级,甚至只有7级。不需将全部洁净室都设计为1级或2级。
6.1.4 人是洁净室内主要的发尘源,作业人员进入洁净室必须穿着与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等级相适应的洁净工作服。由于洁净工作服的透气性较差,为了保证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洁净室生产工艺对环境的温、湿度没有特殊要求时,洁净室内的温度主要是为了作业人员的舒适。因此,洁净室温度冬季为20℃~22℃,夏季为24℃~26℃,湿度冬季为30%~50%,夏季为50%~70%,比较适宜。由于洁净室(区)的温度、相对湿度首先应按生产工艺要求确定,只有在生产工艺无要求时,才能按本条的规定根据作业人员的舒适度确定,但在本规范实施中因洁净厂房生产的产品多种多样,作业人员多少和工作条件也不相同,所以强制执行有困难,为此本次修订改为推荐性条文。
6.1.5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中对一般工业厂房的新鲜空气量的规定为每人每小时不小于30m³。由于新鲜空气量是确保洁净室(区)作业人员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本次修订中对洁净室(区)的新鲜空气量规定为应取补偿室内排风量和保持室内正压值所需新鲜空气量之和,保证供给洁净室(区)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m³。两项中的最大值。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 空气净化
- 下一节:6.2 洁净室压差控制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空气洁净度等级
- 4 总体设计
- 4.1 洁净厂房位置选择和总平面布置
- 4.2 工艺平面布置和设计综合协调
- 4.3 人员净化和物料净化
- 4.4 噪声控制
- 4.5 微振控制
- 5 建筑
- 5.1 一般规定
- 5.2 防火和疏散
- 5.3 室内装修
- 6 空气净化
- 6.1 一般规定
- 6.2 洁净室压差控制
- 6.3 气流流型和送风量
- 6.4 空气净化处理
- 6.5 采暖通风、防排烟
- 6.6 风管和附件
- 7 给水排水
- 7.1 一般规定
- 7.2 给水
- 7.3 排水
- 7.4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
- 8 工业管道
- 8.1 一般规定
- 8.2 管道材料和阀门
- 8.3 管道连接
- 8.4 安全技术
- 9 电气
- 9.1 配电
- 9.2 照明
- 9.3 通信
- 9.4 自动控制
- 9.5 静电防护及接地
- 附录A 洁净室或洁净区性能测试和认证
- A.1 通则
- A.2 洁净室或洁净区性能测试要求
- A.3 洁净室主要测试方法
- A.4 监测
- A.5 认证
- 附录B 洁净厂房生产工作间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 附录C 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对维护管理的要求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