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3 施工
Ⅰ 堆载预压
5.3.1 塑料排水带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在现场妥善保护,防止阳光照射、破损或污染。破损或污染的塑料排水带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5.3.2 砂井的灌砂量,应按井孔的体积和砂在中密状态时的干密度计算,实际灌砂量不得小于计算值的95%。
5.3.3 灌入砂袋中的砂宜用干砂,并应灌制密实。
5.3.4 塑料排水带和袋装砂井施工时,宜配置深度检测设备。
5.3.5 塑料排水带需接长时,应采用滤膜内芯带平搭接的连接方法,搭接长度宜大于200mm。
5.3.6 塑料排水带施工所用套管应保证插入地基中的带子不扭曲。袋装砂井施工所用套管内径应大于砂井直径。
5.3.7 塑料排水带和袋装砂井施工时,平面井距偏差不应大于井径,垂直度允许偏差应为±1.5%,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5.3.8 塑料排水带和袋装砂井砂袋埋入砂垫层中的长度不应小于500mm。
5.3.9 堆载预压加载过程中,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控制要求,并应进行竖向变形、水平位移及孔隙水压力的监测,堆载预压加载速率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竖井地基最大竖向变形量不应超过15mm/d;
2. 天然地基最大竖向变形量不应超过10mm/d;
3. 堆载预压边缘处水平位移不应超过5mm/d;
4. 根据上述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判断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Ⅱ 真空预压
5.3.10 真空预压的抽气设备宜采用射流真空泵,真空泵空抽吸力不应低于95kPa。真空泵的设置应根据地基预压面积、形状、真空泵效率和工程经验确定,每块预压区设置的真空泵不应少于两台。
5.3.11 真空管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真空管路的连接应密封,真空管路中应设置止回阀和截门;
2. 水平向分布滤水管可采用条状、梳齿状及羽毛状等形式,滤水管布置宜形成回路;
3. 滤水管应设在砂垫层中,上覆砂层厚度宜为100mm~200mm;
4. 滤水管可采用钢管或塑料管,应外包尼龙纱或土工织物等滤水材料。
5.3.12 密封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密封膜应采用抗老化性能好、韧性好、抗穿刺性能强的不透气材料;
2. 密封膜热合时,宜采用双热合缝的平搭接,搭接宽度应大于15mm;
3. 密封膜宜铺设三层,膜周边可采用挖沟埋膜,平铺并用黏土覆盖压边、围埝沟内及膜上覆水等方法进行密封。
5.3.13 地基土渗透性强时,应设置黏土密封墙。黏土密封墙宜采用双排搅拌桩,搅拌桩直径不宜小于700mm;当搅拌桩深度小于15m时,搭接宽度不宜小于200mm;当搅拌桩深度大于15m时,搭接宽度不宜小于300mm;搅拌桩成桩搅拌应均匀,黏土密封墙的渗透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Ⅲ 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
5.3.14 采用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时,应先抽真空,当真空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并稳定后,再进行堆载,并继续抽真空。
5.3.15 堆载前,应在膜上铺设编织布或无纺布等土工编织布保护层。保护层上铺设100mm~300mm厚砂垫层。
5.3.16 堆载施工时可采用轻型运输工具,不得损坏密封膜。
5.3.17 上部堆载施工时,应监测膜下真空度的变化,发现漏气应及时处理。
5.3.18 堆载加载过程中,应满足地基稳定性设计要求,对竖向 变形、边缘水平位移及孔隙水压力的监测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地基向加固区外的侧移速率不应大于5mm/d;
2. 地基竖向变形速率不应大于10mm/d;
3. 根据上述观察资料综合分析、判断地基的稳定性。
5.3.19 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除满足本规范第5.3.14条~5.3.18条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第5.3节“Ⅰ堆载预压”和“Ⅱ真空预压”的规定。
Ⅰ 堆载预压
5.3.6 塑料排水带施工所用套管应保证插入地基中的带子平直、不扭曲。塑料排水带的纵向通水量除与侧压力大小有关外,还与排水带的平直、扭曲程度有关。扭曲的排水带将使纵向通水量减小。因此施工所用套管应采用菱形断面或出口段扁矩形断面,不应全长都采用圆形断面。
袋装砂井施工所用套管直径宜略大于砂井直径,主要是为了减小对周围土的扰动范围。
5.3.9 对堆载预压工程,当荷载较大时,应严格控制加载速率,防止地基发生剪切破坏或产生过大的塑性变形。工程上一般根据竖向变形、边桩水平位移和孔隙水压力等监测资料按一定标准控制。最大竖向变形控制每天不超过10mm~15mm,对竖井地基取高值,天然地基取低值;边桩水平位移每天不超过5mm。孔隙水压力的控制,目前尚缺少经验。对分级加载的工程(如油罐充水预压),可将测点的观测资料整理成每级荷载下孔隙水压力增量累加值Σ△u与相应荷载增量累加值Σ△p关系曲线(Σ△u-Σ△p关系曲线)。对连续逐渐加载工程,可将测点孔压u与观测时间相应的荷载p整理成u-p曲线。当以上曲线斜率出现陡增时,认为该点已发生剪切破坏。
应当指出,按观测资料进行地基稳定性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控制指标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地基土的性质、地基处理方法、荷载大小以及加载速率等。软土地基的失稳通常经历从局部剪切破坏到整体剪切破坏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有数天时间。因此,应对孔隙水压力、竖向变形、边桩水平位移等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密切注意它们的发展趋势,这是十分重要的。对铺设有土工织物的堆载工程,要注意突发性的破坏。
Ⅱ 真空预压
5.3.11 由于各种原因射流真空泵全部停止工作,膜内真空度随之全部卸除,这将直接影响地基预压效果,并延长预压时间,为避免膜内真空度在停泵后很快降低,在真空管路中应设置止回阀和截门。当预计停泵时间超过24h时,则应关闭截门。所用止回阀及截门都应符合密封要求。
5.3.12 密封膜铺三层的理由是,最下一层和砂垫层相接触,膜容易被刺破,最上一层膜易受环境影响,如老化、刺破等,而中间一层膜是最安全最起作用的一层膜。膜的密封有多种方法,就效果来说,以膜上全面覆水最好。
Ⅲ 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
5.3.15~5.3.17 堆载施工应保护真空密封膜,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5.3.18 堆载施工应在整体稳定的基础上分级进行,控制标准暂按堆载预压的标准控制。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换填垫层
- 4.1 一般规定
- 4.2 设计
- 4.3 施工
- 4.4 质量检验
- 5 预压地基
- 5.1 一般规定
- 5.2 设计
- 5.3 施工
- 5.4 质量检验
- 6 压实地基和夯实地基
- 6.1 一般规定
- 6.2 压实地基
- 6.3 夯实地基
- 7 复合地基
- 7.1 一般规定
- 7.2 振冲碎石桩和沉管砂石桩复合地基
- 7.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 7.4 旋喷桩复合地基
- 7.5 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复合地基
- 7.6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 7.7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
- 7.8 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
- 7.9 多桩型复合地基
- 8 注浆加固
- 8.1 一般规定
- 8.2 设计
- 8.3 施工
- 8.4 质量检验
- 9 微型桩加固
- 9.1 一般规定
- 9.2 树根桩
- 9.3 预制桩
- 9.4 注浆钢管桩
- 9.5 质量检验
- 10 检验与监测
- 10.1 检验
- 10.2 监测
- 附录A 处理后地基静载荷试验要点
- 附录B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要点
- 附录C 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要点
- 引用标准名录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