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4 嵌入式毂节点
5.4.1 嵌入式毂节点(图5.4.1)可用于跨度不大于60m的单层球面网壳及跨度不大于30m的单层圆柱面网壳。
图5.4.1 嵌入式毂节点
表5.4.2 嵌入式毂节点零件推荐材料
图5.4.3 嵌入件的主要尺寸
图5.4.6 毂体各主要尺寸
5.4.7 中心螺栓直径宜采用16mm~20mm,盖板厚度不宜小于4mm。
条文说明
5.4.1 嵌入式毂节点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装配式节点体系。对嵌入式毂节点的足尺模型及采用此节点装配成的单层球面网壳的试验结果证明,结构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安全保证。
20多年来,我国用嵌入式毂节点已建成近100个单层球面网壳和圆柱面网壳,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曾应用于体育馆、展览馆、娱乐中心、食堂等建筑的屋盖。并在40m~60m的煤泥浓缩池、贮煤库和20000m3以上的储油罐中采用。这些已建成的工程经多年的应用实践证明了这种节点的可靠性。
5.4.2 杆端嵌入件的形式比较复杂,嵌入榫的倾角也各不相同,采用机械加工工艺难于实现,一般铸钢件又不能满足精度要求,故选择精密铸造工艺生产嵌入件。
5.4.6 毂体是嵌入式毂节点的主体部件,毛坯可用热轧大直径棒料,经机械加工而成。为保证汇于毂体的杆件可靠地连接在一起,毂体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嵌入槽的尺寸精度应保证各嵌入件能顺利嵌入并良好吻合。毂体直径是根据以下原则确定的:
1 槽孔开口处的抗剪强度大于杆件截面的抗拉强度;
2 保证两槽孔间有足够的强度;
3 相邻两杆件不能相碰。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结构选型
- 3.2 网架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 3.3 网壳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 3.4 立体桁架、立体拱架与张弦立体拱架设计的基本规定
- 3.5 结构挠度容许值
- 4 结构计算
- 4.1 一般计算原则
- 4.2 静力计算
- 4.3 网壳的稳定性计算
- 4.4 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 5 杆件和节点的设计构造
- 5.1 杆件
- 5.2 焊接空心球节点
- 5.3 螺栓球节点
- 5.4 嵌入式毂节点
- 5.5 铸钢节点
- 5.6 销轴式节点
- 5.7 组合结构的节点
- 5.8 预应力索节点
- 5.9 支座节点
- 6 制作、安装与交验
- 6.1 一般规定
- 6.2 制作与拼装要求
- 6.3 高空散装法
- 6.4 分条或分块安装法
- 6.5 滑移法
- 6.6 整体吊装法
- 6.7 整体提升法
- 6.8 整体顶升法
- 6.9 折叠展开式整体提升法
- 6.10 组合空间网格结构施工
- 6.11 交验
- 附录A 常用网架形式
- 附录B 常用网壳形式
- 附录C 网壳等效刚度的计算
- 附录D 组合网架结构的简化计算
- 附录E 网壳结构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
- 附录F 多维反应谱法计算公式
- 附录G 用于屋盖的网架结构竖向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的简化计算
- 附录H 网壳结构水平地震内力系数
- 附录J 嵌入式毂节点主要尺寸的计算公式
- 附录K 橡胶垫板的材料性能及计算构造要求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