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0.3 监测
10.3.1 大面积填方、填海等地基处理工程,应对地面沉降进行长期监测,直到沉降达到稳定标准;施工过程中还应对土体位移、孔隙水压力等进行监测。
10.3.2 基坑开挖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监测,实施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
10.3.3 施工过程中降低地下水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时,应对地下水位变化、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和位移、土体变形、地下管线变形等进行监测。
10.3.4 预应力锚杆施工完成后应对锁定的预应力进行监测,监测锚杆数量不得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6根。
10.3.5 基坑开挖监测包括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地下水位变化及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市政设施的沉降和位移等监测内容可按表10.3.5选择。
表10.3.5 基坑监测项目选择表
注:1. √为应测项目,△为宜测项目,○为可不测项目;
2. 对深度超过15m的基坑宜设坑底土回弹监测点;
3. 基坑周边环境进行保护要求严格时,地下水位监测应包括对基坑内、外地下水位进行监测。
10.3.6 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记录气象条件、挖方、填方、堆载等情况。尚应对边坡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进行监测,直到变形稳定为止,且不得少于二年。爆破施工时,应监控爆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0.3.7 对挤土桩布桩较密或周边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时,应对打桩过程中造成的土体隆起和位移、邻桩桩顶标高及桩位、孔隙水压力等进行监测。
10.3.8 下列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
1.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物;
2. 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
3. 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
4. 加层、扩建建筑物;
5. 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
6. 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物。
10.3.9 需要积累建筑物沉降经验或进行设计反分析的工程,应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基础反力监测。沉降观测宜同时设分层沉降监测点。
10.3.2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由于设计、施工不当造成的基坑事故时有发生,人们认识到基坑工程的监测是实现信息化施工、避免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又是完善、发展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提高施工水平的重要手段。
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及周边环境保护要求确定基坑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依据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对基坑的监测内容、数量、频次、报警标准及抢险措施提出明确要求,实施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本条列为强制性条文,使基坑开挖过程必须严格进行第三方监测,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10.3.3 人工挖孔桩降水、基坑开挖降水等都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为了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施工降水过程中应对地下水位变化、周边地形、建筑物的变形、沉降、倾斜、裂缝和水平位移等情况进行监测。
10.3.4 预应力锚杆施加的预应力实际值因锁定工艺不同和基坑及周边条件变化而发生改变,需要监测。当监测的锚头预应力不足设计锁定值的70%,且边坡位移超过设计警戒值时,应对预应力锚杆重新进行张拉锁定。
10.3.5 监测项目选择应根据基坑支护形式、地质条件、工程规模、施工工况与季节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等因素综合而定。对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基坑也提出了监测要求,对每种等级的基坑均增加了地面沉降监测要求。
10.3.6 监测值的变化和周边建(构)筑物、管线允许的最大沉降变形是确定监控报警标准的主要因素,其中周边建(构)筑物原有的沉降与基坑开挖造成的附加沉降叠加后,不能超过允许的最大沉降变形值。
爆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与炸药量、引爆方式、地质条件、离爆破点距离等有关,实际影响程度需对测点的振动速度和频率进行监测确定。
10.3.7 挤土桩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土体隆起等挤土效应,不但影响周边环境,也会造成邻桩的抬起,严重影响成桩质量和单桩承载力,应实施监控。监测结果反映土体隆起和位移、邻桩桩顶标高及桩位偏差超出设计要求时,应提出处理意见。
10.3.8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所指的建筑物沉降观测包括从施工开始,整个施工期内和使用期间对建筑物进行的沉降观测。并以实测资料作为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的依据之一,建筑物施工期的观测日期和次数,应根据施工进度确定,建筑物竣工后的第一年内,每隔2月~3月观测一次,以后适当延长至4月~6月,直至达到沉降变形稳定标准为止。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0.2 检验
- 下一节:附录A 岩石坚硬程度及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 语
- 2.2 符 号
- 3 基本规定
- 4 地基岩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指标
- 4.1 岩土的分类
- 4.2 工程特性指标
- 5 地基计算
- 5.1 基础埋置深度
- 5.2 承载力计算
- 5.3 变形计算
- 5.4 稳定性计算
- 6 山区地基
- 6.1 一般规定
- 6.2 土岩组合地基
- 6.3 填土地基
- 6.4 滑坡防治
- 6.5 岩石地基
- 6.6 岩溶与土洞
- 6.7 土质边坡与重力式挡墙
- 6.8 岩石边坡与岩石锚杆挡墙
- 7 软弱地基
- 7.1 一般规定
- 7.2 利用与处理
- 7.3 建筑措施
- 7.4 结构措施
- 7.5 大面积地面荷载
- 8 基 础
- 8.1 无筋扩展基础
- 8.2 扩展基础
- 8.3 柱下条形基础
- 8.4 高层建筑筏形基础
- 8.5 桩基础
- 8.6 岩石锚杆基础
- 9 基坑工程
- 9.1 一般规定
- 9.2 基坑工程勘察与环境调查
- 9.3 土压力与水压力
- 9.4 设计计算
- 9.5 支护结构内支撑
- 9.6 土层锚杆
- 9.7 基坑工程逆作法
- 9.8 岩体基坑工程
- 9.9 地下水控制
- 10 检验与监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检验
- 10.3 监测
- 附录A 岩石坚硬程度及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
- 附录B 碎石土野外鉴别
- 附录C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 附录D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 附录E 抗剪强度指标c、φ标准值
- 附录F 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
- 附录G 地基土的冻胀性分类及建筑基础底面下允许冻土层最大厚度
- 附录H 岩石地基载荷试验要点
- 附录J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
- 附录K 附加应力系数α、平均附加应力系数α
- 附录L 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系数是ka
- 附录M 岩石锚杆抗拔试验要点
- 附录N 大面积地面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沉降量计算
- 附录P 冲切临界截面周长及极惯性矩计算公式
- 附录Q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要点
- 附录R 桩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
- 附录S 单桩水平载荷试验要点
- 附录T 单桩竖向抗拔载荷试验要点
- 附录U 阶梯形承台及锥形承台斜截面受剪的截面宽度
- 附录V 支护结构稳定性验算
- 附录W 基坑抗渗流稳定性计算
- 附录Y 土层锚杆试验要点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