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2 加固方法
6.2.1 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结构体系和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选择下列加固方法:
1. 单向框架应加固,或改为双向框架,或采取加强楼、屋盖整体性且同时增设抗震墙、抗震支撑等抗侧力构件的措施。
2. 单跨框架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应在不大于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最大间距且不大于24m的间距内增设抗震墙、翼墙、抗震支撑等抗侧力构件或将对应轴线的单跨框架改为多跨框架。
3. 框架梁柱配筋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采用钢构套、现浇钢筋混凝土套或粘贴钢板、碳纤维布、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等加固。
4. 框架柱轴压比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套等加固。
5. 房屋刚度较弱、明显不均匀或有明显的扭转效应时,可增设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或翼墙加固,也可设置支撑加固。
6. 当框架梁柱实际受弯承载力的关系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采用钢构套、现浇钢筋混凝土套或粘贴钢板等加固框架柱,也可通过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确定对策。
7. 钢筋混凝土抗震墙配筋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加厚原有墙体或增设端柱、墙体等。
8. 当楼梯构件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粘贴钢板、碳纤维布、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等加固。
6.2.2 钢筋混凝土构件有局部损伤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修复;出现裂缝时,可灌注水泥基灌浆料等补强。
6.2.3 填充墙体与框架柱连接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增设拉筋连接;填充墙体与框架梁连接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在墙顶增设钢夹套等与梁拉结;楼梯间的填充墙不符合鉴定要求,可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
6.2.4 女儿墙等易倒塌部位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按本规程第5.2.3条的有关规定选择加固方法。
6.2.1 本条列举了结构体系和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供选择的有效加固方法。在加固之前,应尽可能卸除加固构件相关部位的全部活荷载。
当原有的A类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属于单向框架时,需通过节点加固成为双向框架;考虑到节点加固的难度较大,也可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对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墙体布置要求,增设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并加固相关节点而改变结构体系,从而避免对所有的节点予以加固。对于B、C类混凝土框架结构,当时施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已明确规定应设计为双向框架,一般不出现这类框架。
单跨框架对抗震不利是十分明确的,对于抗震鉴定结论明确要求加强的情况,可按本条规定选择增设墙体、翼墙、支撑或框架柱的方法。需注意,增设墙、支撑、柱的最大间距,应考虑多道防线的设计原则,符合设计规范对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墙体布置最大间距的规定,且不得大于24m。见表2。
表2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之间的楼、房屋的长宽比
每个方法的具体设计要求列于本规程6.3节中。其中:
钢构套加固,是在原有的钢筋混凝土梁柱外包角钢、扁钢等制成的构架,约束原有构件的加固方法;现浇混凝土套加固,是在原有的钢筋混凝土梁柱外包一定厚度的钢筋混凝土,扩大原构件截面的加固方法。这两种加固方法,是提高梁柱承载力、改善结构延性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当仅加固框架柱时,还可提高“强柱弱梁”的程度。
粘贴钢板的方法是将钢板与混凝土面粘结使其协同工作来提高构件的承载力,粘结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加固效果,故需由专业队伍施工,确保加固效果;粘贴碳纤维是本次修订增加的、近来已经使用成熟的加固方法,但对胶粘剂的质量和粘贴工艺要求较严,同粘钢一样,粘结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加固效果,故需由专业队伍施工,确保加固效果,另外还要进行防火处理。
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环保、耐久性较好的加固方法,对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都有贡献,但需要满足本规程规定的材料性能和施工构造要求。
增设抗震墙或翼墙,是提高框架结构抗震能力及减少扭转效应的有效方法。
消能支撑加固是通过增设消能支撑的耗能吸收部分地震力,从而减小整个结构的地震作用。
增设抗震墙会较大地增加结构自重,要考虑基础承载的可能性。
增设翼墙适合于大跨度时采用,以避免梁的跨度减少后导致梁剪切破坏。
本次修订,增加了提高“强柱弱梁”目标的加固方法,以及楼梯间梯板的加固方法。
6.2.2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局部损伤,可能形成结构的薄弱环节。
按本条列举的方法进行构件局部修复加固,是恢复构件承载力的有效措施。
6.2.3 本条列举了墙体与结构构件连接不良时可供选择的有效的加固方法。对于砖填充墙与框架柱的连接,拉筋的方案比较有效;对于填充墙体与框架梁的连接,相比拉筋方式,采取在墙顶增设钢夹套与梁拉结的方案更为有效。
鉴于楼梯间和人流通道填充墙的震害,要求采用钢丝网抹面加强保护。
6.2.4 对女儿墙等易倒塌部位不符合鉴定要求的加固方法,可按本规程第5.2.3条的有关规定选择加固方法。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1 一般规定
- 下一节:6.3 加固设计及施工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地基和基础
- 5 多层砌体房屋
- 5.1 一般规定
- 5.2 加固方法
- 5.3 加固设计及施工
- 6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 6.1 一般规定
- 6.2 加固方法
- 6.3 加固设计及施工
- 7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
- 7.1 一般规定
- 7.2 加固方法
- 7.3 加固设计及施工
- 8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
- 8.1 一般规定
- 8.2 加固方法
- 8.3 加固设计及施工
- 9 单层砖柱厂房和空旷房屋
- 9.1 一般规定
- 9.2 加固方法
- 9.3 加固设计及施工
- 10 木结构和土石墙房屋
- 10.1 木结构房屋
- 10.2 土石墙房屋
- 11 烟囱和水塔
- 11.1 烟囱
- 11.2 水塔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