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2 地下水控制


7.2.1 当地表水、地下水影响基坑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截水、隔水、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降低承压水压力的措施;在可能发生流砂、管涌等现象的场区,不得采用明沟排水。
7.2.2 地下水控制方案应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基坑开挖深度、支护方式及降水影响区域内建(构)筑物、管线对降水反应的敏感程度等因素确定。
7.2.3 对未设置隔水帷幕的基坑,宜将地下水位降低至基坑底面以下0.5m~1.0m。对已设置隔水帷幕的基坑,应对坑内土体进行临时疏干。
7.2.4 应对降水影响范围进行估算。对降水影响区域内的危房、重要建筑、变形敏感的建(构)筑物,除在降水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外,尚应估算由降水引起的附加沉降。如沉降超过允许值,应采取隔水、回灌等措施或对建(构)筑物进行加固。
7.2.5 降水工程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的规定,并严格控制出水的含沙量。当发现抽出的水体中有较多泥沙时,应立即封井停止抽水。
7.2.6 严禁施工用水、废旧管道渗漏的水和雨水等积聚在坑外土体中并严禁其流入基坑。应随时做好坑内临时排水明沟和集水井,保证大气降水能及时排出。当基坑及其汇水面积较大时,应计算暴雨可能产生的汇水水量,并准备足够的排水泵等应急设备。
7.2.7 降水方案可选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深井井点和真空深井井点。轻型井点的降水深度不宜超过6m,大于6m时可采用多级轻型井点。轻型井点的真空设备可采用真空泵、隔膜泵或射流泵。真空泵应与总管放在同一标高。
7.2.8 喷射井点可在降水深度不超过8m时采用。喷射井点的喷射器应放到井点管的滤管中,直接在滤管附近形成真空。
7.2.9 当降水深度大于6m,且土层的渗透系数大于1.0×10-5cm/s时,宜采用自流深井井点。自流深井井点宜采用通长滤管。
7.2.10 当降水深度大于6m,且土层的渗透系数小于1.0×10-5cm/s时,宜采用在深井井管内施加真空的真空深井井点。真空深井井点应在开挖面以下的井底设置滤管,滤管长度宜为4m。当降水深度较深时,可设置多个滤管。真空深井井点可疏干的面积宜取其周围150m2~300m2
7.2.11 深井井点的井管宜用外径为250mm~300mm的钢管,井孔直径不宜小干700mm。管壁与孔壁之间应回填不小于200mm的洁净砾砂滤层。真空泵宜采用柱塞泵。应始终保持砾砂滤层和滤层中稳定的真空度。抽水期间井内真空度不应小于0.7。井孔上部接近土体表面处应用黏土封闭,开挖后裸露的滤管也应及时拆除或封闭,防止漏气。
7.2.12 降水井点的平面布置应与土方开挖的分层、分块和顺序相结合,并应与坑内支撑的布置相结合。放坡开挖的基坑,井点管至坑边的距离不应小于1m。机房至坑边的距离不应小于1.5m,地面应夯实填平。降水完毕后,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土方回填进度陆续关闭和拔除井点管。轻型井点管拔除后应立即用砂土将井孔回填密实。对于深井井点,应制定专门的封井措施,防止承压水在停止降水后向上冲冒。
7.2.13 当基坑底面以下存在渗透性较强、含承压水的土层时、应按下式验算坑底突涌的危险性:

    式中:
    γi——含承压水土层顶面到基坑底面第i层上的重度(kN/m3);
    hi——含承压水土层顶面到基坑底面第i层土的厚度(m);
    σww——含承压水土层顶面处的水头压力(kPa);
    K——安全系数,可取K=1.05
7.2.14 在施工阶段应根据地下水位和基础施工的实际情况按本规范第5.5.4条进行抗浮稳定验算;在确定抗浮验算水位时,尚应考虑岩石裂隙水积聚等因素的影响。
7.2.15 可采取延长降水井抽水时间或在基底设置倒滤层等措施减小基底水压力,防止地下室上浮。

条文说明
7.2.1 降水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地下水位、疏干基坑、固结土体、稳定边坡、防止流砂与管涌,便于基坑开挖与基础施工。边坡失稳、流砂与管涌的发生一般都与地下水有关,尤其是与地下水的动水压力梯度的增大有关:
    目前降水、隔水方案很多,如:井点降水(包括轻型井点、真空井点)、地下连续墙支护与隔水、支护桩配以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隔水、降水与回灌相结合疏干基坑和保持坑外地下水位等等。采用哪种方法进行地下水控制除考虑本条所列的因素外还应 考虑经济效益和地区成熟的经验与技术。
7.2.5 在施工中常发生由于降水对邻近建筑物、道路及管线产上不良影响的工程事故。降水产生不良影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是降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使土体产生固结沉降,二是降水过程带出大量土颗粒。在土体中产生孔洞、孔洞塌陷造成沉降。
7.2.12 一定要注意使排水远离基坑边坡,如边坡被水浸泡,土的抗剪强度、黏聚力立即下降,容易引起基坑坍塌和滑坡。
7.2.14 当基础埋置深度大,而地下水位较高时尤其要重视水浮力,必须满足抗浮要求。当建筑物高低层采用整体基础时,要验算高低层结合处基础板的负弯矩和抗裂强度,需要时,可在低层部分的基础下打抗拔桩或拉锚。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2011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