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2 节水设备
6.2.1 加压水泵的Q-H特性曲线应为随流量的增大,扬程逐渐下降的曲线。
6.2.2 市政条件许可的地区,宜采用叠压供水设备,但需取得当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6.2.3 水加热设备应根据使用特点、耗热量、热源、维护管理及卫生防菌等因素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容积利用率高,换热效果好,节能、节水;
2 被加热水侧阻力损失小。直接供给生活热水的水加热设备的被加热水侧阻力损失不宜大于0.01MPa;
3 安全可靠、构造简单、操作维修方便。
6.2.4 水加热器的热媒入口管上应装自动温控装置,自动温控装置应能根据壳程内水温的变化,通过水温传感器可靠灵活地调节或启闭热媒的流量,并应使被加热水的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满足下列规定:
1 导流型容积式水加热器:±5℃;
2 半容积式水加热器:±5℃;
3 半即热式水加热器:±3℃。
6.2.5 中水、雨水、循环水以及给水深度处理的水处理宜采用自用水量较少的处理设备。
6.2.6 冷却塔的选用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成品冷却塔应选用冷效高、飘水少、噪声低的产品;
2 成品冷却塔应按生产厂家提供的热力特性曲线选定。设计循环水量不宜超过冷却塔的额定水量;当循环水量达不到额定水量的80%时,应对冷却塔的配水系统进行校核;
3 冷却塔数量宜与冷却水用水设备的数量、控制运行相匹配;
4 冷却塔设计计算所选用的空气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应与所服务的空调等系统的设计空气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相吻合,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
5 冷却塔宜设置在气流通畅,湿热空气回流影响小的场所,且宜布置在建筑物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6.2.7 洗衣房、厨房应选用高效、节水的设备。
6.2.2 市政条件许可的地区,宜采用叠压供水设备,但需取得当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6.2.3 水加热设备应根据使用特点、耗热量、热源、维护管理及卫生防菌等因素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容积利用率高,换热效果好,节能、节水;
2 被加热水侧阻力损失小。直接供给生活热水的水加热设备的被加热水侧阻力损失不宜大于0.01MPa;
3 安全可靠、构造简单、操作维修方便。
6.2.4 水加热器的热媒入口管上应装自动温控装置,自动温控装置应能根据壳程内水温的变化,通过水温传感器可靠灵活地调节或启闭热媒的流量,并应使被加热水的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满足下列规定:
1 导流型容积式水加热器:±5℃;
2 半容积式水加热器:±5℃;
3 半即热式水加热器:±3℃。
6.2.5 中水、雨水、循环水以及给水深度处理的水处理宜采用自用水量较少的处理设备。
6.2.6 冷却塔的选用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成品冷却塔应选用冷效高、飘水少、噪声低的产品;
2 成品冷却塔应按生产厂家提供的热力特性曲线选定。设计循环水量不宜超过冷却塔的额定水量;当循环水量达不到额定水量的80%时,应对冷却塔的配水系统进行校核;
3 冷却塔数量宜与冷却水用水设备的数量、控制运行相匹配;
4 冷却塔设计计算所选用的空气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应与所服务的空调等系统的设计空气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相吻合,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
5 冷却塔宜设置在气流通畅,湿热空气回流影响小的场所,且宜布置在建筑物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6.2.7 洗衣房、厨房应选用高效、节水的设备。
条文说明
6.2.1 选择生活给水系统的加压水泵时,必须对水泵的Q—H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应选择特性曲线为随流量增大其扬程逐渐下降的水泵,这样的水泵工作稳定,并联使用时可靠。Q—H特性曲线存在有上升段(即零流量时的扬程不是最高扬程,随流量的增大扬程也升高,扬程升至峰值后,流量再增大扬程又开始下降,Q—H特性曲线的前段就出现一个向上拱起的弓形上升段的水泵)。这种水泵单泵工作,且工作点扬程低于零流量扬程时,水泵可稳定工作。若工作点在上升段范围内,水泵工作就不稳定。
这种水泵并联时,先启动的水泵工作正常,后启动的水泵往往出现有压无流量的空转。水压的不稳定,用水终端的用水器具的用水量就会发生变化,不利于节水。
6.2.2 采用叠压、无负压供水设计设备,可以直接从市政管网吸水,不需要设置二次供水的低位水池(箱),减少清洗水池(箱)带来的水量的浪费,同时可以利用市政管网的水压,节能。
6.2.3 水加热设备主要有容积式、半容积式、半即热式或快速式水加热器,工程中宜采用换热效率高的导流型容积式水加热器,浮动盘管型、大波节管型半容积式水加热器等。导流型水加热器的容积利用率一般为85%~90%,半容积水加热器的容积利用率可为95%以上,而普通容积式水加热器的容积利用率为75%~80%,不能利用的冷水区大。水加热设备的被加热水侧阻力损失不宜大于0.01MP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冷热水用水点处的压力易于平衡,不因用水点处冷热水压力的波动而浪费水。
6.2.5 雨水、游泳池、水景水池、给水深度处理的水处理过程中均需部分自用水量,如管道直饮水等的处理工艺运行一定时间后均需要反冲洗,反冲洗的水量一般较大;游泳池采用砂滤时,石英砂的反冲洗强度在12L/s·m²~15L/s·m²,如将反冲洗的水排掉,浪费的水量是很大的。因此,设计中应采用反冲洗用水量较少的处理工艺,如气一水反冲洗工艺,冲洗强度可降低到8L/s·m²~10L/s·m²,采用硅藻土过滤工艺,反冲洗的强度仅为0.83L/s·m²~3L/s·m²,用水量可大幅度地减少。
6.2.6 民用建筑空调系统的冷却塔设计计算时所选用的空气干球温度和湿求温度,应与所服务的空调系统的设计空气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相吻合。当选用的冷却塔产品热力性能参数采用的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与空调系统的相应参数不符时,应由生产厂家进行热力性能校核。设计中,通常采用冷却塔、循环水泵的台数与冷冻机组数量相匹配。当采用多台塔双排布置时,不仅需要考虑湿热空气回流对冷效的影响,还应考虑多台塔及塔排之间的干扰影响。必须对选用的成品冷却塔的热力性能进行校核,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如提高气水比等。
6.2.7 节水型洗衣机是指以水为介质,能根据衣物量、脏净程度自动或手动调整用水量,满足洗净功能且耗水量低的洗衣机产品。产品的额定洗涤水量与额定洗涤容量之比应符合《家用电动洗衣机》GB/T4288—1992中第5.4节的规定。洗衣机在最大负荷洗涤容量、高水位、一个标准洗涤过程,洗净比0.8以上,单位容量用水量不大于下列数值:
1 滚筒式洗衣机有加热装置14L/kg,无加热装置16L/kg;
2 波轮式洗衣机为22L/kg。
这种水泵并联时,先启动的水泵工作正常,后启动的水泵往往出现有压无流量的空转。水压的不稳定,用水终端的用水器具的用水量就会发生变化,不利于节水。
6.2.2 采用叠压、无负压供水设计设备,可以直接从市政管网吸水,不需要设置二次供水的低位水池(箱),减少清洗水池(箱)带来的水量的浪费,同时可以利用市政管网的水压,节能。
6.2.3 水加热设备主要有容积式、半容积式、半即热式或快速式水加热器,工程中宜采用换热效率高的导流型容积式水加热器,浮动盘管型、大波节管型半容积式水加热器等。导流型水加热器的容积利用率一般为85%~90%,半容积水加热器的容积利用率可为95%以上,而普通容积式水加热器的容积利用率为75%~80%,不能利用的冷水区大。水加热设备的被加热水侧阻力损失不宜大于0.01MP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冷热水用水点处的压力易于平衡,不因用水点处冷热水压力的波动而浪费水。
6.2.5 雨水、游泳池、水景水池、给水深度处理的水处理过程中均需部分自用水量,如管道直饮水等的处理工艺运行一定时间后均需要反冲洗,反冲洗的水量一般较大;游泳池采用砂滤时,石英砂的反冲洗强度在12L/s·m²~15L/s·m²,如将反冲洗的水排掉,浪费的水量是很大的。因此,设计中应采用反冲洗用水量较少的处理工艺,如气一水反冲洗工艺,冲洗强度可降低到8L/s·m²~10L/s·m²,采用硅藻土过滤工艺,反冲洗的强度仅为0.83L/s·m²~3L/s·m²,用水量可大幅度地减少。
6.2.6 民用建筑空调系统的冷却塔设计计算时所选用的空气干球温度和湿求温度,应与所服务的空调系统的设计空气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相吻合。当选用的冷却塔产品热力性能参数采用的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与空调系统的相应参数不符时,应由生产厂家进行热力性能校核。设计中,通常采用冷却塔、循环水泵的台数与冷冻机组数量相匹配。当采用多台塔双排布置时,不仅需要考虑湿热空气回流对冷效的影响,还应考虑多台塔及塔排之间的干扰影响。必须对选用的成品冷却塔的热力性能进行校核,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如提高气水比等。
6.2.7 节水型洗衣机是指以水为介质,能根据衣物量、脏净程度自动或手动调整用水量,满足洗净功能且耗水量低的洗衣机产品。产品的额定洗涤水量与额定洗涤容量之比应符合《家用电动洗衣机》GB/T4288—1992中第5.4节的规定。洗衣机在最大负荷洗涤容量、高水位、一个标准洗涤过程,洗净比0.8以上,单位容量用水量不大于下列数值:
1 滚筒式洗衣机有加热装置14L/kg,无加热装置16L/kg;
2 波轮式洗衣机为22L/kg。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1 卫生器具、器材
- 下一节:6.3 管材、管件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节水设计计算
- 3.1 节水用水定额
- 3.2 年节水用水量计算
- 4 节水系统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2 供水系统
- 4.3 循环水系统
- 4.4 浇洒系统
- 5 非传统水源利用
- 5.1 一般规定
- 5.2 雨水利用
- 5.3 中水利用
- 6 节水设备、计量仪表、器材及管材、管件
- 6.1 卫生器具、器材
- 6.2 节水设备
- 6.3 管材、管件
- 附录A “节水设计专篇”编写格式
- A.1 工程概况和用水水源(包括市政供水管线、引入管及其管径、供水压力等)
- A.2 节水用水量
- A.3 节水系统
- A.4 中水利用
- A.5 雨水利用
- A.6 节水设施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