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K 橡胶垫板的材料性能及计算构造要求
K.0.1 橡胶垫板的胶料物理性能与力学性能可按表K.0.1-1、表K.0.1-2采用。
K.0.2 橡胶垫板的设计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橡胶垫板的底面面积A可根据承压条件按下式计算:
K.0.3 橡胶垫板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气温不低于-25℃地区,可采用氯丁橡胶垫板;对气温不低于-30℃地区,可采用耐寒氯丁橡胶垫板;对气温不低于-40℃地区,可采用天然橡胶垫板;
2 橡胶垫板的长边应顺网架支座切线方向平行放置,与支柱或基座的钢板或混凝土间可用502胶等胶粘剂粘结固定;
3 橡胶垫板上的螺孔直径应大于螺栓直径10mm~20mm,并应与支座可能产生的水平位移相适应;
4 橡胶垫板外宜设限位装置,防止发生超限位移;
5 设计时宜考虑长期使用后因橡胶老化而需更换的条件,在橡胶垫板四周可涂以防止老化的酚醛树脂,并粘结泡沫塑料;
6 橡胶垫板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油脂等油类物质以及其他对橡胶有害的物质的接触。
K.0.4 橡胶垫板的弹性刚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 上一节:附录J 嵌入式毂节点主要尺寸的计算公式
- 下一节:本规程用词说明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结构选型
- 3.2 网架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 3.3 网壳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 3.4 立体桁架、立体拱架与张弦立体拱架设计的基本规定
- 3.5 结构挠度容许值
- 4 结构计算
- 4.1 一般计算原则
- 4.2 静力计算
- 4.3 网壳的稳定性计算
- 4.4 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 5 杆件和节点的设计构造
- 5.1 杆件
- 5.2 焊接空心球节点
- 5.3 螺栓球节点
- 5.4 嵌入式毂节点
- 5.5 铸钢节点
- 5.6 销轴式节点
- 5.7 组合结构的节点
- 5.8 预应力索节点
- 5.9 支座节点
- 6 制作、安装与交验
- 6.1 一般规定
- 6.2 制作与拼装要求
- 6.3 高空散装法
- 6.4 分条或分块安装法
- 6.5 滑移法
- 6.6 整体吊装法
- 6.7 整体提升法
- 6.8 整体顶升法
- 6.9 折叠展开式整体提升法
- 6.10 组合空间网格结构施工
- 6.11 交验
- 附录A 常用网架形式
- 附录B 常用网壳形式
- 附录C 网壳等效刚度的计算
- 附录D 组合网架结构的简化计算
- 附录E 网壳结构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
- 附录F 多维反应谱法计算公式
- 附录G 用于屋盖的网架结构竖向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的简化计算
- 附录H 网壳结构水平地震内力系数
- 附录J 嵌入式毂节点主要尺寸的计算公式
- 附录K 橡胶垫板的材料性能及计算构造要求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