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2 沉沙(预沉)池
7.2.1 当高浊度水泥沙颗粒组成较粗时,可设置沉沙(预沉)池,首先去除0.1mm以上粒径的泥沙。
7.2.2 对于原水含沙量高,冬季冰絮时间较长,冰水不分层的北方地区高浊度水,可采用除沙兼防冰的双向斗槽或条渠预除沙构筑物。
7.2.3 大中型高浊度水处理工程,宜采用自然沉淀平流式沉沙池或上向流斜管沉沙池;也可利用渠道或附近洼地、池塘等作为自然沉淀的大型沉沙池。小型给水工程可采用立式圆形旋流沉沙池。
7.2.4 沉沙池的设计参数应根据原水含沙量、泥沙颗粒组成、去除率和排沙等因素,通过模型试验或参照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
7.2.5 界面沉降高浊度水平流式沉沙池的水平流速可取15mm/s~25mm/s,上向流斜管沉沙池的上升流速可取2mm/s~10mm/s,立式旋流沉沙池的切线流速可取2.0m/s~3.0m/s。沉沙池内水流停留时间可取20min~30min。
7.2.6 非界面沉降高浊度水处理宜采用平流式或斜管式沉沙池。平流式沉沙池的水平流速可取10mm/s~20mm/s,停留时间可取15min~30min;上向流斜管(板)沉沙池的上升流速可取2.5mm/s~5mm/s,立式旋流沉沙池的切线流速可取3.0m/s。
7.2.7 沉沙池应采用机械或水力排沙,池内应设有高压水反冲洗系统。
7.2.1 关于沉沙(预沉)池的适用条件。
本条文根据成都自来水公司、包头自来水公司和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山西水科院等试验资料和生产运行经验编写。在本规范第7.2.5条和第7.2.6条的设计条件下,自然沉淀的沉沙池可基本去除粒径0.1mm以上的泥沙,泥沙的总去除率可达到20%~30%。
7.2.2 关于斗槽除沙和条渠除沙的适用条件。
本条文根据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兰州自来水公司、西宁自来水公司等单位设计、运行总结资料编写。
7.2.3 关于各种沉沙池的适用条件。
高浊度水中粗颗粒泥沙具有分选沉降和沉速较快的特点,尤其是原水含沙量较低时,其特点更为明显。另外,高浊度水细颗粒泥沙也会发生自絮凝的聚附作用,促使沉速加大。据资料介绍,当含沙量在(10~12)kg/m³左右时,黄河高浊度水的自然沉降效率最高。
本条文根据《高浊度给水工程》等文献和郑州、濮阳、开封、淄博等自来水公司对黄河中、下游高浊度水预处理的经验总结资料编写。
7.2.4 规定了沉沙池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参数应通过模型试验或参照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
7.2.5 界面沉降高浊度水沉沙池设计参考数据。
本条文根据《高浊度给水工程》、《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等文献和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设计总结资料编写。
7.2.6 非界面沉降高浊度水沉沙池设计参考数据。
本条文根据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长江上游高浊度水的特征及净化技术》及有关水厂沉沙池设计和运行总结资料编写。
7.2.7 关于沉沙池排沙方式的规定。
根据高浊度水中的粗颗粒泥沙容易在沉沙池沉积和流动性较差的特点,结合各地水厂沉沙池排沙的经验教训,本条文规定以机械排沙或水力排沙两种方式为主。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给水系统
- 3.1 一般规定
- 3.2 系统分类与优化组合
- 4 取水工程
- 4.1 一般规定
- 4.2 取水构筑物
- 4.3 取水泵房
- 5 水处理工艺流程
- 5.1 一般规定
- 5.2 一级沉淀(澄清)处理流程
- 5.3 二级或三级沉淀(澄清)处理流程
- 6 水处理药剂
- 6.1 一般规定
- 6.2 聚丙烯酰胺溶液的配制
- 6.3 聚丙烯酰胺的投加
- 6.4 多种药剂联合投加
- 7 沉淀(澄清)构筑物
- 7.1 一般规定
- 7.2 沉沙(预沉)池
- 7.3 调蓄水池
- 7.4 混合、絮凝池
- 7.5 辐流沉淀池
- 7.6 平流沉淀池
- 7.7 斜管沉淀池
- 7.8 机械搅拌澄清池
- 7.9 水旋澄清池
- 7.10 泥沙外循环澄清池
- 8 排泥
- 8.1 一般规定
- 8.2 泥沙浓缩
- 8.3 刮(排)泥设备
- 8.4 泥沙排除与输送
- 8.5 吸泥船
- 8.6 泥沙处置与利用
- 9 应急措施
- 9.1 一般规定
- 9.2 水源应急措施
- 9.3 水处理厂应急措施
- 9.4 配水系统应急措施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