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3.13 绿色施工
13.13.1 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应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并应进行绿色施工教育和培训。
13.13.2 应控制混凝土中碱、氯、氨等有害物质含量。
13.13.3 施工中应采用下列节能与能源利用措施:
1 制定措施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2 采用节能设备和施工节能照明工具,使用节能型的用电器具;
3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13.13.4 施工中应采用下列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措施:
1 施工过程中对水资源进行管理;
2 采用施工节水工艺、节水设施并安装计量装置;
3 深基坑施工时,应采取地下水的控制措施;
4 有条件的工地宜建立水网,实施水资源的循环使用。
13.13.5 施工中应采用下列节材及材料利用措施:
1 采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合理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2 宜采用可循环利用材料;
3 废弃物应分类回收,并进行再生利用。
13.13.6 施工中应采取下列节地措施:
1 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
2 节约施工用地及临时设施用地,避免或减少二次搬运;
3 组织分段流水施工,进行劳动力平衡,减少临时设施和周转材料数量。
13.13.7 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2 现场采取降尘措施;
3 现场采取降噪措施;
4 采用环保建筑材料;
5 采取防光污染措施;
6 现场污水排放应符合相关规定,进出现场车辆应进行清洗;
7 施工现场垃圾应按规定进行分类和排放;
8 油漆、机油等应妥善保存,不得遗洒。
13.13.2 应控制混凝土中碱、氯、氨等有害物质含量。
13.13.3 施工中应采用下列节能与能源利用措施:
1 制定措施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2 采用节能设备和施工节能照明工具,使用节能型的用电器具;
3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13.13.4 施工中应采用下列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措施:
1 施工过程中对水资源进行管理;
2 采用施工节水工艺、节水设施并安装计量装置;
3 深基坑施工时,应采取地下水的控制措施;
4 有条件的工地宜建立水网,实施水资源的循环使用。
13.13.5 施工中应采用下列节材及材料利用措施:
1 采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合理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2 宜采用可循环利用材料;
3 废弃物应分类回收,并进行再生利用。
13.13.6 施工中应采取下列节地措施:
1 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
2 节约施工用地及临时设施用地,避免或减少二次搬运;
3 组织分段流水施工,进行劳动力平衡,减少临时设施和周转材料数量。
13.13.7 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2 现场采取降尘措施;
3 现场采取降噪措施;
4 采用环保建筑材料;
5 采取防光污染措施;
6 现场污水排放应符合相关规定,进出现场车辆应进行清洗;
7 施工现场垃圾应按规定进行分类和排放;
8 油漆、机油等应妥善保存,不得遗洒。
条文说明
13.13.1 对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提出绿色施工及其培训的要求。
13.13.2 提出了混凝土耐久性和环保要求。
13.13.3~13.13.7 针对高层建筑施工,提出“四节一环保”要求。第13.13.7条的降尘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降噪措施包括:尽量使用低噪声机具,对噪声大的机械合理安排位置,采用吸声、消声、隔声、隔振等措施等。
13.13.2 提出了混凝土耐久性和环保要求。
13.13.3~13.13.7 针对高层建筑施工,提出“四节一环保”要求。第13.13.7条的降尘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降噪措施包括:尽量使用低噪声机具,对噪声大的机械合理安排位置,采用吸声、消声、隔声、隔振等措施等。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3.12 施工安全
- 下一节:附录A 楼盖结构竖向振动加速度计算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材料
- 3.3 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 3.4 结构平面布置
- 3.5 结构竖向布置
- 3.6 楼盖结构
- 3.7 水平位移限值和舒适度要求
- 3.8 构件承载力设计
- 3.9 抗震等级
- 3.10 特一级构件设计规定
- 3.11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
- 3.12 抗连续倒塌设计基本要求
- 4.1 竖向荷载
- 4 荷载和地震作用
- 4.2 风荷载
- 4.3 地震作用
- 5 结构计算分析
- 5.1 一般规定
- 5.2 计算参数
- 5.3 计算简图处理
- 5.4 重力二阶效应及结构稳定
- 5.5 结构弹塑性分析及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
- 5.6 荷载组合和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
- 6 框架结构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截面设计
- 6.3 框架梁构造要求
- 6.4 框架柱构造要求
- 6.5 钢筋的连接和锚固
- 7 剪力墙结构设计
- 7.1 一般规定
- 7.2 截面设计及构造
- 8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 8.1 一般规定
- 8.2 截面设计及构造
- 9 筒体结构设计
- 9.1 一般规定
- 9.2 框架-核心筒结构
- 9.3 筒中筒结构
- 10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
- 10.3 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
- 10.4 错层结构
- 10.5 连体结构
- 10.6 竖向体型收进、悬挑结构
- 11 混合结构设计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结构布置
- 11.3 结构计算
- 11.4 构件设计
- 12 地下室和基础设计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地下室设计
- 12.3 基础设计
- 13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
- 13.1 一般规定
- 13.2 施工测量
- 13.3 基础施工
- 13.4 垂直运输
- 13.5 脚手架及模板支架
- 13.6 模板工程
- 13.7 钢筋工程
- 13.8 混凝土工程
- 13.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 13.10 混合结构施工
- 13.11 复杂混凝土结构施工
- 13.12 施工安全
- 13.13 绿色施工
- 附录A 楼盖结构竖向振动加速度计算
- 附录B 风荷载体型系数
- 附录C 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的底部剪力法
- 附录D 墙体稳定验算
- 附录E 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规定
- 附录F 圆形钢管混凝土构件设计
- F.1 构件设计
- F.2 连接设计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勘误表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