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3.1 钢筋的一般表示方法
3.1.3 钢筋、钢丝束及钢筋网片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标注:
1 钢筋、钢丝束的说明应给出钢筋的代号、直径、数量、间距、编号及所在位置,其说明应沿钢筋的长度标注或标注在相关钢筋的引出线上。
2 钢筋网片的编号应标注在对角线上。网片的数量应与网片的编号标注在一起。
3 钢筋、杆件等编号的直径宜采用5mm~6mm的细实线圆表示,其编号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编写。
注:简单的构件、钢筋种类较少可不编号。
3.1.4 钢筋在平面、立面、剖(断)面中的表示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在平面图中的配置应按图3.1.4-1所示的方法表示。
当钢筋标注的位置不够时,可采用引出线标注。引出线标注钢筋的斜短划线应为中实线或细实线。
2 当构件布置较简单时,结构平面布置图可与板配筋平面图合并绘制。
3 平面图中的钢筋配置较复杂时,可按表3.1.2及图3.1.4-2的方法绘制。
4 钢筋在梁纵、横断面图中的配置,应按图3.1.4-3所示的方法表示。
3.1.5 构件配筋图中箍筋的长度尺寸,应指箍筋的里皮尺寸。弯起钢筋的高度尺寸应指钢筋的外皮尺寸(图3.1.5)。
3.1.1 表3.1.1-1中是用图例表示钢筋的搭接方式。
无弯钩的钢筋搭接是表示钢筋在此范围重叠,端部的45°短斜线不代表在端部需做弯钩。
带直钩的钢筋搭接,表示钢筋端部有直钩并应注明直钩的尺寸。
机械连接的钢筋接头方式比较多,目前经常采用的为直螺纹连接,应用文字注明连接的方式。
表3.1.1-3钢筋网片的制作可以是焊接或绑扎方式,应用文字注明制作方式。
3.1.2 表3.1.2的1、2项图例中表示钢筋方向的端部做法作了修改,原表示方法是引用ISO的表示方法,本次修改还是遵照我国的习惯表示方法。表中的第4项图例,仅保留复合箍筋大箍套小箍的做法。端部的弯钩不代表制作时必须的要求。
3.1.4 当在图中的注写位置不够时,可采用引出线标注。对于简单的结构平面可将模版图与楼板配筋图合并绘制。
增加了第3款的规定。钢筋或杆件编号时,对其编号符号圆圈直径和编写顺序作出规定。
3.1.5 环形钢筋和螺旋钢筋的尺寸标注,是引用ISO中的规定。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3 混凝土结构
- 下一节:3.2 钢筋的简化表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