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3 场址选择与总平面设计
5.3.1 场址选择宜符合下列要求:
1 宜选择地形条件比较简单,且土质比较均匀、胀缩性较弱的地段;
2 宜具有排水畅通或易于进行排水处理的地形条件;
3 宜避开地裂、冲沟发育和可能发生浅层滑坡等地段;
4 坡度宜小于14°并有可能采用分级低挡土结构治理的地段;
5 宜避开地下溶沟、溶槽发育、地下水变化剧烈的地段。
5.3.2 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同一建筑物地基土的分级变形量之差,不宜大于35mm;
2 竖向设计宜保持自然地形和植被,并宜避免大挖大填;
3 挖方和填方地基上的建筑物,应防止挖填部分地基的不均匀性和土中水分变化所造成的危害;
4 应避免场地内排水系统管道渗水对建筑物升降变形的影响;
5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应布置在膨胀土埋藏较深、胀缩等级较低或地形较平坦的地段;
6 建筑物周围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距建筑物外墙基础外缘5m范围内不得积水。
5.3.3 场地内的排洪沟、截水沟和雨水明沟,其沟底应采取防渗处理。排洪沟、截水沟的沟边土坡应设支挡。
5.3.4 地下给、排水管道接口部位应采取防渗漏措施,管道距建筑物外墙基础外缘的净距不应小于3m。
5.3.5 场地内应进行环境绿化,并应根据气候条件、膨胀土地基胀缩等级,结合当地经验采取下列措施:
1 建筑物周围散水以外的空地,宜多种植草皮和绿篱;
2 距建筑物外墙基础外缘4m以外的空地,宜选用低矮、耐修剪和蒸腾量小的树木;
3 在湿度系数小于0.75或孔隙比大于0.9的膨胀土地区,种植桉树、木麻黄、滇杨等速生树种时,应设置隔离沟,沟与建筑物距离不应小于5m。
1 宜选择地形条件比较简单,且土质比较均匀、胀缩性较弱的地段;
2 宜具有排水畅通或易于进行排水处理的地形条件;
3 宜避开地裂、冲沟发育和可能发生浅层滑坡等地段;
4 坡度宜小于14°并有可能采用分级低挡土结构治理的地段;
5 宜避开地下溶沟、溶槽发育、地下水变化剧烈的地段。
5.3.2 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同一建筑物地基土的分级变形量之差,不宜大于35mm;
2 竖向设计宜保持自然地形和植被,并宜避免大挖大填;
3 挖方和填方地基上的建筑物,应防止挖填部分地基的不均匀性和土中水分变化所造成的危害;
4 应避免场地内排水系统管道渗水对建筑物升降变形的影响;
5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应布置在膨胀土埋藏较深、胀缩等级较低或地形较平坦的地段;
6 建筑物周围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距建筑物外墙基础外缘5m范围内不得积水。
5.3.3 场地内的排洪沟、截水沟和雨水明沟,其沟底应采取防渗处理。排洪沟、截水沟的沟边土坡应设支挡。
5.3.4 地下给、排水管道接口部位应采取防渗漏措施,管道距建筑物外墙基础外缘的净距不应小于3m。
5.3.5 场地内应进行环境绿化,并应根据气候条件、膨胀土地基胀缩等级,结合当地经验采取下列措施:
1 建筑物周围散水以外的空地,宜多种植草皮和绿篱;
2 距建筑物外墙基础外缘4m以外的空地,宜选用低矮、耐修剪和蒸腾量小的树木;
3 在湿度系数小于0.75或孔隙比大于0.9的膨胀土地区,种植桉树、木麻黄、滇杨等速生树种时,应设置隔离沟,沟与建筑物距离不应小于5m。
条文说明
5.3.1 本条第4款“坡度小于14°并有可能采用分级低挡土墙治理的地段”,这里所指的坡度是指自然坡,它是根据近百个坡体的调查后得出的斜坡稳定坡度值。但应说明,地形坡度小于14°,大于或等于5°坡角时,还有滑动可能,应按坡地地基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本条第5款要求是针对深层膨胀土的变形提出的。一般情况下,膨胀土场地(或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深,膨胀土的变形主要受气候、温差、覆盖等影响。但是在岩溶发育地区,地下水活动在岩土界面处,有可能出现下层土的胀缩变形,而这种变形往往局限在一个狭长的范围内,同时,也有可能出现土洞。在这种地段建设问题较多,治理费用高,故应尽量避开。
5.3.2 本条规定同一建筑物地基土的分级胀缩变形量之差不宜大于35mm,膨胀土地基上房屋的允许变形量比一般土低。在表5.2.16中允许变形值均小于40mm。如果同一建筑物地基土的分级胀缩变形量之差大于35mm,则该建筑物处于两个不同地基等级的土层上,其结果将造成处理上的困难,费用大量增加。因此,最好避免这种情况,如不可能时,可用沉降缝将建筑物分成独立的单元体,或采用不同基础形式或不同基础埋深,将变形调整到允许变形值。
5.3.5 绿化环境不仅对人类的生存和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对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安危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植被具有涵养土中水分并保持相对平稳的积极效应,在建筑物近旁单独种植吸水和蒸腾量大的树木(如桉树),往往使房屋遭到较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在土的湿度系数小于0.75和孔隙比大于0.9的地区更为突出。调查和实测资料表明,一棵高16m的桉树一天耗水可达457kg。云南蒙自某6号楼在其四周零星种植树杆直径0.4m~0.6m的桉树,由于大量吸取土中水分,该建筑地基最大下沉量达96mm,房屋严重开裂。同样在云南鸡街的一栋房屋,其近旁有一棵矮小桉树,从1975年至1977年房屋因桉树吸水下沉量为4mm;但从1977年底到1979年5月的一年半时间,随着桉树长大吸水量的增加,房屋下沉量达46.4mm,房屋严重开裂破坏。上述情形国外也曾大量报道,如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东区,膨胀土上房屋开裂破坏原因有75%是不合理种植蒸腾量大的树木引起的。所以,本条规定房屋周围绿化植被宜选种蒸腾量小的女贞、落叶果树和针叶树种或灌木,且宜成林,并离开建筑物不小于4m的距离。种植高大乔木时,应在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m处设置灰土隔离沟,确保人居和自然的和谐共存。
本条第5款要求是针对深层膨胀土的变形提出的。一般情况下,膨胀土场地(或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深,膨胀土的变形主要受气候、温差、覆盖等影响。但是在岩溶发育地区,地下水活动在岩土界面处,有可能出现下层土的胀缩变形,而这种变形往往局限在一个狭长的范围内,同时,也有可能出现土洞。在这种地段建设问题较多,治理费用高,故应尽量避开。
5.3.2 本条规定同一建筑物地基土的分级胀缩变形量之差不宜大于35mm,膨胀土地基上房屋的允许变形量比一般土低。在表5.2.16中允许变形值均小于40mm。如果同一建筑物地基土的分级胀缩变形量之差大于35mm,则该建筑物处于两个不同地基等级的土层上,其结果将造成处理上的困难,费用大量增加。因此,最好避免这种情况,如不可能时,可用沉降缝将建筑物分成独立的单元体,或采用不同基础形式或不同基础埋深,将变形调整到允许变形值。
5.3.5 绿化环境不仅对人类的生存和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对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安危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植被具有涵养土中水分并保持相对平稳的积极效应,在建筑物近旁单独种植吸水和蒸腾量大的树木(如桉树),往往使房屋遭到较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在土的湿度系数小于0.75和孔隙比大于0.9的地区更为突出。调查和实测资料表明,一棵高16m的桉树一天耗水可达457kg。云南蒙自某6号楼在其四周零星种植树杆直径0.4m~0.6m的桉树,由于大量吸取土中水分,该建筑地基最大下沉量达96mm,房屋严重开裂。同样在云南鸡街的一栋房屋,其近旁有一棵矮小桉树,从1975年至1977年房屋因桉树吸水下沉量为4mm;但从1977年底到1979年5月的一年半时间,随着桉树长大吸水量的增加,房屋下沉量达46.4mm,房屋严重开裂破坏。上述情形国外也曾大量报道,如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东区,膨胀土上房屋开裂破坏原因有75%是不合理种植蒸腾量大的树木引起的。所以,本条规定房屋周围绿化植被宜选种蒸腾量小的女贞、落叶果树和针叶树种或灌木,且宜成林,并离开建筑物不小于4m的距离。种植高大乔木时,应在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m处设置灰土隔离沟,确保人居和自然的和谐共存。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2 地基计算
- 下一节:5.4 坡地和挡土结构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勘察
- 4.1 一般规定
- 4.2 工程特性指标
- 4.3 场地与地基评价
- 5 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地基计算
- 5.3 场址选择与总平面设计
- 5.4 坡地和挡土结构
- 5.5 建筑措施
- 5.6 结构措施
- 5.7 地基基础措施
- 5.8 管道
- 6 施工
- 6.1 一般规定
- 6.2 地基和基础施工
- 6.3 建筑物施工
- 7 维护管理
- 7.1 一般规定
- 7.2 维护和检修
- 7.3 损坏建筑物的治理
- 附录A 膨胀土自由膨胀率与蒙脱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的关系
- 附录B 建筑物变形观测方法
- 附录C 现场浸水载荷试验要点
- 附录D 自由膨胀率试验
- 附录E 50kPa压力下的膨胀率试验
- 附录F 不同压力下的膨胀率及膨胀力试验
- 附录G 收缩试验
- 附录H 中国部分地区的蒸发力及降水量表
- 附录J 使用要求严格的地面构造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