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9 折叠展开式整体提升法
6.9.1 将柱面网壳结构由结构变成机构,在地面拼装完成后用提升设备整体提升到设计标高,然后在高空补足杆件,使机构成为结构。在作为机构的整个提升过程中应对网壳结构的杆件内力、节点位移及支座反力进行验算,必要时应采取临时加固措施。
6.9.2 提升用的工具宜采用液压设备,并宜采用计算机同步控制。提升点应根据设计计算确定,可采用四点或四点以上的提升点进行提升。提升速度不宜大于0.2m/min,提升点的不同步值不应大于提升点间距的1/500,且不应大于40mm。
6.9.3 在提升过程中只允许机构在竖直方向作一维运动。提升用的支架应符合本规程第6.3.2条的规定,并应设置导轨,
6.9.4 柱面网壳结构由若干条铰线分成多个区域,每条铰线包含多个活动铰,应保证同一铰线上的各个铰节点在一条直线上,各条铰线之间应相互平行。
6.9.5 对提升过程中可能出现瞬变的柱面网壳结构,应设置临时支撑或临时拉索。
条文说明
6.9.4 为保证在展开运动中各铰线平行,应用全站仪进行全过程跟踪测量校正。
6.9.5 在提升过程中,机构的空间铰在运行轨迹中有时会出现三排铰在一直线上的瞬变状态,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可靠的措施,以确保柱面网壳结构在展开的运动中不致出现瞬变而失稳。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8 整体顶升法
- 下一节:6.10 组合空间网格结构施工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结构选型
- 3.2 网架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 3.3 网壳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 3.4 立体桁架、立体拱架与张弦立体拱架设计的基本规定
- 3.5 结构挠度容许值
- 4 结构计算
- 4.1 一般计算原则
- 4.2 静力计算
- 4.3 网壳的稳定性计算
- 4.4 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 5 杆件和节点的设计构造
- 5.1 杆件
- 5.2 焊接空心球节点
- 5.3 螺栓球节点
- 5.4 嵌入式毂节点
- 5.5 铸钢节点
- 5.6 销轴式节点
- 5.7 组合结构的节点
- 5.8 预应力索节点
- 5.9 支座节点
- 6 制作、安装与交验
- 6.1 一般规定
- 6.2 制作与拼装要求
- 6.3 高空散装法
- 6.4 分条或分块安装法
- 6.5 滑移法
- 6.6 整体吊装法
- 6.7 整体提升法
- 6.8 整体顶升法
- 6.9 折叠展开式整体提升法
- 6.10 组合空间网格结构施工
- 6.11 交验
- 附录A 常用网架形式
- 附录B 常用网壳形式
- 附录C 网壳等效刚度的计算
- 附录D 组合网架结构的简化计算
- 附录E 网壳结构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
- 附录F 多维反应谱法计算公式
- 附录G 用于屋盖的网架结构竖向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的简化计算
- 附录H 网壳结构水平地震内力系数
- 附录J 嵌入式毂节点主要尺寸的计算公式
- 附录K 橡胶垫板的材料性能及计算构造要求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