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 A(规范性附录)阈值检验烟箱
A.1 试验设备
A1.1 测量区、试验仪器及探测器的布置见图A.1和图A.2;
1——测量工作区; 2——测量平台; 3——探测器;
4——温度传感器; 5——整流栅; 6——控制和指示设备连接处;
7——烟箱控制指示设备连接处; 8——气流; 9——离子浓度计;
10——离子浓度计抽气装置连接处; 11——光学密度计。
1——测量工作区 2——测量平台 3——探测器 4——温度传感器
5——光学密度计 6——离子浓度计 7——光学密度计的反射器
A.1.3 烟箱应能保证测量工作区内的气流速度满足试验要求。
A.1.4 烟箱应能以不大于1℃/min的升温速率将测量工作区内的温度升到(55±2)℃。
A.2 光学方法测量响应阈值
A.2.1 工作原理
光电探测器的响应阈值,即用减光系数m值(单位为dB/m)表示的探测器报警时刻的烟浓度,用光学密度计测量。光学密度计利用光束受烟粒子作用后,光辐射能按指数规律衰减的原理测量烟浓度。
减光系数用下式表示:
m=(10/d)lg(P0/P)
式中:
m——减光系数,dBm-1;
d——试验烟的光学测量长度,m;
P0——无烟时接收的辐射功率,W;
P——有烟时接收的辐射功率,W。
A.2.2 技术要求
A.2.2.1 光学测量长度不大于1.1m。
A.2.2.2 光学系统的安装,要使光电接收器不能接收到被试验烟粒子散射的散射角大于3。的光线。
A.2.2.3 光束波升在800nm~950nm的范围内,其有效辐射功率应大于50%,波长低于800nm的范围内,其有效辐射功率应小于10%,波长高于1050nm范围内,其有效辐射功率亦应小于10%。
A.2.2.4 测量误差:在0~2dB/m之间的烟浓度,测量误差不应大于(m×5%+0.02)dB/m。每次测量前,测量仪器的读数须与洁净空气中的读数(零点)相比较,测量偏差不应大于0.02dB/m。
A.3 离子方法测量响应阈值
A.3.1 工作原理
离子探测器的响应阈值,即用y值(无量纲)表示的探测器报警时刻的烟浓度,用离子烟浓度计测量。离子烟浓度计利用抽气方法连续采样并连续地测量烟浓度。离子烟浓度计是由电离室、电流放大器及抽气泵组成。图A.3是离子烟浓度计电离室工作原理图。如图所示,通过抽气泵使含有烟粒子的空气扩散到电离室内的“测量体积”中。“测量体积”中的空气被a射线电离。因此,当两电极间加上电压时,便产生电离电流,电离电流受烟粒子作用发生变化。电离电流的相对变化作为衡量烟浓度的一个尺度。
离子烟浓度计的电离室测得的y值,符合下列关系式:
d×z=η×y
y=(I0/I)—(I/I0)
式中:
I0——空气中无烟粒子时的电离电流;
I——空气中含烟粒子时的电离电流;
d——烟粒子的平均粒径,m;
z——烟粒子数浓度,1/m3;
η——电离室常数,1/m2。
A.3.2 结构
电离室的机械结构如图A.4所示,其零件名称、规格特征等见表A.1。其主要尺寸标出公差,未标注公差的是建议尺寸,不作硬性规定。
1——抽气嘴; 2——装配盘; 3——绝缘圈; 4——空气和烟;
5——外栅网; 6——内栅网; 7——a 射线; 8——a 发射源;
9——测量体积;10——测量电极; 11——保护环; 12——绝缘环;
13——挡风罩; 14——电子装置。
A1.1 测量区、试验仪器及探测器的布置见图A.1和图A.2;
4——温度传感器; 5——整流栅; 6——控制和指示设备连接处;
7——烟箱控制指示设备连接处; 8——气流; 9——离子浓度计;
10——离子浓度计抽气装置连接处; 11——光学密度计。
图A.1 测量区、试验仪器及探测器的布置图
1——测量工作区 2——测量平台 3——探测器 4——温度传感器
5——光学密度计 6——离子浓度计 7——光学密度计的反射器
图A.2 测量区、试验仪器及探测器的布置图
A.1.2 测量工作区应能容下环境光线试验的专用闪光装置(见附录C)。探测器的边缘离测量平台的边缘尺寸不应小于20mm。 A.1.3 烟箱应能保证测量工作区内的气流速度满足试验要求。
A.1.4 烟箱应能以不大于1℃/min的升温速率将测量工作区内的温度升到(55±2)℃。
A.2 光学方法测量响应阈值
A.2.1 工作原理
光电探测器的响应阈值,即用减光系数m值(单位为dB/m)表示的探测器报警时刻的烟浓度,用光学密度计测量。光学密度计利用光束受烟粒子作用后,光辐射能按指数规律衰减的原理测量烟浓度。
减光系数用下式表示:
m=(10/d)lg(P0/P)
式中:
m——减光系数,dBm-1;
d——试验烟的光学测量长度,m;
P0——无烟时接收的辐射功率,W;
P——有烟时接收的辐射功率,W。
A.2.2 技术要求
A.2.2.1 光学测量长度不大于1.1m。
A.2.2.2 光学系统的安装,要使光电接收器不能接收到被试验烟粒子散射的散射角大于3。的光线。
A.2.2.3 光束波升在800nm~950nm的范围内,其有效辐射功率应大于50%,波长低于800nm的范围内,其有效辐射功率应小于10%,波长高于1050nm范围内,其有效辐射功率亦应小于10%。
A.2.2.4 测量误差:在0~2dB/m之间的烟浓度,测量误差不应大于(m×5%+0.02)dB/m。每次测量前,测量仪器的读数须与洁净空气中的读数(零点)相比较,测量偏差不应大于0.02dB/m。
A.3 离子方法测量响应阈值
A.3.1 工作原理
离子探测器的响应阈值,即用y值(无量纲)表示的探测器报警时刻的烟浓度,用离子烟浓度计测量。离子烟浓度计利用抽气方法连续采样并连续地测量烟浓度。离子烟浓度计是由电离室、电流放大器及抽气泵组成。图A.3是离子烟浓度计电离室工作原理图。如图所示,通过抽气泵使含有烟粒子的空气扩散到电离室内的“测量体积”中。“测量体积”中的空气被a射线电离。因此,当两电极间加上电压时,便产生电离电流,电离电流受烟粒子作用发生变化。电离电流的相对变化作为衡量烟浓度的一个尺度。
离子烟浓度计的电离室测得的y值,符合下列关系式:
d×z=η×y
y=(I0/I)—(I/I0)
式中:
I0——空气中无烟粒子时的电离电流;
I——空气中含烟粒子时的电离电流;
d——烟粒子的平均粒径,m;
z——烟粒子数浓度,1/m3;
η——电离室常数,1/m2。
A.3.2 结构
电离室的机械结构如图A.4所示,其零件名称、规格特征等见表A.1。其主要尺寸标出公差,未标注公差的是建议尺寸,不作硬性规定。
1——抽气嘴; 2——装配盘; 3——绝缘圈; 4——空气和烟;
9——测量体积;10——测量电极; 11——保护环; 12——绝缘环;
13——挡风罩; 14——电子装置。
图A.3 离子烟浓度计电离室工作原理
图A.4 电离室结构图
表A.1 零件名称和规格特征
A.3.3 技术要求
A.3.3.1 放射源
——核素:241Am;
——活度:130×(1±5%)kBq(3.5μci);
——a 射线平均能量:4.5×(1±5%)MeV;
——放射源的切割断面应当用源座包严,源的表面应有贵金属层保护;
——放射源圆盘直径:27mm。
A.3.3.2 电离室
——电离室阻抗应为1.9×1011×(1±5%)Ω,其测量条件为:
——气压:(101.3±1)kPa(760 mmHg);
——温度:25℃±2℃;
——相对湿度:35%~75%;
——电源电压应保证测量电极上流过100pA的静态电流。图A.5示出离子烟浓度计工作电路。
A.3.3.3 电流放大器
——输入电阻:Ri<109Ω。
A.3.3.4 抽气泵
——气流量:30×(1±10%)L/min。
A.3.3.1 放射源
——核素:241Am;
——活度:130×(1±5%)kBq(3.5μci);
——a 射线平均能量:4.5×(1±5%)MeV;
——放射源的切割断面应当用源座包严,源的表面应有贵金属层保护;
——放射源圆盘直径:27mm。
A.3.3.2 电离室
——电离室阻抗应为1.9×1011×(1±5%)Ω,其测量条件为:
——气压:(101.3±1)kPa(760 mmHg);
——温度:25℃±2℃;
——相对湿度:35%~75%;
——电源电压应保证测量电极上流过100pA的静态电流。图A.5示出离子烟浓度计工作电路。
A.3.3.3 电流放大器
——输入电阻:Ri<109Ω。
A.3.3.4 抽气泵
——气流量:30×(1±10%)L/min。
1——对地电压;
2——测量电极;
3——保护环;
4——电流测量放大器;
5——电压输出与电离室电流成正比;
6——输入电阻。
2——测量电极;
3——保护环;
4——电流测量放大器;
5——电压输出与电离室电流成正比;
6——输入电阻。
图A.5 离子烟浓度计工作电路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 上一节:6.2 产品标志
- 下一节:附录 B(规范性附录)试验烟
目录导航
- 前 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一般要求
- 3.1 总则
- 3.2 报警确认灯
- 3.3 辅助设备连接
- 3.4 可拆卸探测器
- 3.5 出厂设置
- 3.6 响应性能现场设置
- 3.7 防止外界物体侵入性能
- 3.8 慢速发展火灾响应性能
- 3.9 使用说明书
- 3.10 控制软件要求
- 4 要求和试验方法
- 4.1 总则
- 4.2 重复性试验
- 4.3 方位试验
- 4.4 一致性试验
- 4.5 电源参数波动试验
- 4.6 气流试验
- 4.7 环境光线试验
- 4.8 高温试验
- 4.9 低温(运行)试验
- 4.10 恒定湿热(运行)试验
- 4.11 恒定湿热(耐久)试验
- 4.12 腐蚀试验
- 4.13 冲击试验
- 4.14 碰撞试验
- 4.15 振动(正弦)(运行)试验
- 4.16 振动(正弦)(耐久)试验
- 4.17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 4.18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 4.19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 4.20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 4.21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 4.22 火灾灵敏度试验
- 5 检验规则
- 5.1 产品出厂检验
- 5.2 型式检验
- 6 标志
- 6.1 总则
- 6.2 产品标志
- 附录 A(规范性附录)阈值检验烟箱
- 附录 B(规范性附录)试验烟
- 附录C (规范性附录)闪光装置
- 附录D (资料性附录)有关慢速发展火灾的响应性能的评估方法
- 附录E (规范性附录)碰撞试验设备
- 附录F (规范性附录)燃烧试验室
- 附录G (规范性附录)试验火SH1-木材热解阴燃火
- 附录H (规范性附录)试验火SH2-棉绳阴燃火
- 附录I (规范性附录)试验火SH3-聚氨脂塑料火
- 附录J (规范性附录)试验火SH4-正庚烷火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