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9.9 围护结构
9.9.1 单层厂房的围护墙体宜选用轻质墙板、钢筋混凝土大型墙板或砌体围护墙,亦可采用压型钢板或铝塑板等兼有装饰功能的幕墙材料。
9.9.2 各类结构的围护墙体及其墙梁或圈梁,应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或《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等的有关规定,独立设置温度伸缩缝。
9.9.3 砌体围护墙宜采用外贴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墙体厚度不宜小于190mm;
2 墙体宜与主体结构脱开或柔性连接,并应采取保证墙体整体稳定的措施;在墙体顶部应设置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圈梁;
3 墙体宜在厂房柱顶标高处设置一道圈梁;当墙厚小于等于240mm时,宜沿墙高每4m设置一道圈梁;当墙厚大于240mm时,宜沿墙高每6m设置一道圈梁;
4 设有大于等于1t锻锤或其他振动较大设备的厂房围护墙体,宜沿墙高每4m设置一道圈梁;
5 软弱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和土层变化较大的地基上的厂房,应在墙体基础顶部增设一道圈梁;当窗台下墙体高度小于窗宽时,宜在窗台标高下增设一道圈梁;
6 当门洞宽度大于2.7m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并宜与墙体可靠拉结;当门洞有车辆通过时,门框柱宜单独设置基础。
9.9.4 采用轻型板材作墙体时,其托梁应与排架柱、墙架柱、抗风柱等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托梁宜布置在厂房主体结构柱的外侧,可设计成简支或连续构件;当需要承受墙板重时,托梁应按双向弯曲设计;
2 当托梁跨度为3.6m~6m时,应在其跨度中间设置拉条或撑杆;当托梁跨度大于6m时,应在其跨度三分点或四分点处各设置一道拉条或撑杆;托梁拉接点间距离不宜大于3m;
3 托梁在风荷载作用下,应验算其整体稳定性,并可利用墙板或拉条等构造措施保证其整体稳定。
9.9.5 采用钢筋混凝土大型墙板时,当排架柱间距大于墙板的长度时,排架柱之间应增设墙架柱;并宜沿高度每隔4块~5块墙板,在墙架柱或排架柱上设置传递墙板自重的支托。
9.9.6 基础梁下的回填土与梁底之间,宜预留不小于100mm的空隙;当梁底下为膨胀土或冻胀土时,应换填不少于300mm厚的炉渣等松散材料。
顶部
- 上一节:9.8 支撑系统
- 下一节:10 钢筋混凝土多层与高层厂房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荷载和作用
- 4.1 一般规定
- 4.2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
- 4.3 施工和检修荷载
- 4.4 栏杆水平荷载
- 4.5 雪荷载、屋面积灰荷载和风荷载
- 4.6 起重机荷载
- 4.7 地面运输荷载
- 4.8 地面荷载
- 4.9 动力系数
- 5 材料
- 5.1 混凝土
- 5.2 钢筋
- 5.3 钢材
- 5.4 砌体材料
- 6 地基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地基计算
- 7 基础设计
- 7.1 一般规定
- 7.2 基础埋置深度
- 7.3 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基础
- 7.4 钢柱基础
- 8 楼屋盖结构
- 8.1 楼屋盖的选型和计算
- 8.2 混凝土楼板上布置设备的构造
- 9 单层厂房
- 9.1 一般规定
- 9.2 结构分析和计算
- 9.3 屋盖系统
- 9.4 起重机梁
- 9.5 钢筋混凝土柱
- 9.6 钢柱
- 9.7 单层砖柱厂房
- 9.8 支撑系统
- 9.9 围护结构
- 10 钢筋混凝土多层与高层厂房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内力与位移计算
- 10.3 框架结构
- 10.4 框架-剪力墙结构
- 11 框排架厂房
- 12 改建与扩建工程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单层厂房的改建
- 12.3 单层厂房的扩建
- 12.4 多层厂房的加层
- 附录A 机械工业厂房常用起重机工作级别的划分及其与工作制等级的对应关系
- 附录B 机械工业厂房生产部位的腐蚀性介质类别
- 附录C 常用的构件隔热防护措施
- 附录D 构件表面温度
- 附录E 工作平台的均布活荷载
- 附录F 热加工车间的地面荷载
- 附录G 常用机械设备动力系数
- 附录H 各类混凝土的水泥品种和组成材料
- 附录J 单层厂房纵向柱列温度应力的计算
- 附录K 单层厂房排架横向空间作用的计算
- 附录L 单层厂房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尺寸
- 附录M 钢筋混凝土平腹杆双肢柱的内力计算
- 附录N 单层厂房钢柱的截面尺寸
- 附录P 钢筋混凝土梁腹开矩形孔洞的设计与构造
- 附录Q 钢筋混凝土梁腹开圆形孔洞的设计与构造
- 附录R 框架扁梁结构的设计与构造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